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涑水注》校笺及水道与政区复原
2019-03-16李晓杰黄学超杨萧杨杨智宇龚应俊闫伟光
李晓杰 黄学超 杨萧杨 杨智宇 龚应俊 闫伟光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说 明
北魏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是中国古代以水道为纲记载区域地理信息最为著名的典籍,在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及文学等诸多领域,都极富参考价值,受到学人的广泛推重。清初学者刘献廷称赞《水经注》是一部“宇宙未有之奇书”(1)〔清〕刘献廷撰,汪北平、夏志和点校:《广阳杂记》卷四,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197页。。另一位清代学者沈德潜视《水经注》为古代记载河流水道著述中“不可无一,不容有二”的佳构。然而,由于《水经注》在具体内容与版本流传方面所存在的复杂性,想要真正读懂《水经注》绝非一件易事。因此,明清以来有不少学者专注于《水经注》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郦学”。不过,囿于当时的研究条件,即使在杨守敬、熊会贞所撰写的《水经注疏》这部被视为《水经注》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中,依然尚存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所绘制的《水经注图》也仅为示意,缺乏精准,无法满足当代学者的研究需求。因此,在现阶段,对《水经注》展开系统而全面的研究,重写《水经注疏》,重绘《水经注图》,便显得极为重要。(2)谭其骧先生生前在其自传中即表示,在主编完成《中国历史地图集》之后,他最想着手的研究工作就是对《水经注》的系统探究,重写《水经注疏》与重绘《水经注图》(谭其骧:《谭其骧自传》,《文献》1982年第1期)。近年,周振鹤先生又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呼吁展开对《水经注》的地理学研究,以重建公元6世纪以前中国的河流水道体系以及人文地理景观,进而为今天的山川治理与景观改造提供重要的参考,同时又指出就学术领域而言,这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新的重要的学术增长点。张修桂先生也强调从事《水经注》研究及新编《水经注图》的重要性,并已在《水经注》所载河流复原方面发表了多篇重要的研究成果(参见张修桂:《龚江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近年来,本研究团队对《水经注》汾水流域诸篇(3)李晓杰、黄学超、杨长玉、吕朋:《〈水经注〉汾水流域诸篇校笺及水道与政区复原》,《历史地理》第2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4—64页。、渭水流域诸篇(4)李晓杰主编:《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的校释与复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探索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此次则选取《水经注》卷六《涑水篇》作为研究的对象,在前人既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充分运用相关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以历史学、地理学、文献学的方法来研究其中所载的地理内容。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此部分《水经注》文本重新校勘,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订正文本讹误等问题;(2)探究郦氏引用资料的出典(即史源学研究);(3)对此部分《水经注》所记录的涑水流域诸水道与城邑逐一进行今地的比定,然后再对这一区域的河道分布、政区设置及城邑分布做全面的复原;(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依据现今的1∶25万大比例尺地图,绘出《〈水经注〉涑水流域图》,将《水经注》所载的涑水流域地理信息直观地表现出来,为今后全面绘制新《水经注图》做准备。(5)本文撰写过程大致如下:首先由复旦大学《水经注》研究团队全体成员对《水经·涑水注》文本进行汇校,之后由龚应俊撰写出释文部分的初稿,再由李晓杰教授主持,团队全体成员依据初稿文字,并参考之前黄学超撰写的另一篇草稿,对《涑水篇》作逐字逐句的深入研讨与古水、古地的逐一今释比定,修订润色初稿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最终由杨智宇汇总修订意见,形成大家一致认可的正式文稿,黄学超绘制完成定稿的《水经注》涑水流域图。另,除本文署名者外,史地所博士生周文乔、硕士生占磊及中文系博士生陈志红也先后参与了本文的修订讨论,并提出过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因此,本文的最终完成是李晓杰教授领导的复旦大学《水经注》研究团队集体分工协作的结果。
下面,为行文的方便,先将本文校笺与附图所涉及的体例条陈如下:
1. 底本与参校本
本文以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所收上海涵芬楼影印的武英殿聚珍版《水经注》为底本,同时参校残宋本《水经注》、《永乐大典》本《水经注》、黄省曾刊本《水经注》、朱谋《水经注笺》、全祖望《五校水经注》稿本、赵一清《水经注释》、杨守敬与熊会贞《水经注疏》等诸本。具体版本信息及简称如下:
《水经注》存十二卷,〔汉〕桑钦,〔北魏〕郦道元注,南宋刊本,《中华再造善本》影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本文简称“残宋本”。
《水经注》十五卷,〔汉〕桑钦,〔北魏〕郦道元注,《续古逸丛书》影印明《永乐大典》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本文简称“《大典》本”。
