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林格:一生在人性的麦田里守望
2019-03-16
本栏主持 :慧超
当年轻的时候,可以选择为理想而崇高地死;当年长的时候,可以为理想而卑微地活。
有一位美国作家,人生中出版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文坛最经典作品之一。在将“英雄主义”作为社会文化象征的美国社会,他所塑造的美国当代文学中最早的“反英雄形象”,一经问世便风靡全球。这就是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与他的《麦田守望者》。他们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联结起无数人共鸣的思绪。
作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国籍:美国
职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品: 《麦田守望者》 《弗兰妮与祖伊》 《高举屋梁,木匠们》 《西摩:一个介绍》《九故事》等。
主要成就: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这本小说半个多世纪以来震颤了无数敏感的灵魂,其中包括文坛巨擘罗斯、厄普代克、纳博科夫等。村上春树甚至亲自将《麦田守望者》和《弗兰妮与祖伊》译成日语,坦言对自己影响至深。
|我们不一样|
塞林格跟一般的作家很不一样,他的一生非常传奇。1919年,他出生于纽约的一个典型中产阶级家庭。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宣布参战。第二年,塞林格入伍从军,同时正式投入了写作事业。诺曼底登陆战役中,尸横遍野、满目疮痍的景象令塞林格感到恐惧。随后他又被派往德法边界的赫特根森林,但是由于战略失误,盟军几乎全军覆没。塞林格虽然死里逃生,但是在这之后受到了很大的触动,甚至还患上战后心理综合征。
他在《麦田守望者》中渗透着对军队和战争的谴责。他借着小说的主人公——16岁的叛逆少年霍尔顿,表达了自己的反传统、反虚伪、反对利益至上、反对精神世界空虚等诉求。
有人说,霍尔顿是二战以后美国最有名的小说人物;有人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霍尔顿。那么,霍尔顿为什么这么有名?谁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望者到底在守望什么?
|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
在《麦田守望者》之前,美国文学总是将童年理想化,孩提时代永远是快乐而天真的。而塞林格的作品,使“成长”染上了一些悲观主义的色彩。
小说以主人公霍尔顿的口吻,讲述了他被学校开除后,独自在纽约城游荡了两天的经历和感受。16岁的霍尔顿出身富裕家庭,但内心矛盾、精神空虚;他渴望找到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但没人能给他指导;他既是一个叛逆者,也是一个受害者。他对学校和教育的控诉,在今天看来仍然直指人心:“要你干的就是读书,求学问,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浑账的凯迪拉克……”
整篇小说,霍尔顿总共进行了四次“守望”:第一次,对琴的守望。他为了守护纯洁善良的琴,跟室友斯特拉德莱塔打了一架;第二次,对自己的守望。他叫来了妓女,却最终没有做任何事情,守护了纯洁的自己;第三次,对善良的守望。他捐钱给修女做慈善,守护了人性的善良;第四次,对妹妹菲比的守望。他为了守护妹妹幼小纯真的心灵,试图擦拭墙上的脏字,也放弃了远行的计划,并跟妹妹重归于好……
此本小说导致了强烈的社会争议。一方面,有不少学校图书馆将它列为禁书;另外一方面,不少年轻读者把他视作必读经典。当然,经典之所以流传至今,肯定是有正面意义的。我们可以看到书中的反叛,但更要看到书中的反思。反思社会,反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思我们自己。
|半生隐居者|
《麦田守望者》获得成功之后,塞林格变得更加孤僻。他在新罕布什尔州乡间的河边小山附近买下了90多英亩的土地,在山顶上建了一座小屋,四周都是树木,竖着高大的铁丝网,他就这样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他很少出门,除非是到佛罗里达度假或去拜访隐居的《纽约客》前编辑成廉·肖恩。塞林格似乎在践行霍尔顿的梦想,“用自己挣的钱盖个小屋,在里面度完余生”,不再“和任何人进行该死的愚蠢交谈”。
他的书房是一间只有一扇天窗的水泥斗室,每天早上8点他就带着盒饭入内写作,直到下午5点半才出来,家里任何人都不得打扰他。人们想拜访他,也要事先递送信件,陌生人被他拒之门外更是常事。他极少在公共场合露面,不接受媒体采访,即使出现在附近的小镇上,也几乎不与人说话。几十年里,媒体要找到一张他的照片都很困难。这种隐居使得他被称为文学界的嘉宝——因不愿成名而更成名。或许塞林格选择逃避成人世界,只是因为他想永远守住自己的童年。
《麦田守望者》中的那段话多么适合做他的墓志铭,愿塞林格在天堂能实现他的愿望:“那些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个浑账的悬崖边。我的职责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儿,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