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四节气内涵的当代解读

2019-03-15杨萍王邦中邓京勉

关键词:节气古人气候

■ 杨萍 王邦中 邓京勉

通过对天象的研究,古人在2000年前就已经明白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原理,这比15世纪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早了一千多年。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科学史上一个辉煌成就,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种对时间的认知体系被赞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于2016年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农业气候学发展及农业技术的快速更新,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指导功能有所减弱,不少人对二十四节气的认知逐渐模糊甚至曲解。事实上,二十四节气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古人先进的科学思想以及适应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其内涵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和含义。

1 二十四节气的建立过程

人们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来源于对自然现象运动和变化的长期思考和积累,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帝王就非常重视天文农时的观测和记录,《尚书·尧典》已经出现“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记载,对应着现代的二分二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个重要的节气,山西襄汾陶寺古观象台的发现,进一步印证了《尚书·尧典》“历象日月,敬授人时”的记载。公元前7世纪中国古人就开始采用“立竿侧影”的方法来判断太阳影子的移动状况,竿影长度的变化是古人测量二十四节气的重要依据,河南登封市遗存的古观象台就是周朝时期周公“垒土为圭,立木为表,测日影,正地中、定四时”的地方,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古人利用圭表测日影的文字记载。

夏历先书《夏小正》被认为是我国最早记录节气以及物候变化的里程碑式的文字,所记载的内容和观察的范围是后来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基础,其中依据天象位置记载的物候变化,与现代七十二候的很多内容相近,该书的出现体现了中国古人对星辰尤其是北斗的变化规律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记录周朝大事的《逸周书》一书,明确了中气在每个月中的使用顺序,战国末期《吕氏春秋》除了明确提到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还记载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共计八个节气。不难发现,古人早期观察天象、记录自然、创新观测方法的过程为后面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奠定了科学合理的前期基础。

经过长期积累,汉朝建立后,中国结束了长期战乱局面,西汉淮南王刘安召集大量文人墨客创作《淮南子》,其中有一卷《天文训》,详细列出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与现代二十四节气完全相同的记录。该书详细地介绍了节气推算的方法和节气的有关内容,论述了天地日月、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生成,以及对人类和社会生活秩序与农业生产的影响。公元前104年,由邓平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为立法,进一步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学地位。

2 二十四节气内涵的当代解读

2.1 科学性

二十四节气体现中国古人超前的日地关系认知水平。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在多个领域中科学认识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中国古人对气候、天文、农业等领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中国古代的农业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相应地,对气候的认识客观上看在当时也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因为在人类尚未具备生产力的原始时期,只能够是对气候的本能适应,不太可能产生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认识,对气候的认知必然是与农业、畜牧业等密切相关的。中国作为典型的季风区,季节变化是季风区域最重要的气候现象,它决定着农事安排和收获成败。二十四节气中的“二分二至”客观反映出了一年的四季变化,其形成与太阳照射地球的时间长短相关,正是因为古人能够正确地认识季节,才能提出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气概念。此外,中国古人在天文学上的造诣超越了同一时期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各大诸侯国都热衷进行天象研究的热潮,通过对天象的研究,古人在2000年前就已经明白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原理,这比15世纪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早了一千多年,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在日地关系的认知上也是远远超出时代的。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中国古人在多个领域上超前的科学认知水平。

二十四节气体现对农业生产的科学指示作用。在农业发展初期,由于人们对气候的认知水平不足,只能够利用自然条件最为优越的地方开展农事活动,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人们除了能够进一步利用更先进的工具扩大耕地、提高产量,也有力量更深入地认知气候并分析农事活动和气候之间存在的联系。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这四个节气都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节气。惊蛰说明土地解冻,天气转暖,冬眠生物要开始出土活动;清明是景象清新、草木繁盛的象征,除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农谚外,中国还有踏青扫墓的习俗;小满说明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已经开始饱满,在中国的南方,已经进入了夏收夏种的季节;芒种表示大麦、小麦、蚕豌豆等有芒作物已达到成熟期,这个时期也是晚稻插秧和晚谷、黍稷等播种最忙的时候。这些表征物候的节气都说明中国当时的农业已经高度发达,因而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气候知识也趋向了系统、详细和科学。

二十四节气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气候学的发展高度。中国隶属于季风区域,季风变化是中国最重要的气候特征,决定着农业活动的日程和收获成败。从《诗经》开始,已经体现了中国古人对气候的认识和感受,战国时期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一书中的《十二纪》记录了各个月份正常气候和异常气候适宜的各项活动以及气候对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这些记录和书籍都是二十四节气最后完整提出的前期基础。到汉代,古人已经完全确定了二十四个节气的具体名称以及内涵,并沿用至今。二十四节气能够维持长久的生命力,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古人对气候学认识的高度和深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气候学的发展水平和高度,其科学性不言而喻。

2.2 社会性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社会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中国有十分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最早的农业出现在山区或者高低边沿,体现了人们生产力不足和对自然条件抗争力的不足,随着农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农业开始向平原地区发展,平原土地利用越来越大,游耕农业向定地农业的转变,迫使中国古人不断总结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促进农产品的收成,于是开始出现农时。如《诗·豳风·七月》就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农事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工具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生产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农事季节有了更多的认识,《吕氏春秋》《淮南子》对二十四节气的记录逐渐成熟和更加准确。此外,古人利用二十四节气进行“测天占候”,总结归纳出的一系列谚语对农事活动进行预警,大大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减少了经济损失。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对气候、农时、历法的认识伴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地提升,也反映出了中国作为农耕大国,在古代是高度发达和具有先进水平的。

