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2019-03-15郭超陈晶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业成绩初中生

郭超 陈晶晶

〔摘要〕本研究对805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考察了初中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在不同性别和年级间的差异,并探讨了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1)未来时间洞察力的5因子中,只有思虑性和意志力在性别间差异显著。(2)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密度和广度在初中三个年级间的差异不显著,但随着学年上升,思虑性显著上升,乐观性、计划性、意志力显著下降。(3)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密度和广度、乐观性、计划性和意志力的发展水平越高,且思虑性的发展水平越低,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好。

〔关键词〕未来时间洞察力;初中生;学业成绩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1-0013-06

一、 引言

个体对未来的所思所想会对当下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而心理学研究中,这种描述个体思考未来、设立目标、制定计划,以及对未来的积极或消极的情感态度的概念是“未来时间洞察力(Future Time Perspective)”。吕厚超把未来时间洞察力定义为个体在未来的认知、情感体验与行动倾向上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1]。刘霞进一步提出,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概念结构由“未来认知”“未来情感”和“未来意志行动”三个维度组成[2]。其中,未来认知是指个体对于未来的认识和关注,包括“广度”和“密度”两个因子。广度是指个体思考未来的时间跨度的长短,密度为个体思考未来的频率。未来情感是指个体对于未来所持有的一种主观情绪体验,包括“乐观性”和“思虑性”两个因子。乐观性是指个体对于未来事件的积极期待,思虑性是指个体对于未来的担忧。未来意志行动是指个体为了实现未来的目标而表现出的意志努力,包括“计划性”和“执行性”两个因子。计划性是指个体为了达成目标而制定计划的能力,执行性是指个体为了达成目标而采取的积极行动。

由于青少年期是未来时间洞察力快速发展、分化和拓展的时期[3],因而青少年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发展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4-9]。已有研究证实,青少年若能积极展望未来、结合未来的目标调整当下的行为,则能有效回避逃学、犯罪等不良行为[10,11]。同时,青少年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发展对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12],而形成自我同一性要解决的任务之一便是“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发展能积极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9]。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发展与青少年在校的学业表现也关系密切。这主要是因为具有未来意识的青少年能够抵御当下的诱惑、延迟满足,根据未来目标调整当下行为[13]。同时,对未来的想象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倦怠[14],增强其学习动机[15],从而使其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关于这一研究课题,国内目前虽然积累了部分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高中生及大学生群体,探讨初中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发展,及其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成果积累尚显不足。

在上述背景下,本研究考察初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发展现状,并探讨初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期望在理论上丰富国内时间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成果,同时期望在实践领域,为今后从培养青少年未来意识的角度,开展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实践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二、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江苏南京一所中学、盐城两所中学发放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805份,有效率为89.44%。男生共423人(52.7%);女生共379人(47.1%),有3人未报告性别。其中,初一273人,平均年龄为13.32±0.72岁,男生153人,女生120人;初二359人,平均年龄14.28±0.66岁,男生182人,女生175人,有2人没有报告性别;初三168人,平均年龄15.17±0.61岁,男生87人,女生81人。

(二)研究工具

1. 基本情况调查表

包括姓名,年龄,户籍,年级,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职业等基本情况。

2. 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

采用刘霞、黄希庭和毕翠华[16]编制的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该量表由三個维度(未来认知、未来情感、未来意志与行动)和六个因子组成。其中未来认知维度包括广度(3个题项)和密度(6个题项)两个因子;未来情感维度包括思虑性(5个题项)和乐观性(5个题项)两个因子;未来意志与行动包括计划性(7个题项)和执行性(5个题项)两个因子。共31题,5点计分。其中,3、4、9、18题项为反向项目,数据分析前均进行了反向计分处理。

3. 学习成绩自评题项

先行研究多采用学生的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该学生的学业成绩,然而这样的评分标准可能由于学生一次考试发挥得不稳定而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评价带来误差。因此本研究以学生对学习成绩的自我评价作为学业成绩的标准。设定问题“你觉得自己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是怎么样的?”,按顺序依次对十分优秀、不错、一般、不太好、很差的五个选项赋予5分到1分。

(三)统计处理

采用SPSS 24.0与Amos 22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分析方法采用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三、 结果

(一)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因子结构

为了验证本研究中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因子结构,首先对31个题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据如下标准确定因子结构:(1)因子特征值大于1;(2)根据碎石图拐点;(3)每个因子至少包含3个以上题目;(4)删除在两个因子上负荷值均过高且负荷值近似的题目。最终结果发现5因子结构最为合理,共解释总变异的46.79%。

