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早期青绿山水画色彩的形成

2019-03-15赵明洋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青绿山水画山水

赵明洋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471000)

现有文献表明,我国学界对中国青绿山水画颜色的概念的理解并未达成一致。何谓青?何谓青绿?何谓金碧?各个历史时期的学者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画史上对中国青绿山水画的研究著述虽然不多,但是随着美术界对中国传统绘画研究的深入,已有画家和学者逐渐开始重视中国青绿山水画的研究,特别是在青绿山水的色彩、样式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了一些有益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1-9]。这是我国文化繁荣的表现,这些成果必将推动中国青山绿水画色彩形成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

1 中国早期青绿山水画概述

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绘画之事便盛行起来,山水、人物、鸟兽皆已入画。山水画大约肇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顾恺之的画作、北朝的敦煌莫高窟壁画等出现了青绿山水画的影踪,只是此时的绘画艺术受当时文化背景的影响,仍呈现“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10]14的画面特点,对青绿山水主题的刻画略显稚气拙笨,不够精致。

青绿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的原生状态,是以石青、石绿为主色调的一个画种。画面大多格调雅致,庄重富丽,呈现大气磅礴的特点。一般而言,中国青绿山水画大致可以被划分为大青绿、小青绿和金碧山水三大类。大青绿以矿物质石青、石绿为颜料,多用画笔勾勒出画面轮廓,尽量少用皴笔,着色也尽量浓重,意在强调装饰性效果。而小青绿则更强调笔墨的表现手法,在传统水墨淡彩的基础上施以石青、石绿颜料,最终实现墨不妨色、色不碍墨。在大青绿山水画的基础上勾勒金色,则谓之金碧山水画。这种泥金色一般用于勾染山廓、石纹、坡脚、沙嘴、彩霞、宫殿楼阁等建筑物,以强烈的装饰性作用表现画面的明艳,使整幅画呈现出粲然严整、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这也是早期青绿山水最显著的特征。

隋朝著名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是至今传世的经典之作,开创了青绿山水画的先河。画家驾轻就熟,用青绿着重山水,用泥金描绘山脚,用赭石填染树干,色彩运用娴熟得当,表明青绿山水画已经趋向成熟。及至唐宋时期,尤其是自宋代以来,中国的青绿山水画家在勾线之后,更多的则是采用以色平涂。随着熟绢被引入绘画,青绿山水画的表现手法更为丰富。虽然熟绢的材质、性能无法达到纸质特有的色彩迅速晕染的效果,但更适于色的平涂,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画面的质感和厚重感。这样,随着新的绘材的介入,熟绢特有的材质特性、新的施色方法及其产生的特殊效果等使得青绿山水画焕发生机,具备了更加强烈的装饰效果。时至今日,仍有许多画家喜欢在熟绢上作画,乐此不疲。

2 中国早期青绿山水画色彩的形成与发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发展脉络,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中国传统绘画历史悠久,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伟大的画家、理论家。与西方常常以流派梳理绘画发展脉络的理论相比,我国传统上更倾向于对艺术的追根溯源。

2017年9月15日至12月15日,为期3个月的《千里江山——历代青山绿水》画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以《千里江山图》为代表的诸多青山绿水画作展示了中国青山绿水绘画的发展历程。

中国早期青山绿水画作品,除典籍著录之外,在西部地区佛教绘画艺术中可见实物。从早期的龟兹地区石窟、洞穴壁画到至今保存完好的敦煌壁画,都能探寻到青绿山水画存在过的痕迹,而从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就能非常清晰地发现与早期西域青绿山水相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它们的山水元素都是作为人物、故事的背景而存在的。

在中国画史上,早期绘画多是为了施以教化,故而山水曾一度只是人物画的“布景”。山水画从幕后走到台前,大约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士人阶层的逐渐壮大,他们的哲学思想、艺术审美需要有所寄托,于是山水画便成了文人与画家的寄情之所,品鉴山水画的要旨自然就成了人化的自然。青绿山水画作为山水画的一种,自然被赋予人格,以青山绿水的形象来概括表达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不得不说是“囊括万殊,裁成一相”(唐·张怀瓘《书议》)。

现存最早的青绿山水画是隋代的《游春图》,这幅由展子虔所创作的卷轴山水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代表了青绿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展子虔亦被后世称为唐画之祖。唐代画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转述李嗣真的评价说“动笔形似,画外有情”[10]74,明詹景凤评展子虔与其《游春图》为开青绿山水之源。及至唐代,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人物是“大小李将军”。大将军李思训师从展子虔,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金碧山水,张彦远称他为唐代山水第一人。李思训所作青绿山水打破了旧态,其画作以富于变化的勾斫表现山石结构,再填入青绿重彩,开青绿山水之大青绿风格,画面贵气十足,富丽堂皇。

山水画发展到唐宋时期,一度达到顶峰,随后呈现日渐式微的态势。到了天才艺术家宋徽宗一朝,画坛已经几百年不见成熟的大青绿山水作品了。在徽宗有意复兴大青绿时,一位天才少年闯入了徽宗的视野,他就是王希孟。正是这位天才少年在徽宗的授意与指导下,创作了青绿山水画史上的又一标志性作品——《千里江山图》。