《水经注》四十卷,〔明〕黄省曾刊本,中国书店影印本,2012年。本文简称“黄本”。
《五校水经注》四十卷,小山堂抄本,〔清〕全祖望校,《全祖望校水经注稿本合编》,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天津图书馆藏本,1996年。本文简称“《五校》稿本”,其中的全氏按语简称“全《校》”(6)全祖望《五校水经注》实包含了赵一清的小山堂抄本和全祖望在抄本之上所做的《五校》两项内容,出于便利,本文校记中不再细分,统以“《五校》稿本”表述。。
《水经注释》四十卷首一卷《附录》二卷《水经注笺刊误》十二卷,〔清〕赵一清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本文简称“《注释》本”,其中的赵氏按语简称“赵《释》”。
《水经注释》四十卷首一卷《附录》二卷《水经注笺刊误》十二卷,〔清〕赵一清撰,清乾隆五十一年小山堂初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7)《四库》本与初刻本《水经注释》较好地体现了赵一清研究《水经注》的成果,但因在《涑水篇》部分两种版本并无异文,故本文所称“《注释》本”与“赵《释》”仅就《四库》本而言,不再言及初刻本的情况,特此说明。
《水经注》四十卷,〔清〕戴震校,《四部丛刊初编》影印乾隆三十九年武英殿聚珍本,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本文简称“殿本”。
《水经注疏》四十卷,杨守敬纂疏,熊会贞参疏,抄本,科学出版社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本,1957年。本文简称“《注疏》本”,杨熊二氏的按语分别简称“杨《疏》”“熊《疏》”。
《水经注疏》四十卷,杨守敬纂疏,熊会贞参疏,稿本,《杨熊合撰水经注疏》,台湾“中华书局”影印台北“国家图书馆”藏本,1971年(8)北京本与台北本《水经注疏》较好地体现了杨守敬、熊会贞研究《水经注》的成果,但因在《涑水篇》部分两种版本并无异文,故本文所称“《注疏》本”及“杨《疏》”“熊《疏》”仅就北京本而言,不再言及台北本的情况,特此说明。。
2. 排版格式
(1) 《水经》文字(简称“《经》文”)以黑体字顶格排。
(2) 郦道元《水经注》文字(简称“《注》文”或“郦《注》”)以宋体字另行空两格排。又,自清人全祖望首倡郦《注》“注中有注”“双行夹写小字”之说始,赵一清、戴震、王先谦等皆从其说;然从现存各古本《水经注》行款及此次校勘后之郦《注》文本来看,全氏之说实无依凭,故本文不采其论,对郦《注》不做字体大小的区分。
(3) 《经》文、《注》文的分段,大体遵循如是原则:《经》文以一句为一段,《注》文则以涑水流势之一段完整文字为断。
3. 注释原则
(1) 本文的注释包括校勘、史源、考释三方面的内容。
(2) 校勘方面主要涉及版本文字的异同。凡底本文字无误而他本有异者,一般不出校,唯他本文字或是者,则出校备考;凡底本文字有误,则校改,并出校记详细说明。
(3) 史源部分在《水经注疏》所做工作的基础之上,将《水经注》所引之文,尽可能追根寻源,找出出典及近似文献。另外,由于《水经注》引文经常与所引之书在文字上有所出入,故对这些引文不用引号标明,而仅在相应引文结束之处标注说明。
(4) 考释部分重在释地,《经》《注》文中所涉山川、湖泊、城邑,皆一一出注。因《经》文成书于三国,故此部分所注之政区沿革仅述至曹魏。又,凡释地结论与已有认识相同者,则在相应地名后用星号(*)加以标注,不再详述相关研究。
(5) 为行文简洁,注释中文献与诸家观点用简称。
4. 附图
(1) 以国家测绘局1987年版1∶250 000地形图为底图,并酌参相关地图绘制而成(9)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编辑部编:《山西省地图集》,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5年版;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版。。
(2) 采用“古墨今朱”之形式:古水、古地皆以黑色标绘,今水、今地统以红色标绘;无确考之古水、古地,则大致标于今水、今地附近区域。详见文后图1。
正 文
涑水〔1〕出河东〔2〕闻喜县〔3〕东山黍葭谷〔4〕,
〔1〕 涑水*今涑水河。按,《经》文及郦《注》所叙涑水与今涑水河流路略有不同。今涑水河以陈村峪为正源,而《经》文及郦《注》所叙涑水则以今紫家峪为正源,参注〔5〕。又,今涑水河自今运城市盐湖区冯村乡至永济市开张镇一段是明代所开之新河道,非《经》文及郦《注》所叙之涑水故道。郭为观《涑水故道考》:“盖涑水自安邑北相镇之西入邑境鸣条岗,至此而伏,故涑水自李汉、郭村之间折而南。顺治中,郭村人尝掘地,见大石桥,惧不敢发,盖其故道也。又折而东南,经张河、孙坞等村……又折而西南,历楚侯、王鉴、张嵩诸村,故迹宛然……又西南经太侯、上庄及解之南扶等村境……自此而西南,经临晋之卿头等村,入五姓湖……此涑水故道也。”(10)雍正《猗氏县志》卷七《艺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70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391—392页。郭为观所述涑水故道在今铁匠营村(郦《注》猗氏县故城)南,与郦《注》所叙涑水“径猗氏县故城北”的位置关系不符,实为唐代所开。郦《注》所叙涑水河道较此河道略偏北,大致沿北相镇北、牛社镇南、卿头镇北西南流。(11)吴朋飞:《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涑水河流域的个案研究》,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0—53页。
〔2〕 河东 指河东郡。郡,战国秦立,两汉及曹魏皆存。
〔3〕 闻喜县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置,至曹魏不改。
〔4〕 黍葭谷 今紫家峪,即郦《注》下文华谷,参注〔5〕。
涑水所出,俗谓之华谷〔5〕,至周阳〔6〕与洮水〔7〕合,水源东出清野山〔8〕,世人以为清襄山也。其水东大岭下西流〔9〕,出,谓之唅口〔10〕。又西合涑水。郑使子产问晋平公疾。平公曰:卜云台骀为祟,史官莫知,敢问。子产曰:高辛氏有二子,长曰阏伯,季曰实沈,不能相容。帝迁阏伯于商丘,迁实沈于大夏。台骀,实沈之后,能业其官,帝用嘉之,国于汾川。由是观之,台骀,汾、洮之神也。〔11〕贾逵曰:汾、洮,二水名。〔12〕司马彪曰:洮水出闻喜县。〔13〕故王莽以县为洮亭也〔14〕。然则涑水殆亦洮水之兼称乎?