5因子中,量表原预设的属于“密度”与“广度”的部分项目被删除,剩余项目共同构成了本研究的“密度与广度”因子(5个项目)。量表原预设的“思虑性”和“乐观性”两因子得以完全再现,分别构成了本研究中的“思虑性”因子(5个项目)和“乐观性”因子(5个项目)。量表原预设的属于“计划性”因子中的一个项目被删除,剩余6个项目和原属于“执行性”因子的1个项目共同构成了本研究中的“计划性”因子(7个题项)。量表原预设的组成“执行性”因子的题项中,删除了1个项目后,剩余项目构成了本研究中的“意志力”因子(3个项目)。

对5因子结构(25个项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根据各项指标(χ2(268)=7450.31,p<0.001,CFI=0.92,GFI=0.91,AGFI=0.90,RMSEA=0.05)可以判断出模型拟合度良好。此外,5因子各自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密度与广度(α=0.77);思虑性(α=0.84);乐观性(α=0.83);计划性(α=0.82);意志力(α=0.63)。

(二)未来时间洞察力在不同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

为了考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5个分量表得分在不同性别和年级间的差异,进行了多因素方差分析,对年级主效应达到显著性水平的分量表进行了多重比较分析(LSD),结果如表1所示。

广度和密度在性别间和年级间没有显示出显著性差异。思虑性在性别间(F(1,689)=5.61,p<0.05)和年级间(F(2,689)=13.22,p<0.01)显示出显著性差异:初中女生的思虑性显著性高于初中男生(p<0.05),初二和初三学生的思虑性显著性高于初一学生(p<0.05)。乐观性在性别间没有显示出显著性差异,但在年级间显示出显著性差异(F(2,689)=6.85,p<0.01):初一学生的乐观性显著性高于初二和初三学生(p<0.05)。计划性在性别间没有显示出显著性差异,但在年级间显示出显著性差异(F(2,689)=14.07,p<0.01):初一学生的计划性显著性高于初二和初三学生(p<0.05),初二学生的计划性显著性高于初三学生(p<0.05)。意志力在性别(F(1,689)=5.27,p<0.05)和年级间(F(2,689)=20.38,p<0.01)均显示出显著性差异:初中阶段男生的意志力显著性高于女生(p<0.05),此外,初一学生的意志力显著性高于初二和初三学生(p<0.05),初二学生的意志力显著性高于初三学生(p<0.05)。此外,性别和年级在五个分量表上的交互作用均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三)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5个分量表得分在不同学习成绩群组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F密度和广度(4,685)=3.46,p<0.01;F思虑性(4,685)=16.07,p<0.01;F乐观性(4,685)=15.16,p<0.01;F计划性(4,685)=23.11,p<0.01;F意志力(4,685)=18.77,p<0.01),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分析(LSD)后,结果如表2所示。

在广度和密度得分上,学习成绩自评为十分优秀群组显著性高于自评为不太好与很差群组(p<0.05)。在思虑性得分上,学习成绩自评为十分优秀与不错的群组显著性高于自评为一般、不太好和很差群组(p<0.05),同时,学习成绩自评为一般群组得分显著性高于自评为不太好和很差群组(p<0.05)。在乐观性得分上,学习成绩自评为十分优秀与不错群组显著性高于自评为一般、不太好和很差群组(p<0.05),同时,学习成绩自评为一般和不太好群组显著性高于自评为很差群组(p<0.05)。在计划性得分上,对学习成绩自评为十分优秀群组显著性高于其他群组(p<0.05),自评为不错群组显著性高于自评为一般、不太好和很差群组(p<0.05),自评为一般群组显著性高于自评为不太好和很差群组(p<0.05),自评为不太好群组显著性高于自评为很差群组(p<0.05)。在意志力得分上,学习成绩自评为十分优秀和不错群组显著性高于自评为一般、不太好和很差群组(p<0.05),自评为一般群组显著性高于不太好和很差群组(p<0.05)。