二十四节气对社会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如在建筑领域,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祭祀建筑领域的设计思路,不同节气的清燥与湿浊程度不同,建筑材料的选取材料也会不同,如《淮南子·天文训》记载:“阴气极,则北至北极,下至黄泉,故不可以凿地穿井,阳气极,以夷丘上屋。”表达了在环境不一样的节气下,所能从事的建筑工作也不同;二十四节气还影响着中国古人的饮食养生理念,唐代在不同节令人们准备不同的饮食,以康健体魄;古代中医也很注重具有转折意义的节气,因为节气更替时对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影响很大,如二至、二分等可使很多重病患者死亡。此外,在茶道、服装等很多领域,都能够看到二十四节气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的生态观对现代社会仍具启示意义。二十四节气作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充分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对自然生态的重视,折射出他们朴实的生态观。流传至今的大量民谚都能看出中国劳动人民观察自然生态的用心,饱含着中国古代人们敬畏自然的生态意识。除了对自然的敬畏,古人一直尝试和自然融合,和自然对话。以柳树为例,柳能预示清明时节的季节交替,传统习俗“清明插柳”就反映了人们将柳树作为精神寄托和情感寄托,同时也传递着古人与自然对话的愿望,体现了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生态观。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表达了人们应该掌握、利用自然规律而加以运用的观念。二十四节气提倡努力观察自然规律,并能够趋利避害、让自然规律为我所用的生态意识,这些对自然生态的理解和认识,对现代社会人们加强生态意识仍具有很多的启示作用。

2.3 文化性

从诗词曲赋看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底蕴。古代诗词曲赋中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作品不胜枚举,这是因为节气的变化更容易引发古代诗人独特的情怀和感悟。形成于春秋时期的《诗经》中《七月》展现了古代农民在一年二十四节气变化过程中的农事活动,如“春日载阳,鸟鸣仓庚庾”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之景象。自汉代二十四节气完整提出以后,随着其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利用二十四节气抒发情怀的各类作品也越来越多。如白居易在“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中写道“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其描述丰富而富有情感,展现二十四节气与美好生活的关系。二十四节气在古代中国已不仅仅是指导农事活动的时令口诀,而具有其特定的文学属性。

从传统节日看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传承。所谓节日,是历法的岁时周期(一年365天)中的一些具有特殊意义和标志性的日子,按照习俗和传统在这些日子里要进行某些特定的民俗活动,赋予时间以特定的节律和周期。中国长期以来处于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中, 其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体现出农耕文明的社会特征,故以节气为代表的农耕历法自古就是节日设置的核心。在古时,夏至、冬至也是重要的节日,被称为“夏节”和“冬节”。古代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自汉代起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放假五天至七天,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人们在重要节气时候的庆祝活动所体现出的已不仅仅是对二十四节气的季节变化认知,而是演变成了一种社会性的民俗活动,对这种民俗文化的传承也从侧面展现了二十四节气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符号。

从国际传播看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交融。二十四节气由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对农业生产及相关领域的有效指导,在东亚季风气候区的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家得到广泛传播。二十四节气在隋唐时期传入日本,至今有1300多年。日语表达二十四节气的48个汉字和汉语完全相同,日本还根据本国气候的实际特点,增加了一些独特的节气,比如八十八夜、土用、入梅等,被统称为“杂节”。和食文化的源泉即对二十四节气的独特理解和习俗传承。韩国的二十四节气的汉字名称与中国完全相同。古代的朝鲜各个王朝以农业生产为主,按照我国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生产,《七政算内篇》《七政算外篇》解决了与中国农时的差异。越南至今流传着关于清明的诗歌,在霜降节期间当地侬族也会积极参加当地的贸易活动,购买生活用具。正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与贸易交流,为二十四节气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可能。

3 小结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二十四节气从黄河流域扩展到中国各个地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劳动人民根据当地特点,对二十四节气进行地域性改良,使其具有了强大生命力,具有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适应性。从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中能够看到,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对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生态观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多启示和借鉴意义。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敬畏、继承和创新,并与时代发展特点相结合,并合理地加以利用,必然能够更好地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深入阅读

陈立浩, 范高庆, 苏鹅程, 2008. 黎族文学概览. 海南: 海南出版社.

崔玉霞, 2009. 二十四节气中的文化底蕴. 农业考古, (3): 162-166.

韩养民, 郭兴文, 1987. 中国古代节日风俗.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王修筑, 2013. 中华二十四节气(第二版). 北京: 气象出版社.

王振鸿, 1982. 二十四节气的气候意义. 南京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 35-44.

吴文瀚, 2016. 中原农耕文明背景下传统仪式与节日文化的现代性表达研究. 学习论坛, (4): 51-55.

吴晓雪, 2016. 从清明插柳看我国传统生态观. 绿色科技, 19(10):120-122.

徐旺生, 2016.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古今农业, (4): 118-119.

杨琳, 2000.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张勃, 2007. 清明作为独立节日在唐代的兴起. 民俗研究, (1): 169-181.

张苏, 曹幸穗, 2015. 节气与农业:不知四时,失国之基. 农村农业农民, (9A): 59-60.

周红, 2015. 二十四节气与现代文明传承的现实意义研究.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32(3): 90-96.

猜你喜欢

节气古人气候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