〔5〕 华谷 即黍葭谷,今紫家峪。《太平寰宇记》卷四六解州安邑县:“《水经》云:涑水出河东闻喜县界黎葭谷,谓之苇谷。”(12)〔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四六《河东道七》,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67页。按,“黍”“黎”“紫”三字形近,“家”“葭”音同,今紫家峪为涑水河之一源,当即“黍葭谷”。又,“苇(葦)”“华(華)”形近,且“苇”“葭”同义,疑此处作“苇谷”是。又,万历《平阳府志》卷一《山川》:“涑水发源绛县烟庄谷。”(13)万历《平阳府志》卷一《山川》,明万历四十三年刻、清顺治二年递修本。光绪《绛县志》卷一〇《山川志》:“陈村峪即华谷,《水经注》黍葭谷也。”(14)光绪《绛县志》卷一〇《山川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1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502页。按,烟庄谷为洮水所出之谷,非涑水所出之华谷;陈村峪系古今取源不同,故皆不从。
〔6〕 周阳 疑在今山西绛县横水镇。《史记》卷一〇《孝文本纪》“封淮南王舅父赵兼为周阳侯”下《正义》:“《括地志》云:周阳故城在绛州闻喜县东二十九里。”(15)《史记》卷一〇《孝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21页。按,唐闻喜县在今闻喜县东镇镇,其东二十九里即今横水镇。该地位于涑水河与绛山之间,亦与郦《注》所叙周阳邑“南临涑水,北倚山原”的地理形势相符。
〔7〕 洮水*今洮水河。
〔8〕 清野山 今横岭山。又,《水经·河水注》:“清水出清廉山之西岭,世亦谓之清营山。”《大清一统志》卷一五五绛州:“按,清廉、清营、清野、清襄,虽四名,其实皆横岭山也。”(16)《大清一统志》卷一五五《绛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页。
〔9〕 其水东大岭下西流 此句原作“其水东径大岭下西流”,今据残宋本、《大典》本、黄本、《注笺》本改。《资治通鉴》卷二五八“浚、建自含口遁去”下胡三省注引《水经注》作“其水东径大岭下西流”(17)《资治通鉴》卷二五八“唐昭宗大顺元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8406页。,《读史方舆纪要》卷四一“解州闻喜县‘含口’下”引《水经注》作“其水东径大岭下西流”(18)〔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四一《山西三》,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910页。,清人据此于“东”下补“径”字。然“东径”与洮水西流之向相违,故不从。按,郦《注》此句疑有讹脱,或存在三种可能:其一,此句“东”或为“自”之讹;其二,此句“东”上或脱“出”字;其三,此句“东”下或脱“出”字。
〔10〕 唅口*洮水河出山之口,在今冷口镇。光绪《绛县志》卷一〇《山川志》:“县东南二十里曰冷口峪。按,冷口峪即《水经注》之唅口也。”(19)光绪《绛县志》卷一〇《山川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1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502页。按,“冷”“唅”形近易讹。
〔11〕 郑使子产问晋平公疾至汾洮之神也 《左传》昭公元年:“晋侯有疾,郑伯使公孙侨如晋聘,且问疾。叔向问焉,曰:‘寡君之疾病,卜人曰实沈、台骀为祟。史莫之知,敢问此何神也?’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迁实沈于大夏……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20)〔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四一“昭公元年”条,《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23—2024页。《史记》卷四二《郑世家》所载略同。按,郦《注》所引与《史记》文字更为接近。又,据《左传》及《史记》,台骀是金天氏后裔,并非实沈之后,全《校》已指出郦《注》之误。然《左传》《史记》俱称“实沈、台骀为祟”(21)〔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四一“昭公元年”条,《十三经注疏》,第2023页;《史记》卷四二《郑世家》,第1772页。,而郦《注》只云“台骀为祟”,此段文字或有脱文,杨《疏》称“善长不应误谬至此,盖写者错乱”,可备一说。
〔12〕 贾逵曰汾洮二水名 《史记》卷四二《郑世家》“宣汾洮”下《集解》:“贾逵曰:宣犹通也。汾、洮,二水名。”(22)《史记》卷四二《郑世家》,第1772、1774页。
〔13〕 司马彪曰洮水出闻喜县 《续汉书·郡国志》河东郡闻喜县:“有洮水。”(23)《续汉书·郡国志》,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398页。
〔14〕 故王莽以县为洮亭也 《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河东郡左邑县:“莽曰兆亭。”(24)《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50页。按,王莽改左邑为洮(兆)亭,东汉废左邑县,而移闻喜县治左邑县旧治,故郦《注》于闻喜、左邑之后俱言王莽更名洮(兆)亭之事。董祐诚《水经注图说残稿》辩之已详。(25)〔清〕董祐诚:《水经注图说残稿》卷四,《水经注图(外二种)》,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001—1002页。
西过周阳邑〔15〕南,
〔15〕 周阳邑 即郦《注》上文“周阳”,参注〔6〕。
其城南临涑水〔16〕,北倚山原。《竹书纪年》:晋献公二十五年正月,翟人伐晋,周有白兔舞于市〔17〕。即是邑也。汉景帝以封田胜为侯国〔18〕。
〔16〕 其城南临涑水 “其城”,指周阳邑。
〔17〕 周有白兔舞于市 “周”,《注疏》本作“周阳”。郝懿行疑“有”当为“阳(陽)”字之讹(26)〔清〕郝懿行:《竹书纪年校正》卷一二,《郝懿行集》第5册,齐鲁书社2010年版,第3914页。,可备一说。又,“兔”,残宋本作“菟”,或是。
〔18〕 汉景帝以封田胜为侯国 《史记》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列传》:“孝景后三年封(田)蚡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27)《史记》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列传》,第2842页。《汉书》卷五二《田蚡传》:“孝景崩,武帝初即位,蚡以舅为武安侯,弟胜为周阳侯。”(28)《汉书》卷五二《田蚡传》,第2378页。
涑水西径董泽陂〔19〕南,即古池,〔20〕东西四里,南北三里。《春秋》文公六年,蒐于董〔21〕,即斯泽也。
〔19〕 董泽陂*在今山西闻喜县礼元镇湖村、官庄村一带。《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二绛州闻喜县:“董泽,一名董池陂,在县东北十四里。”(29)〔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二《河东道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3页。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董泽在闻喜县东北三十五里。”(30)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74册,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59页。按,唐闻喜县在今闻喜县东镇镇,明闻喜县在今闻喜县城区,今湖村、官庄村一带与上述两处之间的里距与文献所载相符,且这一地区地势较低,当即董泽陂所在。该地今有董泽湖、白水滩,当即董泽陂的部分残存,非复旧时规模。
〔20〕 涑水西径董泽陂南即古池 此句《注疏》本作“涑水西径董池陂南即古董泽”。熊《疏》:“宣十二年《左传》‘董泽之蒲’,杜注‘董泽,泽名,河东闻喜县东北有董池陂’。《续汉志》闻喜‘有董池陂,古董泽’(31)《续汉书·郡国志》,第3398页。。《元和郡县图志》‘董泽,一名董池陂’(32)〔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一二《河东道一》,第333页。。是董泽之名在先,董池陂之名在后。此《注》当作‘涑水西径董池陂南,即古董泽’。”其论可备一说。
