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终盘点回首2019,展望2020

2019-03-16

纺织报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纺机纺织智能化

本专题根据网络资讯及相关资料内容整理

纺织业 2020 行业展望

原料暴跌、产品价格下滑、用工成本上升、中美贸易摩擦、全球经济低迷……纺织行业处在产能过剩、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转型之路似乎比预想之中漫长。对于纺织业来说的实质性利好也并没有强大到能够一挽颓势,压在纺织行业这根弹簧上的阻力依然巨大,是否会在2020 年迎来反弹之日,听听行业前沿的声音。

纺织行业的2019

2019 年纺织市场行情回顾

2019 年,棉纺原料及纱线各大品种价格跌跌不休,表现最好的全棉纱跌幅11%,其次是棉花跌幅13%。作为市场最为关注的纺织原料,左右棉花价格的因素较为复杂,对国内外的政策及风向都十分敏感。从五月份开始出现跳水行情,一直维持到十月初,随着中美贸易磋商逐渐明朗,棉花价格开始企稳,后期中央宣布储备棉轮入更是增加了市场信心,棉花价格止跌反弹。

黏胶行业的2019 年可谓水深火热,黏胶短纤大跌30%,跌破万元关口,刷新了历史低位,人棉纱也跟着下跌了19.9%。下游需求萎缩的同时原料价格也一路走低,很多纱厂不敢贸然备货,上游原料厂家库存高企,不得不选择降价销售,至此也形成了恶性循环,黏胶无奈崩盘。

2019 年,涤纶短纤受到PTA 价格回落和下游需求减少双重利空,价格下跌22%,悲惨程度仅次于黏胶短纤,涤纶32S 纱线情况稍好,全年下跌16%。PTA 价格在7 月初反弹至6 612 元/吨,涤纶短纤价格也接近了年内高点,之后PTA 价格一路下滑至最低4 818 元/吨,涤纶短纤价格也随之下跌至6 680 元/吨。

纺织工业增加值低位运行 利润一路下滑

1~11 月纺织工业增加值及利润

工业增加值艰难地维持在0 点之上,数以千万的纺织从业人员奔波劳碌一年到头也就增加了不到1.5 个百分点,比起全国工业水平的5.6%着实拖了后腿。但这还不是最惨的,产品生产出来终究是要转化成利润的,第一季度前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一度出现3.7%的增长,随后一路下滑,截止到11 月份,累计同比下降了7.0个百分点。原因是原料价格的不断下跌,产品价格也是生死相随,卖的越多亏得越多。

纺织品服装需求低迷或将成为消费降级首选

1~11 月纺织品消费及消费品零售总额

供应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跌最终还是因为消费者的需求端火力不够。1~11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8%,其中服装鞋帽等纺织品增长仅3%,在十五个消费品大类中仅高于金银珠宝、汽车和石油。年初一份白领消费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我国白领网民约为1.99 亿,这些头部消费者可以覆盖2~4 亿的人群。调查显示,51%的白领网民有消费降级的趋势,对于衣食住行这些不可或缺的日常花费进行缩减时,服装的优先级最高,其中考虑最先缩减服装开支的人数占了42.5%。

国内纺织业固定投资下降 产业继续转移

1~11 月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

产业转移是另一个避不开的话题,无论是中西部的产业承接还是海外产能扩张都搞得轰轰烈烈。纺织产业园开工奠基的新闻层出不穷,动辄上百亿。实际情况真的像新闻中这般欣欣向荣吗?1~11 月份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8.7%,1~2 月份还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随着纺织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全球贸易格局的改变,国内的投资逐渐萎缩。与此同时,东南亚的纺织工厂一座接着一座,就连非洲大陆也吸引了大量的资金。资本流向海外的根本原因无非两个,更低的生产要素成本以及更优惠的出口政策。不可否认,东南亚国家的生产要素成本有绝对优势,但是匹配到生产者素质、生产效率以及配套设施中或许就是另一番光景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出口政策,今年各种国际贸易组织各种贸易协定让人眼花缭乱,区域全面经济伙伴(RCE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步协议(CPTPP)、欧盟-越南自由贸易协定(EVFTA)。在全球贸易一体化的当下,中国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贸易争端,这也是各国企业和资本逃离中国的重要原因。

2020 年是荆棘还是坦途?

从全球范围来看,2020 年情况不容乐观。11月21 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2020 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3.0%下调至2.9%。这意味着,今明两年的全球经济年度增长率都将维持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疲弱的态势。贸易冲突、商业投资不振和持续的政治不确定性正在困扰着世界经济。全球经济增长面临陷入长期停滞的风险。

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了《2020 经济蓝皮书》。蓝皮书称,2019 年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显著放缓,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回落,蓝皮书预计中国经济增长6.1%左右。2020 年,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矛盾叠加,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仍然较多。预计2020 年,中国经济增长6.0%左右。放眼望去,全球最有活力的市场依然在中国。

对于纺织服装行业来讲,国际市场不稳定性仍将持续,国内市场虽然表现不够亮眼但是稳定性尚佳,国内需求仍然有开发潜力。此外,产能过剩问题愈加突出,企业亟需找到细分领域中的需求洼地。“机器一响黄金万两”的日子已经远去,在深陷泥潭的时候冷静思考或许比挣扎更有脱身的可能。市场上永远不会缺少对好产品的需求,苦练内功打磨产品才是生存之道,对于制造业来讲产品为王是永不过时的圭臬。

2020 年纺机行业如何发展?

