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袋鼠的翅膀:管窥澳大利亚陆军航空兵

2019-03-15选锋

兵器知识 2019年3期
关键词:黑鹰陆军中队

选锋

虽然在澳大利亚三军中敬陪末座,澳大利亚陆军却是其中作战经验最丰富的部队,澳陆军自1900年以来参与过多场世界性战事,于一战的加里波利战役和二战的北非战场上赢得了“坚韧强悍”的名声。当前,与澳陆军整体追求的小而精悍的格局相适应,澳大利亚陆军航空兵部队正努力维持着自己的战斗能力。

左:演习中实施战地机动的“黑鹰”机队 右:作训中的第6 航空团第171 中队的“黑鹰”28 Ordnance

实力总览

以“警惕”为部队座右铭的澳大利亚陆军航空兵成立于1968年,经过多年来的实力起伏,目前共装备有多个型号的120架直升机,分布在3个作战航空团和1个训练单位中。

自成立以来,澳大利亚陆航的战术定位便是为澳大利亚陆军及盟友的地面部队提供航空侦察、火力支援、空中机动及战场监视等保障,成为澳陆军在战场上的“翅膀”。

当前澳陆航的最高编制单位是陆军第16航空旅。该旅创立于2002年,系由当时澳陆军的航空支援大队和第1师的直属航空单位合并而成,总部位于布里斯班的加里波利基地。这个基地正是以一战中那场令澳军士兵伤亡惨重却又名声鹊起的战役为名的。

第16航空旅下辖第1、第5和第6航空团(AVN),各团分别以达尔文、汤斯维尔和霍尔斯沃西为基地。

位于達尔文的罗伯逊基地是第1航空团的所在地。这是澳陆航三个航空团中唯一具备战场攻击能力的单位,其下辖的第161和第162侦察中队全部装备着“虎”式武装侦察直升机。

第5航空团代表着澳陆军的旋翼运输能力,下辖的三个中队装备着两款直升机:A中队和B中队使用MRH-90,C中队装备CH-47F“支奴干”。

第6航空团下辖第171和第173中队,以在国内执行反恐任务为主。这是三个航空团中成立时间最晚的年轻单位,不过装备的却是澳陆航装备库中使用年限第二长的S-70“黑鹰”直升机。

澳陆航的训练单位不在第16航空旅的编制中,而是由澳大利亚陆军训练司令部直管,目前主要在布里斯班以西的奥凯陆航训练中心展开作训。而自今年开始,澳军开始尝试将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的直升机训练科目合二为一,目前澳陆航的训练单位已经开始使用位于新南威尔士南部海岸的“信天翁”海军机站为训练场。

在上述使用传统直升机的成建制单位之外,澳陆航也装备有无人机。陆军各部队配备有手抛式小型无人机,而由美国提供的RQ-7B“暗影200”战术无人机则集中于第20监视与目标获取团的第132无人机中队。

2015年CH-47F交付仪式场面

第1航空团:陆航之“虎”

第1航空团是澳陆航中最资深的部队,当其于1966年初创时,番号为第1师陆军航空团,在次年改为第1航空团这一更具“独立”感的番号。在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航空团都使用美制OH-58D“基奥瓦”侦察直升机,在战场上执行“非武装”侦察任务。

为了让自己兼具作战能力,澳陆航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寻求换代机型,最终于2001年选择了欧洲直升机公司(现为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研发的“虎”式武装直升机,以全面取代“基奥瓦”,从而成为继法国、德国和西班牙之后“虎”式直升机的第四个用户。

澳大利亚一共订购了22架“虎”式,除前4架自欧洲交运之外,其余都由欧洲直升机公司的子公司澳大利亚航空航天公司(现为空中客车集团澳大利亚太平洋公司)在布里斯班组装完成。