〔21〕 春秋文公六年蒐于董 《左传》文公六年:“阳处父至自温,改蒐于董,易中军。”(33)〔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一九上“文公六年”条,《十三经注疏》,第1843页。
涑水又与景水〔22〕合,水出景山〔23〕北谷。《山海经》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草多藷藇、秦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郭景纯曰:盐贩之泽,即解县盐池也。〔24〕按,《经》不言有水,今有水焉,西北流注于涑水也。
〔22〕 景水 今河道已干涸。故道上承今山西闻喜县侯村乡沿东黄芦庄龙王泉,沿上峪口村、中峪口村西北流,至下峪口村北注入涑水河。乾隆《闻喜县志·疆域图》在东镇东南绘有温泉北流注入涑水河。(34)乾隆《闻喜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0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按,景水所出之景山即今焦山,山上有泉,又有北向之沟谷,当即故温泉河道,可当景水。杨守敬《水经注图》以“温水”(35)〔清〕杨守敬编绘:《水经注图》卷六《涑水》,《水经注图(外二种)》,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73页。当之,即此温泉。又,康熙《平阳府志》卷五《山川》:“按,景水、沙渠水会为一水,俱自吕庄入涑水。”(36)康熙《平阳府志》卷五《山川》,清康熙四十七年刻本。或以景水为今田家沟水,西北流至河底村入沙渠河(37)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5页。。按,二说皆以景水为沙渠水的支流,与郦《注》所叙相违。
〔23〕 景山 今焦山。《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二绛州闻喜县:“景山,在县东南十八里。”(38)〔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一二《河东道一》,第333页。按,唐闻喜县在今闻喜县东镇镇,今焦山约在其东南十八里。又,康熙《平阳府志》卷五《山川》以为景山即汤山(39)康熙《平阳府志》卷五《山川》,清康熙四十七年刻本。,然汤山在今闻喜县东南,与郦《注》所叙景山方位不符,故不从其说。
〔24〕 山海经曰至即解县盐池也 《山海经》卷三《北山经·北次三经》:“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上多草、藷藇,其草多秦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南望盐贩之泽”下郭璞注:“即盐池也,今在河东猗氏县。”(40)〔晋〕郭璞注,〔宋〕尤袤校订:《山海经》卷三《北山经》,《古逸丛书三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又西南过其县南〔25〕,
〔25〕 又西南过其县南 “其县”,原作“左邑县”,今据残宋本、《大典》本、黄本、《注笺》本、《五校》稿本、《注释》本、《注疏》本改。按,“其县”,指闻喜县,参注〔3〕、注〔14〕、注〔30〕。
又西径桐乡城〔27〕北。《竹书纪年》曰: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请成于翼,至桐乃返者也。《汉书》曰:武帝元鼎六年,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者也。〔28〕
〔27〕 桐乡城 在今山西闻喜县侯村乡吉家峪村附近。《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二绛州闻喜县:“桐乡故城,汉闻喜县也,在县西南八里。”(43)〔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二《河东道一》,第334页。按,唐闻喜县在今闻喜县东镇镇,其西南八里当在今吉家峪村附近。又,万历《平阳府志》卷一〇《古迹》:“桐乡,在曲沃县西南四十五里驿桥村。”(44)万历《平阳府志》卷一〇《古迹》,明万历四十三年刻、清顺治二年递修本。按,驿桥村在今侯马市,与涑水相隔甚远,非郦《注》所叙桐乡城。
〔28〕 汉书曰至以为闻喜县者也 《汉书》卷六《武帝纪》:元鼎六年,“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45)《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88页。
涑水又西与沙渠水〔29〕合,水出东南近川,西北流注于涑水。
〔29〕 沙渠水*今沙渠河。
涑水又西南径左邑县故城〔30〕南,故曲沃也,晋武公自晋阳徙此,〔31〕秦改为左邑县〔32〕。《诗》所谓从子于鹄者也〔33〕。《春秋传》曰:下国有宗庙,谓之国,在绛曰下国矣。即新城也。〔34〕王莽之洮亭也〔35〕。
〔30〕 左邑县故城*在今山西闻喜县城区。按,东汉时左邑县废,而闻喜县移治于此。故城即《水经》上文“又西南过其县南”之“其县”所在。
〔31〕 故曲沃也晋武公自晋阳徙此 《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河东郡闻喜县:“故曲沃。晋武公自晋阳徙此。”(46)《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第1550页。按,晋武公自晋阳徙曲沃之事有异说,《诗·唐谱》:“至曾孙成侯,南徙居曲沃,近平阳焉。”《毛诗正义》:“《地理志》云:河东郡闻喜县,故曲沃也,晋成侯自晋阳徙此。”(47)〔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卷六之一,《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60—361页。杨《疏》以为孔颖达所见《汉志》本作“成侯”,今本《汉志》误作“武公”,郦《注》此处是后人据误本《汉志》改之;又以《汉志》误系此事于闻喜县下,而郦《注》正之。
〔32〕 秦改为左邑县 《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河东郡闻喜县下颜师古注:“应劭曰:今曲沃也,秦改为左邑。”(48)《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第1550—1551页。
〔33〕 诗所谓从子于鹄者也 《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毛传》:“鹄,曲沃邑也。”《毛诗正义》:“晋封桓叔于曲沃,非独一邑而已。其都在曲沃,其傍更有邑,故云‘鹄,曲沃邑也’。”(49)〔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卷六之一,《十三经注疏》,第362页。
〔34〕 春秋传曰至即新城也 《左传》僖公十年“狐突适下国”下杜预注:“下国,曲沃新城也。”(50)〔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一三“僖公十年”条,《十三经注疏》,第1801页。《史记》卷三九《晋世家》“狐突之下国”下《集解》:“服虔曰:晋所灭国以为下邑。一曰曲沃有宗庙,故谓之国;在绛下,故曰下国也。”(51)《史记》卷三九《晋世家》,第1651页。按,郦《注》此处所引文字不见于《春秋》三传,却与《史记集解》引服虔之说相同。《隋书》卷三二《经籍志》经部春秋类:“《春秋左氏传解谊》三十一卷,汉九江太守服虔注。”(52)《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28页。郦《注》所谓“《春秋传》”或即此书。
〔35〕 王莽之洮亭也 参注〔14〕。
涑水自城西注,水流急浚,轻津无缓,故诗人以为激扬之水,言不能流移束薪耳。〔36〕水侧即狐突遇申生处也。《春秋传》曰:秋,狐突适下国,遇太子,太子使登,仆,曰:夷吾无礼,吾请帝以畀秦。对曰:神不歆非类,君其图之。君曰:诺。请七日见我于新城西偏。及期而往,见于此处。故传曰:鬼神所凭,有时而信矣。〔37〕
〔36〕 故诗人以为激扬之水言不能流移束薪耳 《诗·王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薪。”《郑笺》:“激扬之水至湍迅,而不能流移束薪。”(53)〔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卷四之一,《十三经注疏》,第331页。