四、 讨论

(一)未来时间洞察力在不同性别与年级上的差异

构成未来时间洞察力的5因子中,表示个体思考未来频率以及个体能够展望到未来长远范围的“密度和广度”在不同性别和年级间差异不显著。Friedman指出,在6~8岁时儿童便能正确理解一年的时间循环中,一周、一个月和一个季度的时间长短范围,而到了8~10岁时,儿童已经能够使用“周”及“月”等时间词汇,正确地判断出未来的某个时间点距离当下时间点的长短范围[17]。基于这样的研究结果可以推断,个体在未来时间洞察力的长度和密度方面的认知能力在早期就已经形成,且在初中三年阶段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表示个体对未来的焦虑和担忧的“思虑性”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显著,即初中阶段,女生对未来的担忧情绪显著性高于男生,且初一学生对未来的担忧显著性小于初二和初三的学生。这也许是由于初二和初三学生面对即将来临的中考以及在那之后的择校问题感受更加鲜明和强烈,因而对于未来的担忧和不安情绪更强。

表示个体对未来时间的积极期望的“乐观性”在性别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在不同年级间差异显著,即初一学生的乐观性显著高于初二和初三的学生。Lewin指出,时间洞察力在发展过程中有两个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1)更加遥远的过去和未来会对个体当下的行动产生影响(“时间洞察力的扩展”),(2)个体会逐渐区分出哪些愿望不具有現实意义,而哪些愿望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现实与幻想的分化”)[18]。这其中,有关“现实与幻想的分化”的理论常被用来解释儿童期到青少年期的孩子对未来的乐观性逐渐下降的现象[19-22],即随着成长,孩子们原先对周围世界抱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会逐渐减少,会更加基于现实展望未来,从而个体对未来的积极乐观情绪会逐渐降低。

表示个体计划能力的“计划性”以及表示个体坚持性的“意志力”均是个体在实现未来目标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认知能力。多因素方差的分析结果显示,初中生阶段,个体的计划性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但意志力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显著:初中男生的意志力显著性高于女生。计划性和意志力随着学年的上升均呈下降趋势,即初一学生的计划性和意志力大于初二学生,初二学生的计划性和意志力显著性大于初三学生。

计划性和意志力的得分随着年级上升而逐渐下降的现象可以用耶克斯-道德森定律解释。根据耶克斯-道德森定律,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倒U型曲线关系,这意味着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23]。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而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反而逐渐下降。也就是说,在面临难度较大的任务时,较低的动机水平反而更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在初一阶段,学生的学业任务最容易,因而完成学习计划的意志力最强。而到了初二和初三阶段,学习内容的难度加大,在此种情况下,适当降低动机水平反而会提高学习效率,然而在现实情况中,到了初二初三阶段,学生应对中考的压力逐渐增大,为了考上重点高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会大幅度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易产生焦虑、不安、自信心受挫等问题,从而造成有关实现目标的计划性和意志力的认知能力的下降。

(二)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广度和密度的得分上,学习成绩自评为十分优秀的学生显著性高于自评为不太好和很差的学生。能够用更长远的眼光展望未来并经常思考自己未来的初中生,可能会因为对未来抱有更明确的目标而对当下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因而在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更為优秀的成绩。

在思虑性的得分上,学习成绩自评为不太好和很差的学生,其思虑性得分显著性高于其他群组;而学习成绩自评为一般的学生,其思虑性得分显著性高于十分优秀和不错群组。由此可知,初中生对未来的不安和担忧越多,其学习成绩越差。这可能是由于对于未来过多的担忧会使学生产生无力感以及丧失自我效能感,从而间接降低了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使其在时间安排上缺少规划性[24],因而在学业上无法取得好成绩。

在乐观性的得分上,学习成绩自评为十分优秀和不错的学生,其乐观性得分显著性高于其他群组,而自评为一般和不太好的学生,其乐观性得分显著性高于很差群组。由此可知,初中生对于未来的积极乐观情绪越高,其学习成绩越好。已有研究中亦可见类似结果,即对未来的积极情绪体验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呈正相关[25],并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学校的各类学习活动[26-28]。这可能是由于对未来积极乐观的初中生对实现未来的目标更有信心,在学业上表现出更强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从而在学业上有更好的表现。

在计划性的得分上,对自我学习成绩评价水平越高,计划性得分越高。这是由于对于未来具有良好的规划能力的初中生能够提升对于时间的管理[28],能结合当下的学习活动对未来的影响而调整自我的行动[29],倾向于延迟满足[30],因而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意志力的得分上,学习成绩自评为十分优秀和不错的学生,其意志力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群组,而自评为一般的学生,其意志力得分显著高于不太好和很差群组。由此可知,初中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能力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意志力强的初中生,即使在学业上遇到困难也能有更多的坚持和努力,因而会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结论