在已经过去的2019 年,各行各业都觉得自己“难”,纺机业也不例外。

纵观纺机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纺织机械行业也在不断提升发展水平,深入推进产业升级,进入2019 年,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盈利能力继续保持稳定。展望未来,随着纺织领域一些相关的智能制造技术得到大力推进,纺织行业已从单纯的智能化向系统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由此可见,智能化是我国未来纺机设备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体上看,2019 年,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依然基本平稳,但外需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各种风险因素有所增加。受此影响,纺织机械行业的国内市场压力势必有所加大,国外市场则仍然有望保持相对稳健的发展。纺机企业须积极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稳健经营应对市场的波动,努力推动我国纺机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随着2020 年的到来,纺机行业面临的市场形势与发展环境有什么新的变化?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重点又应该做出哪些相应的调整呢?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提出以下观点。

重压之下亮点不少

2019 年,在全球经济景气下降、纺织行业产业转移及结构调整、纺机行业周期性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纺机行业也呈现了调整加快的态势。不仅我国如此,全球主要纺机制造国家和地区均出现整体调整的态势,全球纺机贸易额也出现了下降。

从2019 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规模以上纺机企业行业实现营业收入645.22 亿元,同比减少5.79%,从单月走势来看,二季度后均出现了月同比减少的趋势;规模以上纺机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43.58 亿元,同比减少7.73%;营业收入利润率6.75%,比上年同期降低1.45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纺机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加14.15%,产成品存货略降1.03%,在纺机行业营业收入下降的形势下,应收账款继续呈现两位数的增长,表明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虽然2019 年我国纺机行业运行压力增大,主要经济指标呈现下跌,但行业发展仍有不少亮点。

企业的产品研发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从2019 年纺机市场表现可以看到,无论智能化工厂建设,还是单机自动化和局部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存量改造,都与纺织行业高效高质发展契合,并倒逼纺机企业加快产品研发,扩大产业链合作,不断推出创新产品。针对下游企业高端、小众的需求,定制化的产品越来越多。

出口保持增长。据海关统计,2019 年前三季度,中国纺机产品进出口总额54.33 亿美元,其中出口28.42 亿美元,同比增长2.20%;进口25.91 亿美元,同比减少5.87%;出口增速大于进口增速,2019 年以来一直保持贸易顺差。2019 年10 月,纺机出口数据继续回暖,1~10 月我国纺机出口累计同比增长3.13%,出口金额为31.2 亿美元。这说明中国的纺机产品在国际上有了更强的竞争力,在全球纺机市场有了更多话语权。

经过多年市场竞争洗礼,我国纺机企业运作更加规范,管理更加科学。2019 年8 月,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获得第十八届“全国质量奖”,成为首家获得“全国质量奖”的纺机企业。金轮针布的获奖说明我国纺机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其成功经验也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创新提升是刚需

2020 年,我国纺机行业面临着较特殊的市场形势与发展环境,总体来看,在我国纺织行业进入低速增长的新态势下,纺机业将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新的平衡。

从国内市场来说,国内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和向中西部转移带来的新产能,以及现有产能的升级改造仍然蕴藏着较大的空间;而国外市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新兴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家中市场多层次的需求也将为我国纺机企业带来长期的增长空间。

目前,国内企业与国外一流企业相比,创新能力差距仍较明显。在ITMA 2019 展会上,可以看到众多具有突破性的创新产品,从中可以看到国内纺机企业与世界顶尖纺机企业的差距,在制造水平方面我们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我们参观考察了范德威尔、史陶比尔等欧洲知名纺机企业,可以看到他们的生产制造自动化水平很高。生产制造环节的连续化、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我国纺机企业今后要努力的重点。

智能制造再升级

智能制造可以说是“十三五”期间行业发展的主旋律,纺织行业已从单机的智能化向系统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的棉纺、化纤、印染等七大智能化生产示范线建设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棉纺智能化生产示范线建设成果丰硕。从江苏大生的数字化车间到武汉裕大华的智造项目,大家目睹了中国纺织业的智能制造发展进程和成效,万锭用工降至十几人,成为行业智造的新坐标。又如在纺织服装领域已实施的智能制造项目中,均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绝大部分已经网络化,部分具有了智能化的装备与功能。对于行业“十三五”发展成绩,中国纺机协会将总体按照“十三五”规划进行梳理和总结。