〔37〕 春秋传曰至有时而信矣 《左传》僖公十年:“秋,狐突适下国,遇大子。大子使登,仆,而告之曰:‘夷吾无礼,余得请于帝矣,将以晋畀秦,秦将祀余。’对曰:‘臣闻之,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君祀无乃殄乎?且民何罪,失刑乏祀,君其图之。’君曰:‘诺。吾将复请。七日,新城西偏将有巫者而见我焉。’许之,遂不见。及期而往,告之曰:‘帝许我罚有罪矣,敝于韩。’”杜预注:“传言鬼神所冯,有时而信。”(54)〔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一三“僖公十年”条,《十三经注疏》,第1801—1802页。
涑水又西径王官城〔38〕北,城在南原上。《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四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故有河曲之战是矣。〔39〕今世人犹谓其城曰王城也。
〔38〕 王官城 当在今山西闻喜县桐城镇上郭村与邱家庄村之间。《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二绛州闻喜县:“王官故城,今名王城,在县南十五里。”(55)〔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二《河东道一》,第334页。按,唐闻喜县在今闻喜县东镇镇,上郭村、邱家庄村一带到东镇镇的距离与《元和郡县图志》所载大体相当,且该地位于涑水河东南原上,有东周至汉代城址(5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闻喜县上郭村1989年发掘简报》,《三晋考古》第1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9—153页。,或即王官城所在。又,成化《山西通志》卷七《古迹》:“王官城在曲沃县西南二里。”(57)成化《山西通志》卷七《古迹》,《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74册,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213页。而光绪《山西通志》卷五三《古迹考》又以王官城即禹王城。(58)光绪《山西通志》卷五三《古迹考》,清光绪十八年刻本。按,曲沃之王官城与涑水相隔甚远,非郦《注》所叙之王官城;而禹王城是郦《注》所叙安邑故城,非王官城。
〔39〕 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至故有河曲之战是矣 《左传》成公十三年:“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我羁马,我是以有河曲之战。’”(59)〔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二七“成公十三年”条,《十三经注疏》,第1911—1912页。按,《元和郡县图志》闻喜县、虞乡县皆有王官故城,《左传》所载“俘我王官”之“王官”当在虞乡县,郦《注》误附于此。
又西南过安邑县〔40〕西,
〔40〕 安邑县 战国魏置县,至曹魏不改。
安邑〔41〕,禹都也。禹娶涂山氏女,思恋本国,筑台以望之。今城南门台基犹存。〔42〕余按,《礼》天子诸侯台门,隅阿相降而已,〔43〕未必一如书传也。故晋邑矣,春秋时,魏绛自魏徙此。〔44〕昔文侯悬师经之琴于其门,以为言戒也。〔45〕武侯二年,又城安邑,〔46〕盖增广之。秦始皇使左更白起取安邑,置河东郡。〔47〕王莽更名洮队〔48〕,县曰河东也〔49〕。有项宁都,学道升仙,忽复还此,河东号曰斥仙。〔50〕汉世又有闵仲叔,隐遁市邑,罕有知者,后以识瞻而去。〔51〕
〔41〕 安邑 先后为春秋晋邑、战国魏都、秦汉安邑县,故城在今山西夏县禹王乡,参注〔59〕。
〔42〕 禹娶涂山氏女至今城南门台基犹存 《太平寰宇记》卷六陕州夏县:“《土地十三州志》云:禹娶涂山氏女,思本国,筑台以望。今城南门台基犹存。”(60)〔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六《河南道六》,第105页。
〔43〕 礼天子诸侯台门隅阿相降而已 《礼记·礼器》:“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天子诸侯台门。此以高为贵也。”(61)〔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卷二三《礼器》,《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433页。
〔44〕 春秋时魏绛自魏徙此 《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河东郡安邑县:“魏绛自魏徙此。”(62)《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第1550页。
〔45〕 昔文侯悬师经之琴于其门以为言戒也 《说苑》卷一《君道》:“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师经援琴而撞文侯,不中,中旒,溃之。文侯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左右曰:‘罪当烹。’提师经下堂一等。师经曰:‘臣可一言而死乎?’文侯曰:‘可。’师经曰:‘昔尧舜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不违。桀纣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违之。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过也。悬琴于城门,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人戒。’”(63)〔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卷一《君道》,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7—28页。《太平御览》卷五七四《乐部》引《史记》亦载其事(64)〔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五七四《乐部一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591页。,然文字不见于今本《史记》。
〔46〕 武侯二年又城安邑 《史记》卷四四《魏世家》:“(武侯)二年,城安邑、王垣。”(65)《史记》卷四四《魏世家》,第1842页。
〔47〕 秦始皇使左更白起取安邑置河东郡 “秦始皇”,《注疏》本作“秦”,当是。《史记》卷七三《白起王翦列传》:秦昭王十四年,“白起为左更……起迁为国尉,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66)《史记》卷七三《白起王翦列传》,第2331页。
〔48〕 王莽更名洮队 《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河东郡:“莽曰兆阳。”(67)《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第1550页。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据《王莽传》,河东乃六队之一,曰兆队,非兆阳也。”(68)〔清〕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二十五史补编》第1册,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254页。按,郦《注》“洮队”二字,残宋本、《大典》本、黄本、《注笺》本、《注释》本作“洮阳”,《五校》稿本作“兆阳”,殿本已改。
〔49〕 县曰河东也 《汉书》卷二八《地理志》河东郡安邑县:“莽曰河东。”(69)《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第1550页。
〔50〕 有项宁都至河东号曰斥仙 《论衡·道虚篇》:“(项)曼都好道学仙,委家亡去,三年而返……河东号之曰斥仙。”(70)〔汉〕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七《道虚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25页。《抱朴子·内篇·袪惑》:“又河东蒲坂有项都者,与一子入山学仙,十年而归家……河东因号都为斥仙人。”(71)〔晋〕葛洪撰,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卷二〇《祛惑》,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50页。按,项宁(寧)都即项曼()都。
