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行政法的时代记录 杨海坤

2019-03-15

浙江人大 2019年1期
关键词:行政法学行政法行政

我国以行政法为研究对象的行政法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与行政法制度完善及行政法治实践贴近。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法治中国,把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正如《当代中国行政法》一书中所指明的,“中国的依法治国之路即是法治政府之路”。

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责任感,《当代中国行政法》把中国行政法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反映在书中。例如第五章“当代行政法的历史发展”,概述了当今时代行政法发展的崭新发展内容和特点。尤其是行政行为作为当代行政法发展最活跃、最丰富的领域,该书增设了行政给付和行政救助,行政确认、行政登记与行政认证,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衔接,行政接管,行政应急等章,大大丰富和深化了对于行政行为的研究。可以说,该书对于行政行为概念内涵的丰富性、多样性、动态性、开放性有着很好的把握和阐述。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行政法学还处于恢复和初创时期,当时正如行政法学前驱所言,“中国行政法学还是一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在这样的情况下,认真学习并借鉴外国理论和制度是必要的,细细整理和收集前人的思想资料也是必须的,但是中国行政法学的建设归根结底不能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更不能简单照搬照抄。

本书的重要特色就在于立足现实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尽可能地完整地构建起中国行政法学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尽可能地在行政法学这个学科上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尽可能地体现出中国行政法学者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30多年来,中国行政法的立法成就最为显著,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立法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等大法就是其中的代表,《当代中国行政法》对于这些充满中国特色的行政法律进行了深刻全面的阐述,对其精髓做出了开掘;同时,当前中国行政法在行政组织、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监督、行政救济等各个领域都存在大量问题,面临巨大挑战,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挑战就是重要的机遇,《当代中国行政法》的作者们就在自觉回应诸多现实问题中推动了行政法学理论的全方位创新。

本书的明显优势还在于防止了行政法学研究碎片化的倾向,而是着眼于系统性、宏观性和整体性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日趋完善,表现在行政法治建设方面就是立足中国行政管理和监督方面的实践,全面揭示我国行政管理的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依法行政实践中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学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中國行政法学作为中国社会科学之组成部分,当然必须向其成熟化、体系化方向努力。本书可以说作了一次最勇敢、最全面的尝试,它力图对中国行政法学的发展与使命作出一个鸟瞰式、全景式的描述,其意义不仅为中国读者了解和运用行政法提供了百科全书式的阅读范本,而且在行政法学领域系统表达了中国行政法学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对于中国行政法学研究者今后进一步积极参与国际行政法学界话语体系构建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当代中国行政法》,应松年 主编,人民出版社2018年8月版)

猜你喜欢

行政法学行政法行政
行政学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法学的理论谱系
行政法上之不利类推禁止*——以一起登记收费案为例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行政法上的双重尊重
《行政法论丛》稿约
巴西行政法500年
当代中国警察行政法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的行政法学研究与实践——广西行政法学研究会2015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行政为先 GMC SA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