及至南宋,画坛水墨、青绿并举,青绿山水大家当推宗室之赵伯驹、赵伯骕兄弟二人。从赵伯骕所作《万松金阙图》可以窥见南宋青绿山水之体貌。

元代艺术在“复古”的大潮中推陈出新,青绿山水画继承发展了宋代的技法和审美,画中的文人意趣也日渐浓厚,这都促使元代青绿山水在画史上独树一帜。元初的两位大家钱选和赵孟頫为青绿山水画在新时代的变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赵孟頫在元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正是他在元代书坛、画坛上掀起了“复古”运动的高潮。钱选所作之青绿山水有两种风格,一为少勾皴、赋色艳丽的传统青绿山水,如《山居图》《幽居图》。还有一类是以水墨皴染为主,设色清淡,为水墨淡彩山水,代表作有《浮玉山居图》。此类风格对后来的“元四家”画风的形成影响深远。总之,无论是画哪一种风格的青绿山水,钱选都在创作时加入了文人的笔墨意趣和情愫,不俗不艳,自成一章,为同时代乃至后世青绿山水画的创作树立了新的典范。从传世的元代其他青绿山水作品来看,其风格、画意都多少受到了赵、钱二人的影响。

到了明代,社会发展较为多元,青绿山水的发展也显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青绿山水画家的出身、风格类型和艺术思想都不尽相同。他们将青绿山水与文人墨笔山水进一步融合,使得青绿山水之审美意趣更趋多元化。仇英集众家之长,独出心裁地将当时流行的院体画技法与中国传统青绿山水技法巧妙融合,既有创新,又不失传统笔墨意趣,开一时青绿山水绘画之新风尚。及至晚明,以董其昌为首的一批立志求新的艺术家更是不甘寂寞,他们锐意改革,在求新、求变、求奇的同时,又不失对传统技法的传承,为青绿山水画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和视角,以致后来吸引了清初诸多著名画家的竞相追捧和模仿,始于明代的新派青绿山水也由此真正走上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早期的中国青绿山水与传统的笔墨山水系统,二者虽然同为山水画,却因赋彩、笔法、画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双方既有融通,也有分歧,最终还是分道扬镳,并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分流入海,成为两座遥向对望的艺术高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代的绘画艺术家们更加锐意进取,他们一方面比较传统山水画与青绿山水画的优劣长短,既从传统山水绘画中寻找、发掘、汲取营养,同时又尽量用色的优势来弥补墨的不足,把水墨的博大精神赋予色彩,将色彩的装饰性与墨的写意性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让色彩实现自身的超越,最终实现色彩与水墨的融合转换和相得益彰。换句话说,当代山水画家在借用青绿表现创新的同时,又恰当地实现了青绿色彩的写意性改变,将色彩的表现升华到了与水墨同等的理论层次和精神高度。这样,色彩就超越了自身的物理属性,实现了情感的尽情宣泄和质的飞越,最终使得山水精神得以升华和无限放大。

3 青绿山水画色彩的影响因素

青绿山水画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特点、艺术环境及人文传统。通过对青绿山水画发展脉络的梳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中国青绿山水色彩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3.1 中国早期的色彩观

色彩是绘画的语言及灵魂。中国的早期文学对于色彩的象征意义多有论述,用色彩的符号表达特有的时空意识,借色传情,以情感化了的色彩融入意境。传统的中国五行色早在战国及秦汉时期就已成熟,并自成体系,是真正未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本土色彩体系。早期的基本色彩观对于早期青绿山水画的形成与发展至关重要,那种对色彩的看重显然为青山绿水画的出现做了充足的准备。

3.2 传统宗教文化

中国长期并行着儒、释、道三种宗教形态。表现在色彩观上,儒家的色彩观偏向伦理性,道家的色彩观偏向于玄学,而释家即佛教的色彩观则有美学思想象征性的特点。这些观念无不影响着早期的青绿山水画。

具体而言,儒家把黄、赤、青、白、黑五种颜色视为正色,象征尊贵,而把别的颜色视为间色(即贱色),为不正之色。尽善尽美的审美要求及为政以德的伦理要求使得大儒孔子的色彩观表露出纯静之美,进而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的色彩观。而“五色令人目盲,五声令人耳聋”则是尊崇知白守黑、见素抱扑的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的想法,他把画山水与观山水画视为一种体道、味道的行为。儒家和道家的色彩观均对中国早期青山绿水画色彩影响深远。而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佛教的色彩美学有其自身特质,既有其象征性的一面,同时也有装饰与自然性模拟的一面,最典型的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的“色”包括了一切表象。众所周知,白色在佛教中是正色,象征极乐世界。然而,早期的山水画出现在佛教的壁画中则多是着青绿等重色,以加强装饰效果。佛教璧画的重彩浓墨同样对中国色彩观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在绘画中引出了一个新的画种,即青绿山水画。

3.3 统治阶级的需要与引导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早期的中国,上层建筑具体表现为以皇室为代表的统治阶级,他们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支配和影响着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当然也包括绘画艺术中色彩的应用。纵观历史,在朝代的更迭中始终离不开颜色这种特殊符号。换句话说,历史的进程多是由色彩显示,朝代的更迭由色彩来表示,天或神的意志皆由色彩昭示天下,色彩就成了沟通人、神、天的方式。譬如当权阶层的服饰颜色就代表了特殊含义和象征。基于对色彩重要性的需要和把握,统治阶级纷纷以色彩演绎自己的学说和身份。然而,在绘画色彩的取舍上,历代画家也有自己的审美情趣。随着一部分人意识到赋色的最高原则就是模仿自然山水景色,早期青绿山水画最终得以以青绿的形式出现,并在此后渐趋成熟,这也是一直历史的必然。

4 结语

艺术是物质与精神相互融合的产物,它不可能脱离社会文化背景而独立存在。作为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门类,中国早期山水画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历史,它的色彩的形成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对中国山水画色彩的深入研究,既可以了解中国青绿山水色彩产生的时代背景,又能更好地完成色彩语言的传承。由此看来,中国早期青绿山水画色彩的起源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猜你喜欢

青绿山水画山水
山河间的一抹青绿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爱在一湖山水间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山水之间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一处山水一首诗
《山水》
凡设青绿 体要严重 气要轻清 青绿山水画法探源
仿古脱古 清代青绿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