然而,在产生了一系列技术和可靠性问题后,“虎”式的交付过程并不顺利。最初2架在2004年12月即完成交付,而最后一架直到2012年12月才列装到位。而且由于技术保障方面的原因,澳陆航直到2016年4月才宣布第1航空团的第161和第162侦察中队终于全面形成了战斗力。正是由于上述情况,自1971年起就加入澳陆航的“基奥瓦”仍部分在役,要到2019年才会全部退役。

在“虎”式的多款型号中,澳陆航选择的是法国陆军航空兵版本的HAP型支援护送直升机,再适度做了几处技术变化以适应澳陆航“武装侦察直升机”的定位。定型后的澳洲“虎”式配备“海尔法”空地导弹、70毫米非制导火箭,以及机首下部炮塔中的30毫米口径航炮。

虽然从交付到列装再到具备战斗力历时甚久,但目前第1航空团已经进一步确立了自己在澳陆航中的重要地位。就像不久前澳大利亚陆军的一名发言人所说的那样,“第1航空团能够实现集中、分散和独立等不同角色的运作,兼具战地支援和指挥一支战斗群级别的多兵种部队的职能。”

第5航空团:空运单位

于1987年11月成立于汤斯维尔的第5航空团是澳陆航中的运输单位,和另外两个团的下辖单位使用数字番号不同,第5航空团的三个中队都以字母为序,分别为A、B、C中队。

自成立以来,第5航空团使用过多款运输直升机,最初是UH-1H“依洛魁”直升机,后来使用过S-70“黑鹰”,之后则转换为CH-47D、CH-47F和MRH-90多用途直升机。

外号“支奴干”的CH-47是一款经久耐用的运输直升机,澳陆航曾从美国引进6架CH-47D,后于2010年5月订购7架升级的CH-47F,并在2014至2016年间交付完毕。基于“支奴干”的可靠表现,澳大利亚在CH-47F交付期间便与美国国防部国防安全合作局(DSCA)达成一致意见,另行购买3架CH-47F。这3架亦已于2017年6月底交付完毕,使得第5航空团的“支奴干”装备架数达到了10架。

如果说性能可靠的CH-47F维系着澳陆航的空中移动、空中突击和航空医疗及后送等能力,那么另一款运输直升机MRH-90则颇令澳陆航感到尴尬。其实澳陆航对由欧洲直升机公司研发的MRH-90多用途直升机大为看好,表现在其一口气订购了47架之多。

然而与系出同门的“虎”式直升机一样,澳大利亚的MRH-90也遭遇了一系列技术和可靠性问题,不仅交付周期大为延长,而且这笔耗资巨大的交易项目在2012年被澳大利亚政府列入“重点考查对象”清单。被列入这一“清单”的通常都是令人失望、问题颇多的采购项目,因而也被认为是一份“羞耻”清单。

不过,尽管在换装机型过程中并不顺利,第5航空团在近年仍然积累了实战条件下的足够经验。自2003年2月起,这个航空团便成为澳军参与伊拉克行动的代表之一,其最初向伊拉克部署的是2架CH-47D,此后更从2006年3月开始定期向阿宫汗作季节性部署,这一海外行动于2013年年底才告结束。

澳大利亚陆军航空兵“虎”式武装直升机的座舱

澳大利亚陆军航空兵的MRH-90多用途直升机

第6航空团:“年轻”成员

组建于2008年3月1日的第6航空团是澳陆航中最年轻的部队,目前编有两个直升机单位:第171和第173航空中队。两个中队均以霍尔斯沃西的卢斯科姆比机场为基地,使用西科斯基S-70A-9“黑鷹”直升机。

对于第6航空团的战术定位,澳陆航有过如下表述:该航空团在同兵种合作、跨军兵种联合行动中具备为陆军常规部队和特种部队提供空中机动和战场支援的能力。同时,该团还负有挫败对澳大利亚本土的恐怖袭击,协助维护澳大利亚国境安全的重要使命。

尽管肩负的任务“高大上”,但是第6航空团所装备的却是已接近其职业生涯终点的“黑鹰”。S-70“黑鹰”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交付澳军使用的,后者分两批订购了53架,起初装备澳大利亚空军,后于1989年全部转交给澳陆航。目前,“黑鹰”是除“基奥瓦”之外澳陆航武库中最古老的机型,而在后者退役后,“黑鹰”就将是唯一的“老古董”了。