〔51〕 汉世又有闵仲叔至后以识瞻而去 《后汉书》卷五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太原闵仲叔者,世称节士……建武中,应司徒侯霸之辟。既至,霸不及政事,徒劳苦而已。……遂辞出,投劾而去。复以博士征,不至。客居安邑。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屠者或不肯与。安邑令闻,敕吏常给焉。仲叔怪而问之,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72)《后汉书》卷五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40页。
涑水西南径监盐县故城〔52〕,城南有盐池〔53〕,上承盐水〔54〕,水出东南薄山〔55〕,西北流径巫咸山〔56〕北。《地理志》曰:山在安邑县南。〔57〕《海外西经》曰: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大荒西经》云: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郭景纯曰:言群巫上下灵山,采药往来也。〔58〕盖神巫所游,故山得其名矣。谷口岭上有巫咸祠。其水又径安邑故城〔59〕南,又西流注于盐池。《地理志》曰:盐池在安邑西南。〔60〕许慎谓之盬,长五十一里,广七里〔61〕,周百一十六里〔62〕,从盐省,古声。〔63〕吕忱曰宿沙煮海谓之盐,河东盐池谓之盬。〔64〕今池水东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紫色澄渟,潭而不流〔65〕。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惟山水暴至,雨澍潢潦奔泆,〔66〕则盐池用耗,故公私共堨水径,防其淫滥,谓之盐水,亦谓之为堨水〔67〕。《山海经》谓之盐贩之泽也〔68〕。泽南面层山,天岩云秀,地谷渊深,左右壁立,间不容轨,谓之石门。路出其中,名之曰白径〔69〕,南通上阳,北暨盐泽。池西又有一池,谓之女盐泽〔70〕,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在猗氏故城〔71〕南。《春秋》成公六年,晋谋去故绛,大夫曰:郇、瑕,地沃饶,近盬。〔72〕服虔曰:土平有溉曰沃。盬,盐池也。〔73〕土人乡俗,引水裂沃麻,〔74〕分灌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盐,即所谓咸鹺也,而味苦,号曰盐田。盐盬之名,始资是矣。本司盐都尉治,领兵千余人守之。周穆王、汉章帝并幸安邑而观盐池〔75〕。故杜预曰:猗氏有盐池。〔76〕后罢尉司,分猗氏、安邑,置县以守之。
〔52〕 监盐县故城*在今山西运城市市区。《史记》卷五《秦本纪》“至盐氏而还”下《正义》:“《括地志》云:盐故城,一名司盐城,在蒲州安邑县。按,掌盐池之官,因称氏。”(73)《史记》卷五《秦本纪》,第210、212页。《太平寰宇记》卷四六解州安邑县:“司盐城,在县西二十里。”(74)〔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四六《河东道七》,第967页。按,唐宋安邑县在今运城市盐湖区安邑街道,其西二十里即今运城市市区。司盐城,即监盐县故城,杨《疏》:“盖汉司盐都尉治此(按,‘此’原作‘即’,段熙仲正之),司,即监也。”又云:“下文《注》云,杜预曰:后罢尉司,分猗氏、安邑,置县以守之。盖晋初置县,旋废耳。”
〔53〕 盐池*今运城盐池。按,盐池水域范围古今不同,据郦《注》所叙“池水东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可知,其时盐池东部当包括今汤里滩、鸭子池,西部当抵今解州镇东,南北岸间距亦当较今盐池为宽。
〔54〕 盐水*今白沙河--姚暹渠上游,入盐池。《大清一统志》卷一五四解州直隶州:“盐水,在州北十五里,源出夏县南中条山,一名白沙河,又名姚暹渠,又名巫咸河。”(75)《大清一统志》卷一五四《解州》,第64页。按,郦《注》所载盐水注入盐池,与姚暹渠注入伍姓湖不同,今姚暹渠下游当为后世遏盐水入盐池所开渠道。
〔55〕 薄山*即山西夏县境内的中条山脉。《山海经》卷五《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76)〔晋〕郭璞注,〔宋〕尤袤校订:《山海经》卷五《中山经》,《古逸丛书三编》。《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舜耕历山”下《正义》:“《括地志》云: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亦名历山,亦名首阳山,亦名蒲山,亦名襄山,亦名甘枣山,亦名猪山,亦名狗头山,亦名薄山,亦名吴山。此山西起雷首山,东至吴坂,凡十一名,随州县分之。”(77)《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32—33页。
〔56〕 巫咸山*今瑶台山。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巫咸顶,在夏县南五里,殷巫咸尝隐此,《隋书》名巫咸山,一名瑶台顶。”(78)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第44页。康熙《夏县志》卷一《地理》:“瑶台山,在县东五里,高一里许,商相巫咸巫贤坟在其下,《隋书》名巫咸山。”(79)康熙《夏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3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57〕 地理志曰山在安邑县南 《汉书》卷二八《地理志》河东郡安邑县:“巫咸山在南。”(80)《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第1550页。
〔58〕 海外西经曰至采药往来也 《山海经》卷七《海外西经》:“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郭璞注:“采药往来。”(81)〔晋〕郭璞注,〔宋〕尤袤校订:《山海经》卷七《海外西经》,《古逸丛书三编》。《山海经》卷一六《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郭璞注:“群巫上下此山采之也。”(82)〔晋〕郭璞注,〔宋〕尤袤校订:《山海经》卷一六《大荒西经》,《古逸丛书三编》。
〔59〕 安邑故城*在今山西夏县禹王乡。《史记》卷五《秦本纪》“卫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下《正义》:“《括地志》云:安邑故城在绛州夏县东北十五里。”(83)《史记》卷五《秦本纪》,第203页。《元和郡县图志》卷六陕州夏县:“安邑故城,在县西北十五里。”(84)〔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六《河南道二》,第159页。按,唐夏县在今夏县城区,其“西北十五里”即今禹王乡,其地有禹王城遗址(8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夏县禹王城调查》,《考古》1963年第9期。,当即安邑故城所在。《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所载“东北”当是“西北”之讹。
〔60〕 地理志曰盐池在安邑西南 《汉书》卷二八《地理志》河东郡安邑县:“盐池在西南。”
〔61〕 广七里 “七”,诸本作“六”。
〔62〕 周百一十六里 “百一十六”,残宋本、《大典》本、黄本、《注笺》本、《五校》稿本、《注释》本作“一百一十四”,《注疏》本作“百一十四”。
〔63〕 许慎谓之盬至古声 《说文解字》篇一二《盐部》:“盬,河东盐池。袤五十一里,广七里,周百十六里。从盐省,古声。”(86)〔汉〕许慎:《说文解字》篇一二《盐部》,《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64〕 吕忱曰宿沙煮海谓之盐河东盐池谓之盬 “吕忱曰宿沙煮海谓之盐”,原作“吕沈曰夙沙初作煮海盐”,残宋本、《大典》本作“吕宿忱沙煮海谓之盐”,黄本、《注笺》本作“吕宿曰沈沙煮海谓之盐”,今据《五校》稿本、《注释》本、《注疏》本改。《玉海》卷一八一《食货》引《水经注》作“宿沙煮海谓之盐”(87)〔宋〕王应麟辑:《玉海》卷一八一《食货》,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3319页。。又,“盬”,残宋本、《大典》本作“盐”,黄本、《注笺》本、《五校》稿本、《注释》本作“解盐”。按,吕忱《字林》今已不传。《说文解字》篇一二《盐部》既云“宿沙初作煮海盐”,又云“盬,河东盐池”,(88)〔汉〕许慎:《说文解字》篇一二《盐部》。殿本据《说文》改。然《字林》未必尽同《说文》,杨《疏》辨之已详。
