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待青春期异性交往,父母不妨淡定些

2019-03-15陈一筠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9年2期
关键词:磁场异性友情

陈一筠

孩子渐渐成长,步入了青春。这个时期自我意识增强,性别意识觉醒,但心理还远未成熟,人们常用青苹果一词来形容和代表……面对孩子的表现,很多父母会觉得难以适应、困惑重重。别担心,养育之路上,有专家陪你同行。

“我那12岁的女儿怎么就爱招惹隔壁的男孩儿呢?他们上学总约在一起,有时还互相打电话。父母应不应禁止他们来往?”一位母亲两次来电话询问。孩子和同学、邻居家的孩子甚至公共场所结识的同龄人玩耍时,如果对方是异性,就格外让孩子感到新鲜、欣喜、兴奋甚至难分难舍。从旁观察的父母,内心总有一种莫名的担忧。其实,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看,到达十一二岁的男孩女孩,开始体验异性之间的友情,是十分自然甚至是必须的。

那么,这种交往究竟有什么功能而使其成为“必须”的行动呢?

第一,娱悦身心,释放压力,放松神经,增进健康。

同龄的伙伴在一起谈天说地、遛马路逛公园,一道骑车兜风,郊游聚会,非常开心。如果这些活动有异性参与,那就更加开心。因为异性之间有自然吸引力,有“磁场效应”,大大增强了娱乐的效果。“男女搭配,干活儿不累”就是这个道理。在异性交往中,孩子们心旷神怡,学习上的压力减轻了,神经放松了,身心健康、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与生活,这是他们的需求,也是他们的权利。孩子并不是学习的机器、功课的奴隶。如果在某些娱乐场所,只见同一性别的人群,那该是多么单调和枯燥?这就是万物皆有“阴阳和谐之美”的道理。现代社会几乎都取消了男女分校的制度,也有这层含义。

第二,孩子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异性友情不可或缺。

当女孩来月经、男孩开始遗精,从生理上表明了孩子的性成熟。细心的父母可以观察到,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在对异性家长的态度、表情、言行上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个过程不可持续太久,需要尽快让孩子的性别磁场指向从异性家长转向同龄同辈的异性,这是青春期社会化的一个特殊环节,可称“第二断乳期”或“心理断乳期”。如果一个男孩或一个女孩迟迟不能完成“第二断乳期”,他或她将会在与异性的交往中遇到困难或在将来的恋爱择偶乃至婚姻中受到挫折。其次,两个性别从少男少女时期的自然接触开始交往,一边认识异性世界,一边认识自己,知己知彼,增强与异性相处的自信、自尊感和相互悦纳、尊重、平等的观念,为将来与终身伴侣结合并和谐地相处,做好远期准备。这对现代婚姻的幸福和家庭生活的美满,也是不可缺少的。

第三,解除心理困扰,实施情感救助,有助于维护青春期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患。

青少年时期是容易产生烦恼情绪和心理失衡的階段。此时,父母往往忽视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烦恼,难以走进孩子的心扉;老师则多半关注学生的学习和一般行为表现。而此时最敏感地察觉同伴心理烦恼的,往往是某位与其相好的异性,于是他或她带着“磁场”效力去安抚对方,特别有效。这种异性交往不可能持久,但充当了心理医生或心理辅导员的角色,避免了孩子们从一般的情绪困扰转而成为心理障碍,也可预防心理障碍发展成为心理疾病。作为父母和老师,千万不应以“搞对象”之类的心理暗示,造成这种本应是短暂的情谊被强化为长久的心理依赖甚至终身的承诺,那反而会束缚或误导了孩子。

总之,家长和老师在认真分析和读懂了少男少女友情的性质和功能之后,就应该转变观念和态度,从封杀、堵截到疏导、关心,并与孩子坦诚地讨论。前者会造成“逆反”甚至弄假成真,后者才会使青春友情发挥积极功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人格健全,将来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猜你喜欢

磁场异性友情
友情也需要及时“修补”
异性齿轮大赏
友情
友情
分析磁场应试中的四个易错点
磁场的性质和描述检测题
2016年春季性感磁场
你有让异性心动的本领吗
外教新词堂
野外徒步旅行的导航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