当然,澳陆航的“黑鹰”经过了多轮技术改进,目前在第6航空团第171和第173中队服役的33架均保持着不错的状态。其实澳军原本打算用MRH-90全面取代“黑鹰”,但是后者遭遇的麻烦已如前所述,所以“黑鹰”的计划退役时间也就只能一再推迟了(目前基本确定为2022年)。

谈到这一点,在第6航空团中负责技术保障的安德鲁·马修森少校多少有些无奈。“这是一种老化的飞机,我们需要在养护上非常小心才行,”他说,“目前这些飞机的表现非常好,但它毕竟已处于漫长服役期的末端,接下来出现高风险的机率还是比较大的。”

在直升机登陆舰上作训的澳陆航第5航空团

两栖发展

一直以来,澳大利亚军队都坚持小而精的发展路径。澳陆航虽然并非澳军各兵种中排在优先发展顺位的兵种,目前也正谋划下一阶段发展,希望继续保持足够的旋翼机作战和保障能力。

在近年发表的澳大利亚国防白皮书中,有关陆航的部分仍相当肯定CH-47F的价值,澳陆军希望通过保有这一机型的作战能力,来实现与美国陆军航空兵部队的共通性。而早些年准备投入在“虎”式直升机延寿保障计划中的资金已经遭到削减,预计将在2021年至2030年问对这一武装侦察直升机实施换代升级计划。据称AH-64E“阿帕奇”的当前或未来版本以及美国陆军的未来垂直起飞(FVL)项目,都在澳方考虑之列。

参与美澳联合军事演习的第5航空团的CH-47F

2018年的国防白皮书曾披露过一个涉及30亿澳元的项目,内容为在未来十年中部署一个“轻型直升机中队”。“这种新型直升机可能配备轻量化武装,具有多用途功能,同时可以由澳空军的C-17A运输机向热点地区进行快速部署。”按照设想,轻型直升机中队每次将向涉事地点投送3~4架直升机,以执行“小快灵”的作战任务。这应该是澳陆航下一阶段的转型方向之一。

由于国土四面环海,号称“南半球第一”的澳海军一直是澳大利亚三军中的“老大”。两艘28000吨的“堪培拉”级直升机船坞登陆舰“堪培拉”号和“阿德莱德”号的入役,便是近年来澳海军提升战斗力的大手笔代表作。而正是基于这两艘直升机登陆舰,澳陆航一直积极谋求两栖作战能力的努力开始产生效果。

尚在2015年,第5航空团A中队的MRH-90直升机便率先进驻“堪培拉”号,进行了密集的飞行试验,以探索陆航直升机与海军舰艇配合使用的可行性。2016年3月,第5航空团的一批直升机更是随“堪培拉”号前出斐济,参与对当地的飓风灾后救援行动。

在此成功基础上,该航空团的C中队亦派出CH-47F登上“阿德莱德”号,展开了一次历时7周的测试,“支奴干”在此期间进行了625次甲板起降作业。而自201 7年开始,第1航空团的“虎”式直升机也开始在“堪培拉”号上展开类似演练。

对此,澳大利亚海军少将斯图尔特·迈耶表示:“这些有益的尝试将有助于建立全面而持久的作战模式,帮助澳大利亚的两栖部队提升其机动作战能力。”而就澳陆航的角度来看,海军登陆舰相当于自己的力量倍增器,从而可以实现在远离本土地域的力量投射,而这一点无疑是澳大利亚的周边国家所需要密切注意的。

[编辑/行健]

猜你喜欢

黑鹰陆军中队
我为中队代言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黑鹰”坠落传奇
万花筒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五(5)中队
中国陆军司令外事“首秀”给了巴基斯坦
命运多舛的俄罗斯陆军总司令部
中队赞歌
美国“黑鹰”直升机在大学坠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