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中国纺机协会正着手进行行业“十四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在目前发展基础上,纺织服装的智能制造将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向腈纶、氨纶、毛麻纤维等其他纤维原料拓展,向布匹染色、针刺、纺熔等其他加工工艺拓展,向家纺、产业用领域拓展,最终使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在服装服饰、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全面推广。为此,中国纺机协会依托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纺织行业分盟,以及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融合行业内外智造技术资源,推动行业智造持续发展。

2020 年中国服装行业10 大最新发展趋势

随着“新零售”升级,中国的服装行业也正在悄然发生着转变。“95 后”“00 后”成为新生消费主力军,他们对服装的消费观念、意识以及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新的市场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中国服装行业正在不断做新的突破,具体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01 细分市场兴起

服装行业的发展受社会各项因素的影响。比如“跑步经济”带来了运动品牌的业绩增长;“全面二胎”政策的落地加速了童装市场的发展;人们对贴身衣物的重视度的提升带来了内衣品牌的发展……

竞争激烈的市场行情使得细分市场成为必然。服装行业要发展,必须针对细分市场做出适应性调整,提前布局才能够抓住机遇,突破当前所面对的瓶颈。

02 线上线下合二为一

马云曾表示,纯电商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未来是考验线上线下一起整合资源的时代。因此,没有线上线下之分的新零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这是新零售时代所带来的的改变,服装行业销售思维将发生转变,站在顾客的立场思考问题,以顾客为导向,提供顾客想要的产品。

03 消费群体转移年轻化、个性化

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服装消费市场之一,而以90 后、00 后为代表的新中产正成为时代的消费主力,他们拥有独立自我、个性张扬的特征,敢于接受新事物,对潮流资讯拥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以海澜之家为首的国产鞋服品牌纷纷向年轻消费者靠拢,LV、Chanel、GUCCI 等奢侈品牌也在2018年向流量低头,更换为中国千禧一代热爱追捧的代言人。

消费群体转移年轻化、个性化为服装企业的品牌重塑、新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品牌应把握机会,重视数据分析以追踪消费者喜好,对自身设计做出调整,增加个性化体验。

04 新消费形态逐渐形成

时代的转变使得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价格不再成为他们决定购买与否的首要标准,消费升级也将随之而来。服装业从商品时代回归产品时代。商品性价比将进入一个极致的时代。消费者不再为过多的溢价买单,更愿意为爱好和兴趣买单。

当价格不再是决定购买与否的首要准则,即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生存型消费需求转变为改善型需求,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变,新的消费形态也将悄然形成。

05 渠道和原运营模式彻底变革

智慧供应链的赋能使得服装渠道层级被极度压缩,工厂到消费的链条也将被无限缩短。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促使多品牌、全品类、一站式集合店、可满足多元购物需求,具备孵化功能的平台型集合店、体验感强的生活方式集合店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未来,集合店或将是购物中心招商的关注重点。

06 自媒体时代已成定局

“90 后”和“00 后”组成的潮流新人群对互联网有着很高的依赖性,纸媒这样传统的媒介渠道已经无法引起他们的关注了。相反,快速兴起的社交网络是品牌垂直攻略年轻受众的最有效途径。

对于服装行业来说,服装广告必须从广而告之向售而悦之转变,用心讨好顾客将成为关键点。品牌或者终端店铺可以成为自媒体,打造自己的朋友圈,与顾客进行多方位的互动,形成顾客的忠诚度。

07 粉丝经济崛起

女生们口中的“魔鬼”李佳琦是当前大热的KOL,用18秒卖掉10 000 瓶防晒霜,5 个半小时353 万的超强带货能力,成功解释了什么叫“得粉丝者得天下”。粉丝经济已经崛起,它把产品的功能隐藏在后面,让情感上升为第一位,实现商品的快速销售。

08 视觉营销趋势更加明显

5G 技术的高效数据传输推动了视频营销的发展,视觉营销VMD 的作用将更加明显。优秀的视觉创意能让店铺更有美感、差异化,能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兴趣,提升品牌影响力,助力品牌或者店铺走得更长更远。

09 服装行业人工智能全面升级

据了解,高达75%的时尚零售商已经在2018 年对人工智能进行投资,像Zara 这样的时尚公司使用人工智能来辅助创意、设计和产品开发,根据算法来筛选大量数据,以预测消费者最喜欢哪种产品。由此不难看出,未来的服装消费将无限接近“私人订制”,个性化突出。

10 IP 赋能

如今,IP 联名已经在各行各业打得火热,越来越多的品牌都应用了此趋势,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产生1+1 >2 的效能。在超级IP 时代,丰富、多重、新鲜、场景化、限时限量集中爆发,才是真正的自燃引爆策略。消费者和市场需求的转变,服装行业由传统零售模式向新零售模式转型成为一种必然。

猜你喜欢

纺机纺织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澳洋纺织
王台“智”造纺机供应链座谈会在沪召开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全球纺机前沿技术集结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