本研究中得出以下结论:(1)未来时间洞察力的5因子中,只有思虑性和意志力在性别间差异显著,初中女生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更多,初中男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意志力更强。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密度和广度在初中阶段没有显著变化。随着初一升入初二阶段,学生的思虑性显著上升。此外,在初中阶段,随着学年上升,初中生的乐观性、计划性、意志力显著下降。(2)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密度和广度、乐观性、计划性和意志力发展水平越高,且思虑性越低,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好。

注:本文系2018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青少年未来时间洞察力发展现状研究:普通家庭儿童与留守儿童的比较研究”成果(编号201810298087X)。

参考文献

[1]吕厚超. 青少年时间洞察力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刘霞. 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的编制[D]. 重庆:西南大学,2011.

[3]Greene,A. L.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in adolescence:The present of things future revisited[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986(15):99-113.

[4]Nurmi,J. E. Age,sex,social-class,and quality of family interaction as determinants of adolescents future orientation:A developmental-task interpretation[J]. Adolescence,1987(88):977-991.

[5]Nurmi,J. E. Development of orientation to the future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 A four-year longitudinal study and two cross-sectional comparis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1989(24),195-214.

[6]Poole,M. E.,& Cooney,G. H. Orientations to the future:A comparison of adolescents in Australia and Singapore[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987,17:129-151.

[7]都筑学. 小学校から中学校への進学にともなう子どもの意識変化に関する短期縦断的研究[J]. 心理科学,2001(22):41-54.

[8]都筑学. 小学校から中学校への学校移行と時間的展望――縦断的調査にもとづく検討[M].京都:ナカニシヤ出版,2008.

[9]张玲玲. 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10]Brown,R. D. Attitudes over time:Attitude judgment and change. Understanding behavior in the context of time: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M].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4.

[11]McCabe,K. M.,& Barnett,D. The relation between familial factors and the future orientation of urban,African American sixth graders[J]. Journal of Child & Family Studies,2000,9(4):491-508.

[12]Erikson,E. H. Identiy:Youth and Crises[M]. New York:Norton,1968.

[13]莊妍.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业延迟满足关系的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1):42-45.

[14]王奕冉. 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 开封:河南大学,2010.

[15]柯晓扬. 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及其与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16]刘霞,黄希庭,毕翠华. 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的编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2):15-19.

[17]Friedman,W. J.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knowledge of the times of future events[J]. Child Development,2000(71):913-932.

[18]Lewin,K. Field Theory and Social Science[M]. New York:Harper,1951.

[19]白井利明. 現代青年の未来展望について[J]. 大学進学研究,1986(8):41-47.

[20]白井利明. 時間的展望の生涯発達心理学[M]. 东京:勁草書房,1997.

[21]渡辺弘純,渡邉俊,David,S.,& Crystal,中嶋恵美. 日本の児童生徒における希望,信頼,寛容の発達とその相互的関連[J]. 愛媛大学教育学部紀要,2004(51):17-27.

[22]都筑学. 青年の時間的展望の研究[J]. 大垣女子短期大学紀要,2004(19):57-65.

[23]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第4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4]杜刚,吕厚超. 青少年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学业成绩的关系:时间管理倾向的中介作用[J]. 心理科学,2017,40(1):96-102.

[25]Calster,K. V.,Lens,W.,& Nuttin,J. R. Affec-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personal future:Impact on motivation in high school boy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987,100(1):1-13.

[26]Epel,E. S.,Bandura,A.,& Zimbardo,P. G. Escaping homelessness:The influences of self-efficacy and time perspective on coping with homelessness[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999(29):575-596.

[27]Peetsma,T.,& van der Veen,I. Relations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in three life domains,investment in learning,and academic achievement[J].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11(21):481-494.

[28]Stachowski,A. A. A model of time use at work:Individual differences,time use,and performance(Unpublished Dissertation)[D]. Virginia:George Mason University,2011.

[29]Phalet,K.,Andriessen,I.,& Lens,W. How future goals enhance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in multicultural classrooms[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4(16):59-89.

[30]Bembenutty,H.,& Karabenick,S. A. Inherent association between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future time perspective,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Effects of time perspective on student motivation[J]. Education Psychology Review,2014(16):35-37.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南京,210037)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学业成绩初中生
浅谈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养方式
学习策略、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
积极心理暗示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