〔65〕 潭而不流 “潭”,残宋本、《大典》本、黄本、《注笺》本、《注释》本作“浑”,或是(89)王长命:《文献校释与盐湖地理现象复原——〈水经·涑水注〉安邑盐池“(潭)[浑]而不流”个案考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年第2期。。
〔66〕 惟山水暴至雨澍潢潦奔泆 此句残宋本、《大典》本、黄本作“唯山暴雨澍甘潦奔迭”,《注笺》本、《注释》本作“唯水暴雨澍甘潦奔泆”,《五校》稿本作“唯山暴雨澍甘泽潢潦奔泆”,《注疏》本作“惟水暴雨澍甘潦奔泆”。
〔67〕 亦谓之为堨水 此句残宋本、黄本、《注笺》本、《五校》稿本、《注释》本、《注释》本作“亦为堨水也”,《大典》本作“亦为之堨水也”。按,“堨水”指郦《注》上文所述“公私共堨水径”的水利工程,目的是阻遏中条山北麓诸水流注盐池。
〔68〕 山海经谓之盐贩之泽也 参注〔24〕。
〔69〕 名之曰白径 “白径”,原作“径”,今据《注疏》本改。白径*,古山道,北起山西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东南越中条山,南至平陆县太阳渡。《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二河中府解县:“通路自县东南逾中条山,出白径,趋陕州之道也。”(90)〔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二《河东道一》,第328页。按,唐解县在今解州镇,陕州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市区。又,郦《注》称白径“南通上阳,北暨盐泽”,上阳即今河南三门峡市市区之陕州故城,与平陆县太阳渡隔河相望,《河水篇》所述“虢邑之上阳”即此;盐泽,即今运城盐池,在解州镇东。据上所述,可以判断白径北起解州镇,东南至太阳渡。
〔70〕 女盐泽*今硝池。按,郦《注》所叙女盐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参以地势可以判断,其范围当东至今北门滩,西至今六小池,南抵中条山下,北至姚暹渠南,与今硝池略有不同。
〔71〕 猗氏故城 在今山西临猗县牛杜镇铁匠营村东。参注〔79〕。
〔72〕 春秋成公六年至近盬 《左传》成公六年:“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盬。’”(91)〔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六“成公六年”条,《十三经注疏》,第1902页。
〔73〕 盬,盐池也 此句残宋本作“盐□也”,《大典》本作“盐监也”,黄本、《注笺》本、《五校》稿本、《注释》本、《注疏》台北本作“盐盬也”,《注疏》北京本作“盬盐也”。
〔74〕 土人乡俗引水裂沃麻 此句原作“土俗裂水沃麻”,《五校》稿本、《注释》本作“土人乡俗引裂沃麻”,今据残宋本、《大典》本、黄本、《注笺》本、《注疏》本改。
〔75〕 周穆王汉章帝并幸安邑而观盐池 《穆天子传》卷六:“戊子,至于盬。”、陈建敏校释:《穆天子传汇校集释》,中华书局2019年版,第305页。《后汉书》卷三《章帝纪》:元和三年,“秋八月乙丑,幸安邑,观盐池”(92)《后汉书》卷三《章帝纪》,第156页。。
〔76〕 故杜预曰猗氏有盐池 《左传》成公六年“沃饶而近盬”下杜预注:“盬,盐也。猗氏县盐池是。”(93)〔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六“成公六年”条,《十三经注疏》,第1902页。
又南过解县〔77〕东,又西南注于张阳池〔78〕。
〔77〕 解县 西汉置县,至曹魏不改。
〔78〕 又西南注于张阳池 张阳池,今伍姓湖。《涑水篇》所叙涑水至张阳池而止,不详其下流,而《河水篇》称“涑水又西南流注于河”,按,杨《疏》以两涑水本为一水,恐非,存疑待考。
涑水又西径猗氏县故城〔79〕北。《春秋》文公七年,晋败秦于令狐,至于刳首。先蔑奔秦,士会从之。〔80〕阚骃曰:令狐即猗氏也,刳首在西三十里。县南对泽,即猗顿之故居也。《孔丛》曰: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牸。于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富于猗氏,故曰猗顿也。〔81〕
〔79〕 猗氏县故城*在今山西临猗县猗氏镇铁匠营村东。《太平寰宇记》卷四六蒲州猗氏县:“《地理志》猗氏属河东郡,在今县南二十里猗氏故城是也。”(94)〔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四六《河东道七》,第959页。按,宋猗氏县在今猗氏县城区,其南二十里即铁匠营村,其东有东周到汉代城址(9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晋南考古调查报告》,《考古学集刊》第6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1页。,当即猗氏县故城所在。
〔80〕 春秋文公七年至士会从之 《左传》文公七年:“戊子,(晋)败秦师于令狐,至于刳首。己丑,先蔑奔秦,士会从之。”(96)〔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一九上“文公七年”条,《十三经注疏》,第1845—1846页。
〔81〕 孔丛曰至故曰猗顿也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猗顿用盬盐起”下《集解》:“《孔丛子》曰: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牸。’于是乃适河西,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富于猗氏,故曰猗顿。”(97)《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59页。
涑水又西径郇城〔82〕。《诗》云郇伯劳之〔83〕,盖其故国也。杜元凯《春秋释地》云:今解县西北有郇城。〔84〕服虔曰:郇国在解县东,郇瑕氏之墟也。余按,《竹书纪年》云:晋惠公十有五年〔85〕,秦穆公率师送公子重耳,围令狐,桑泉、臼衰皆降于秦师。狐毛与先轸御秦,至于庐柳,乃谓秦穆公使公子絷来与师言,退舍,次于郇,盟于军。京相璠《春秋土地名》曰:桑泉、臼衰并在解东南,不言解,明不至解可知,《春秋》之文与《竹书》不殊。今解故城东北二十四里有故城,在猗氏故城西北,乡俗名之为郇城。考服虔之说,又与俗符,贤于杜氏单文孤证矣。
〔82〕 郇城*在今山西临猗县猗氏镇关源头村。郦《注》下文所述郇城在“解故城东北二十四里”,《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二河中府猗氏县:“故郇邑,在县西南四里。”(98)〔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二《河东道一》,第327页。按,解故城即解县故城,在今山西临猗县庙上乡城西村与城东村之间,唐猗氏县在今猗氏县城区,关源头村与上述两处之间的里距与文献所载相符,其地有古城遗址(99)临猗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临猗县志》,海潮出版社1993年版,第819—820页。,当即郇城所在。
〔83〕 诗云郇伯劳之 《诗·曹风·下泉》:“四国有王,郇伯劳之。”(100)〔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卷七之三,《十三经注疏》,第386页。
〔84〕 杜元凯春秋释地云今解西北有郇城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军于郇”下杜预注:“解县西北有郇城。”(101)〔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一五“僖公二十四年”条,《十三经注疏》,第1816页。
〔85〕 晋惠公十有五年 “五”,原作“四”,今据诸本改。
涑水又西南径解县故城南〔86〕。《春秋》晋惠公因秦返国,许秦以河外五城,内及解梁,〔87〕即斯城也。
〔86〕 解县故城*在今山西临猗县庙上乡城西村与城东村之间。《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二河中府临晋县:“故解城,本春秋时解梁城,又为汉解县城也,在县东南十八里。”(102)〔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二《河东道一》,第326页。按,唐临晋县在今临猗县临晋镇,其东南十八里即今城东村、城西村一带,两村之间有东周至汉代城址(10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晋南考古调查报告》,《考古学集刊》第6集,第1—51页。,当即解县故城所在。
