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教育之现状及对策
2019-03-15陈庆彬
陈庆彬
摘要: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时期,特别是处在青春发育的中小学生,正由儿童向成人过渡。他们思想单纯,爱好学习,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可塑性大。但由于中小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因而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呢?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能否跟得上呢?该如何应对呢?
关键词:青少年;德育教育;心理健康
众所周知,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也正在经受着严重的考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性解放等超级自由化思想充斥着我们整个社会,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譬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和“孝悌为先、尊老爱幼、大气包容、相敬如宾”的中华美德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离我们已渐行渐远……。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小学生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根本和前提条件,如果实施了素质教育,开齐课程,少些排名。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从整体上深化教育的改革。使教育从传统的应试模式转到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轨道上来。改变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始终把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和首要任务,坚持进行教育改革,形成整体的育人环境,增强德育的实施。
教师“充电”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手段,“打铁还需身板硬”,所以,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现在,很多教师总认为把教学质量搞上去就行了“对学生思想上出现的诸多问题不关心,所以应提倡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学校要不定期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江泽民“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等内容,做到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并针对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研究,从而加强学校思想教育。
德育不能仅仅依赖思品和思想政治课,还应在其它学科中加以渗透。针对学科特点,思品和政治课教学一定要结合当前形式,要在教育教学中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诸如:让学生每天播报一个新闻;每天讲一个中华美德故事或成语故事;或请公安派出所的同志来校进行法制教育报告;或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或组织学生观看革命传统的故事片;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同时在不同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顺便启发他们学习的必要性与目的,从理论的角度帮助学生弄懂一些道理。
2.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德育网络
当前的德育环境令人堪忧,这些主要来自于学校的主导,社会的干扰和家庭的阻挠。中小学必须优化德育工作环境。要加强协调,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逐步形成一个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机制。具体地说,要抓好三个方面:一要优化学校主环境,二要改善家庭小环境,三要净化社会大环境。其次是构建德育工作网络。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职能作用。这是提高德育工作质量,促进德育工作由单一化向社会化转变的根本途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工作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一切工作的核心,一位学生的德育的优劣可能会关系到他一生的命运。不重视德育的教育是没有远见的教育,也是危险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德育工作,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学校德育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3.更新德育内容 与时俱进转观念
除了坚持升国旗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主阵地外,教材中还可以注入一些“国学内容”——诸如:《论语》心得;《庄子》心得;或《弟子规》、《三字经》等,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必须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念,摒弃形式主义,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要针对学生情况,分层次地确定德育的内容和整体规划。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中小学阶段各年级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学生,有区别地进行德育教育。同时学校德育工作还要把创新意识融入其中,这样才能在德育整体教育上有所突破。在教育思想上体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教育要求上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在教育内容上从小到大,由此及彼,相互渗透,在教育方式上抓住主渠道,凸现主环节。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的心理健康环境
首先要抓校园文化建设——墙上标语、花坛里标牌标语要文明和谐;板报和宣传栏要多换,让学生“喜闻乐见”;“元旦、五四、六一”汇演要成为学生的舞台;这是心理的隐形教育,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优美的校園环境,丰富的文体活动,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其次要抓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师应成为心理医生,要有比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掌握理论武器。平时,教师要多与学生亲密接触,同学生一起谈谈话、唱唱歌、做做游戏、踢踢毽子、跳跳绳子、拔拔河,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近学生的心灵,解除师生间的心理屏障。总之,教师应以良好的形象,真正成为学生信赖的好朋友。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德育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灵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坚持不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学校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三个面向”的要求为指针,以创建一流教育为总体目标,以正确处理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为指导原则,把德育研究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才能使美德之花越开越艳,使民族之魂愈挫愈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