未来的出版与新零售
2019-03-16中华佘广兴安夫
中华 佘广 兴安夫
出版行业已经从内容为王、渠道为王时代进入到消费者主权时代。
2018年,市场、经济、行业、终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变化最大的是我们的用户。“90后”、“00后”已经登上了阅读和消费的主战场。以60后和70后作为中流砥柱的出版行业,似乎还没来得及跟上用户的脚步。与生俱来的时代代沟,不得不让我们向未来学习。
比如在图书的封面设计这方面,设计人员在出版社工作基本都超过5年以上,再加上工作了10年的策划编辑或领导经常会有封面的一票否决权,现有设计者设计出来的封面,还是停留在原有的设计范式上,让“90后”、“00后”读者无感。殊不知道他们这群新兴人类,对美的追求更加强烈,他们愿意为“美”而付出的成本,甚至早已超出了他们的经济能力范围。
他们的阅读习惯与我们有多大差异?我们的纸质产品有多少是适应“90后”群体消费的?我们的纸质书究竟都卖给了谁? 未来的出版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样子?这些应该是我们当下主要去思考的問题。
未来的出版
在传统出版行业有一个经典的“金龙鱼模式(1:1:1)”,这个比例项分别是库存、在途、实销,通过2倍的造货来支持销售。在这个模式渐入穷途的时候,出版行业遇上销售渠道的互联网化,互联网销售渠道提升了销售周转率,降低了退货率,让出版社过上了几年平稳日子。但随着成本的上升,互联网渠道的价格竞争白炽化,渠道把费用全摊回到出版社身上,导致出版社的利润率持续下滑。在2018年我们也看到一些大社为了促销提升销售码洋,低价出售,在网店的实际利润寥寥无几。在这个出版利润下滑的困难时期,门口又来了一群打着知识付费的名号杀入出版行业的野蛮人,他们不来自出版行业,他们普遍比出版行业里的人更年轻。在技术层面,SAAS、DT、AI、POD的融入,使得出版业态不断发生着新变化。人口红利带来的“互联网流量见顶”已是共识,电商对出版社的利益关切已经不仅是供货折扣,同时也会非常在意出版社能否为其引入新的流量。此刻,无论你是否面对现实,他们现在已经进入你的“房间”。
消费者主权时代
出版产业链上下游的未来增长到底在哪里?出版行业已经从内容为王、渠道为王时代进入到消费者主权时代。未来的新出版、新零售以及增长一定都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如果脱离开用户,我们一定会倒下。十年前,腾讯的一位高管向笔者提出一个问题:“贵社一年卖出3000多万册书,你知道你们的书卖给谁了吗?你知道你们的读者都在哪儿吗?”我无法作答,他却笑道:“你们真像是一个捧着金饭碗要饭的‘乞丐啊,如果你们能准确获得这3000万用户数据,你就知道你们的价值有多高了。”如果简单粗暴地按当前一个互联网公司200元每人的获客成本,光这3000万用户就值60个亿。而且这些都是买了书的高净值人群。
在整个出版行业,每年销量能过100万的畅销书寥寥无几。如果拥有这3000万用户的数据,就能够了解他们的需求,根据需求再创造出100万级畅销书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在如今的出版行业里,没有一家出版社能做到。反而像“得到”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能做到。推而极之,如果腾讯、阿里要杀入出版行业,那基本上就没传统出版社什么事了。
所以说,未来的新出版、新零售都一定是基于用户的,我们要清楚地知道用户究竟在哪里。基于此,机工社开始围绕“连接”这个关键词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同时启用新媒体矩阵作为营销工具,与用户产生连接。没有用户行为、地理位置这些数据,我们就不能创造精准的销售场景。
思维的茧房
多年前,机工社举办了一场以“云战略”为主题的新书发布会,我们邀请了众多上市公司的高管来参加发布会。在会场上有两位高管的观点交锋让我很有感触,他们分别来自一家老牌IT公司和一家互联网新贵。在交流中他们都同意要以用户为中心,但思维路径的不一致使他们并不相互认同。一位是立足于自身资源和产品,做克里斯坦森所言的“渐进式的创新”(better to best),而另一位则是颠覆式(different)的“差异化战略”。所以“思维茧房”是困扰我们传统行业创新最大的阻碍。
传统出版业有一个高频词是“匠人”,传承工匠精神是“守正”,但面对这个变革的时代,更需要我们有面向未来的“创新”。前几天我看到一位行业领导在朋友圈发了一条链接:“为什么出版业没有首先发现薛兆丰”,薛兆丰并没有进入出版社的知名作者之列,但却成为了知识网红。他的《薛兆丰的经济学课》拥有34万的付费拥趸,课程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6000万元,薛兆丰本人当年获得的分成收入也达到千万量级,出版社的顶级作者的版税也无法达到这个量级,行业新物种的野蛮生长力量是惊人的。
商业范式的不同
“沿着旧地图,永远找不到新大陆”,在出版发行产业的竞争系统里,传统编印发的模式已经被边缘化,如果我们维持现状——无法创造高额收益或不掌握海量用户,作者就会离开我们投奔新平台。我们原有的竞争是产品竞争,而在我看来现在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我们的产业链正在酝酿着巨变。已经有不少出版社在做印刷环节的POD业务,但现实情况却是无法实现盈利,这就应证了“想要从一个节点实现产业的再造”是不可能实现的,一定要通过综合性的系统。科技类专著根据需求的定量印制已经实践,新商业模式的尝试可能会受到书号限制等因素的影响,略有滞后。
新出版逻辑,就是要以用户为中心,我们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要“连接”,连接之后会产生数据,之后用算法的方式来做内容分发。据一家美国媒体报道,互联网上约80%的新内容的产生是通过内容算法来实现的。国内互联网新贵“字节跳动”旗下的“今日头条”,其内容基本上是用算法来聚合,而不是自创。海量的信息让受众的阅读时间越来越稀缺,新生代将会通过新的介质,利用新的互联网工具来筛选甄别有用信息,碎片化的时间将被更高效地利用。
新零售
发行系统经历了4个时代:1.0新华书店总店发行,2.0出版社自办发行、民营系统成长,3.0平台电商、垂直电商兴起,4.0社群+技术(AI+大数据)电商,这同时也是从O2O到O+O的路径迁移。盒马鲜生是一个代表性例子,电商看人效,实体店看坪效,在互联网流量的上升期,电商平台利用图书这种标准品吸引流量,获客成本很低,每人几十元而已,但随着竞争的加剧,现在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价值洼地就在线下渠道产生,回归了实体店。新华书店系统遇到了新的机会,但不是简单地改变店面陈列和装潢设计,需要经过技术+的改造。
新零售的另外一个特性就是“共生与融合”,我们将无法清晰地界定生态中的角色。在出版行业中,作者不再是绝对的生产者,他会同时扮演传播者和消费者的角色,是捆绑于一个系统的共生关系。同时,系统中产生的信息流、内容流、交易流也将实现融合。
类比区块链概念,它不是现有资产的映射,其激励模式也不再是股东分红、员工分红,而是用户分红,这种逻辑会超越传统的模式。关于新零售,我很认同曾鸣教授的观点:新零售的打造是“网络协同”和“智能商业”,其核心是“提升效率”和创造“用户价值”。我给出的新零售解决方案是“T(技术)+D(数据)+A(智能)2B2C”。
2019年变化仍在继续,有人说近些年“黑天鹅”频现如家禽一般,但我想我们依然能够在这些不寻常的事件中找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