〔87〕 春秋晋惠公因秦返国至内及解梁 《左传》僖公九年:“齐隰朋帅师会秦师,纳晋惠公。”(104)〔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一三“僖公九年”条,《十三经注疏》,第1801页。《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侯)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105)〔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一四“僖公十五年”条,《十三经注疏》,第1805页。
涑水又西南径瑕城〔88〕,晋大夫詹嘉之故邑也〔89〕。《春秋》僖公三十年,秦、晋围郑,郑伯使烛之武谓秦穆公曰: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者也。〔90〕京相璠曰:今河东解县西南五里有故瑕城。
〔88〕 瑕城 确址待考。据郦《注》引京相璠所述里距推之,或在今山西临猗县庙上乡新城堡村附近。又,今山西临猗县庙上乡程村附近有东周时期的大型遗址(106)国家文物局主编,山西省文物局编制:《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上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1075页。,或亦与瑕城有关。
〔89〕 晋大夫詹嘉之故邑也 《左传》文公十三年:“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107)〔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一九下“文公十三年”条,《十三经注疏》,第1852页。
〔90〕 春秋僖公三十年至朝济而夕设版者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晋侯、秦伯围郑……(郑伯使烛之武)见秦伯曰:‘……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108)〔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一七“僖公三十年”条,《十三经注疏》,第1830页。
涑水又西南径张阳城〔91〕东。《竹书纪年》:齐师逐郑太子齿,奔张城、南郑者也。〔92〕《汉书》之所谓东张矣,高祖二年,曹参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孙遬,军东张,大破之。苏林曰:属河东。〔93〕即斯城也。
〔91〕 张阳城*在今山西永济市开张镇古城村。《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军东张”下《正义》:“《括地志》云:张阳故城,一名东张城,在蒲州虞乡县西北四十里。”(109)《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第2027页。按,唐虞乡县在今永济市虞乡镇,其西北四十里即今古城村一带,附近有东周时期城址(1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晋南考古调查报告》,《考古学集刊》第6集,第1—51页。,当即张阳城所在。
〔92〕 齐师逐郑太子齿奔张城南郑者也 “奔张城南郑”,《大典》本、黄本、《注笺》本作“奔城张阳南郑”,或是。按,郦《注》所引此条《竹书纪年》疑有讹误,陈逢衡引郑环说以此句为“晋师送郑太子兰于张城归郑”之讹(111)〔清〕陈逢衡:《竹书纪年集证》,《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3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94页。,或据郦《注》所叙张阳城判断“阳”字非衍文(112)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6—77页。,诸家之说尚无定论,故存之以备考。
〔93〕 汉书之所谓东张矣至属河东 《汉书》卷三九《曹参传》:“汉二年,拜为假左丞相……以假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孙遬东张,大破之。”颜师古注:“苏林曰:东张属河东。”(113)《汉书》卷三九《曹参传》,第2016—2017页。按,《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所载略同,且“东张”前有“军”字(114)《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第2026页。。宋祁校《汉书》称“浙本正文‘遬’字下有‘军’字”(115)《汉书》卷三九《曹参传》,《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是旧本《汉书》亦作“军东张”。
涑水又西南属于陂。陂分为二,城南面两陂,左右泽渚。东陂世谓之晋兴泽〔94〕,东西二十五里,南北八里,南对盐道山〔95〕。其西则石壁千寻,东则磻溪万仞,方岭云回,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山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郭景纯云:世所谓鸯浆也。〔96〕发于上而潜于下矣。厥顶方平,有良药。《神农本草》曰:地有固活、女疎、铜芸、紫菀之族也。是以缁服思玄之士、鹿裘念一之夫,代往游焉。路出北,势多悬绝,来去者咸援萝腾崟,寻葛降深。于东则连木乃陟,百梯方降,岩侧縻锁之迹,仍今存焉。故亦曰百梯山也。水自山北流五里而伏,云潜通泽渚,所未详也。西陂即张泽〔97〕也,西北去蒲坂〔98〕十五里,东西二十里,南北四五里,冬夏积水,亦时有盈耗也。
〔94〕 晋兴泽*今伍姓湖。按,郦《注》所叙晋兴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八里”,参以地势可以判断,其范围当东抵今五老峰北麓,西至今永济市市区,南北约略与今伍姓湖相当。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四《山川》以为晋兴泽在今伍姓湖以东(116)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四《山川》,清雍正十二年刻本。,不确。
〔95〕 南对盐道山 “盐”,《注疏》本作“坛”,或是。盐道山,今五老峰。《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二河中府虞乡县:“坛道山,一名百梯山,在县西南十二里。”(117)〔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二《河东道一》,第327页。按,唐虞乡县在今永济市虞乡镇,其西南十二里即今五老峰。又,今五老峰下有石佛寺,古名百梯寺,亦可为五老峰古名百梯山之旁证。
〔96〕 郭景纯云世所谓鸯浆也 “鸯”,《注疏》本作“盎”,或是。《山海经》卷五《中山经·中次十一经》:“又东南五十里,曰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帝台之浆也。”郭璞注:“今河东解县南檀首山上有水潜出,停不流,俗名为盎浆,即此类也。”(118)〔晋〕郭璞注,〔宋〕尤袤校订:《山海经》卷五《中山经》,《古逸丛书三编》。
〔97〕 张泽*今已湮废不存,故泽在今山西永济市西。据《郦注》所载方位里距,其时水域范围约东至永济市市区西北,西至蒲州镇孟盟桥,南北以山原为限。今此处地势低洼,尚见垦湖为田之迹。乾隆《临晋县志》卷二四《山川篇》以为张泽即今伍姓湖(119)乾隆《临晋县志》卷二四《山川篇》,《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5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页。,不确。
〔98〕 蒲坂*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东侧迤北之黄河阶地。《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二河中府河东县:“长原,一名蒲坂,在县东二里。”(120)〔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二《河东道一》,第325页。按,唐河东县治今蒲州镇西蒲州古城,其东二里即此黄河阶地。又,郦《注》此处所叙“蒲坂”亦可指称蒲坂城,即今蒲州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