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元素在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9-03-15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扬州225000

安徽建筑 2019年1期
关键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李 阳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二战结束后,西欧建筑破碎不堪,人们急需快速恢复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面貌,以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人的设计建造风格为趋势,形成了倡导新材料、新结构,摆脱落后不符合时代需求的建筑样式,强调建筑功能性、经济性的现代主义思潮。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形式的广泛应用,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不再满足单一的、乏味的几何式建筑形式,随之在美国和西欧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发源地,不断出现怀疑、修正的声音。新经济革命形式更是助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的分歧和离散,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以学派的形式反对和批评现有建筑观点和风格,并逐渐开始追求装饰性,交互性,提倡多元化,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并戏剧性的在已有的古典元素基础上革旧鼎新,反对纯粹古典主义装饰、现在主义传统,诸如“比喻性的古典主义”“解构主义”“地域现代主义”等多种流派共存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浪潮。

1 传统元素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关系

首先、传统元素是后现代建筑设计中形式融合的技法派体现。无论后现代主义中的任何一个流派追求的是一种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历史的唯物主义。这种意识形态摆脱了广义上的现代主义建筑教条束缚,创造性的将传统概念和地方显性元素通过装饰性来表现。主要是利用抽象曲线和非概念为主,以及植物茎体、昆虫、翅膀以及自然界传统生态美、约束的形体图案、古典的拱券等等传统元素,体现在装饰墙面、基础构件、软装搭配上。在建筑形式创作时,在满足现在主义建筑功能性的基础上,形式上突破现代主义语言单一标准的风格,在材料美学应用上,更加合理地表达了地域文化、古典艺术,将建筑趋势引向多元化风格。

其次,后现代主义建筑与传统元素在建筑整体中体现相互性。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原则,批评指出现代建筑师对工业材料革新、形式语言的创造过于热情,而忘了提醒自己应是“保持传统的专家”。提出的建议有“适当的使用传统部件元素和引进尖端技术组建整合成独特的总体”、“约束与创造性的去融入几何建筑”,主张汲取民间装饰艺术的技法,慢慢演绎成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本创作方法和原则。建筑传统文化的再次复兴一定程度上借助于现代主义核心上的弊端,两者相互借鉴,其形式是含糊的、不确定的,颠覆了“形式”的形式化,当然摆脱样式的约束,不可能意味着创新就是从现存的传统元素中采用拿来主义。观念上可以得出后现代主义设计其实诠释着是一种复杂而又不失优雅姿态,反形式而又不功利艺术,吸收可结合的传统建筑元素而又不限制自由,从而进行折中处理的后现代主义符号,是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一种新认识,是多种艺术衍生之中而又不失历史的唯物性与传统文化。

2 传统元素在后现代主义建筑上的应用

从现代主义到百家争鸣,从建筑形式到装饰设计,人类建筑文明的延续与发展都伴随着时代因素的转换而革新表现方式,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元素定位亦是如此。典型的有1976年,位于美国奥伯林学院艾伦博物馆的扩建工程,在保护原有风貌基础上,新建筑的造型和旧址保持一致,装饰的技法采用传统文案隐喻,在空间结构统一上安置了一根古典的变形木制柱,传统的非传统组合。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约翰逊在1984年建成的美国电话电报大楼,整体呈方形体块,结构上沿用现代主义,但形式上采用折中主义,建筑外表采用石头样式,古典的拱券,顶部由开个圆形缺口三角山墙构成,并在公共门厅中央处矗立着巨大的太阳神雕像。同样密斯设计的塔斯坎和劳伦仙住宅包括两幢小住宅,在功能主义和机械美学的基础上也采用不对称的古典柱式,运用一系列的传统元素折中处理来摆脱现代主义的魔咒。作为后现代主义建筑杰出大师,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将象征性、隐喻性的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在现代建筑美学上运用的恰到好处。结构上用现代的钢结构和木作构架取代传统部件,屋顶引于苏州传统石屋坡顶与现代玻璃顶结合的几何屋顶,装饰上主馆的白色粉墙,灰色小青瓦坡,取代顶和窗框的灰色花岗岩等等。2018年对外开放的罗马现代博物馆围绕奥古斯坦城墙旧址设计,建立艺术走廊并在中庭位置保留着古罗马时代喷泉圣殿的门廊框架,与旧址形成呼应。装饰立面上的柔软布料起源于罗马传统宽外袍,外观是罗马传统艺术马赛克与现代科技融合成的外围构件方形玻璃板,屋顶采用绿色设计。索玛亚博物馆的设计使用了独特的弧形钢柱,和复杂的几何体、雕塑般外形一并整合到建筑外壳中。越南Nocenco咖啡厅突破陈旧的欧式风格整合地域因素进行改造,洞穴状的空间序列打破建筑自身的约束,屋顶的穹顶结构与原有的布局相得益彰,形成一个绝妙的取景框,并用当地传统的竹子作为建筑覆盖材料,将钢筋混凝土优雅的包裹起来,与周边环境有机的统一起来。

3 传统元素在后现代主义建筑上的不足

丹下健三认为“完全的地域主义和传统拼贴在当下设计潮流中是低级趣味的”,当然,实现传统元素与建筑设计的辩证统一成为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们的一大难题。古典主义的艺术范畴在后现代建筑中得到了象征性地诠释,并赋予了外部色彩与建筑语言,在静态样式中具备动态的认知感,元素的贴合性在环境视角下被无限放大,故而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的关联性被重新确立,装饰作用在多元价值体系下得以再生根基。但其本身固有属性也存在许多争议和反思的地方。

①从现有的建筑设计来看,设计师们仅仅是将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标准化。建筑就是精确体量下建筑,难与周围的环境有关联性,独善其身,其现代主义信息愈加隐匿,没有赋予更多的传统语义,“为形式而形式”虽然是创造的的切入点,但是元素与建筑风格的失衡会导致后现代主义传统遭到扼杀,再次回到建筑冷漠的旧轨上。

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只注重形式主义和记忆重现。表现出的样态没有深层发展,环境、建筑、空间、装饰各要素在传统美学演绎上没有转化成审美价值,所谓的人物结合也简单的归于拼贴、植入,建筑的可识别性停留在在外观和材质上玩些花样,没有完全捕捉到人文、历史、生态、这些可关联的文化因子,缺乏软性设计,建筑并没有融入到文化肌理中去。

③后现代主义有些建筑过于集中在形式、装饰、象征、隐喻等方面,反而丢失了现在主义最为擅长的功能性、经济性,科学性,没有和普世的建筑理念相协调,出现了畸形化,缺乏积极融合最新技术材料,生态文化和空间设计,丢失了建筑的使用基要、固有属性,建筑活力没有及时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④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地域化后缺乏正确的、理性的评判标准和创造思想,缺乏张力与秩序,没有系统的去挖掘,融合地方传统特色。建筑与地方的矛盾性、运动性没有反映在构建的规则上,空间的场所感是孤立的,只是宣扬主观随意性,随意狂热,拿来主义建筑实际上是对地方主义建筑的戏弄,更是对传统元素进行涵义的挑战。

4 结语

虽然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潮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对于建筑美学下的传统因素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但是其装饰性、多元化、地域复合型符合当下的人情味,以传统元素,生态自然为载体意境建筑内涵迎合了新时代世界建筑设计需求和人们的艺术评鉴,并为世界建筑文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成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节奏的重要节拍器。

猜你喜欢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建筑设计的困惑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