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府”复兴记一个组工干部的回乡观察
2019-03-15左亓
左亓
早听说老家梅城镇成了“网红打卡地”,春节回乡我慕名而去,在“雉堞半作梅花形”的城墙上,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古城,听着市井巷尾“重振古城雄风”的热议,着实感受到“千年古府”日渐强劲的脉搏!
忆往昔:一座千年州府的兴衰
梅城地处钱塘江流域中段,扼三江(新安江、兰江、富春江)、接五州(婺、衢、严、徽、杭)、连三省(浙、皖、赣),在水运时代独占风景。三国时置县,唐代设州治,此后一直是州府、路、专署所在地,列杭、嘉、湖之后居全省第四位,绵延1300多年。盛时的梅城,江面百帆隐隐,码头千车辚辚,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城楼牌坊鳞次栉比,好一座山水如画、名士辈出、物产丰饶、商贾云集的水路重埠。
“从父辈印象里的‘中型城市’到我们记忆中的‘江边小城’,再到‘90后’、‘00后’眼里的‘新农村’,心理落差很大。”一位“80后”梅城人告诉我。外部环境的巨大变迁,陆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加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安江、富春江两座水电站建成,导致梅城承担的水运功能急剧衰落,昔日黄金水道宽阔的江面从此难觅几点帆影,只有月明风清的夜晚能见依稀渔火。区位优势的丧失,让梅城由开放转向闭塞;经济功能的衰退,让梅城从集聚走向萧条。1959年行署撤销,几年内经历县、区、镇急剧嬗变,一路滑向“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境地,州府之名从此消亡,梅城人悲叹:千年州府哪里寻?
看今朝:新时代的梅城“活”了
走在城里的老街上,感到古城与过去既一样,又不一样。三江口烟波浩渺,乌龙山群峰点翠依旧美丽,双塔凌云、九井储清等“严陵八景”依旧动人。城中牌坊、古宅、城墙、老街“包浆”日益厚重。古井旁妇女汲水洗衣,谈论家长里短,沿街居民家门前的煤炉上放着茶壶或炖年菜的砂锅……古城风景依旧、底蕴依旧。城外三江口建起了绿道,江对岸旅游度假区初见规模。城里工地多了不少,有老建筑的修缮、危旧房的拆除,也有玉带河的文物挖掘考古。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多的是新春出行的游客。街边小吃店老板娘使劲炒着年糕和粉干,油锅里炸着油墩儿和菠菜鸡蛋粿,动作麻利却依旧供不应求。古城之前的萧条和没落似乎一扫而光,古城新添了人气、新增了生气。
决定梅城历史兴衰的因素并没有显著改变,为何能“枯木逢春”呢?问题抛出,当地小伙伴的答案倒是一致:梅城赶上了好机遇,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个“天时”是好时代、好政策。新时代里讲求新发展,环境、历史和文化变成了新禀赋,“两山理念”打开了发展新路径。省委在美丽乡村建设结出累累硕果的基础上,着力推进美丽城镇建设。车书记作出梅城要“打造新时代美丽城镇,再现‘千年古府’新面貌”的重要批示,梅城复兴迎来了历史机遇。这个“地利”是底子厚、保护好。千年州府积淀了深厚底蕴,急剧衰退锁住了古城形态,实力不济避免了“推倒重来”的冲动,当地人浓重的“梅城心结”提供了高质量的保护。这些主动、被动的因素使得梅城成为长三角唯一一座州府规制清晰、街巷肌理完整、历史文脉可循、历史遗迹丰富的活态古城。这个“人和”是共识强、理念优。市、县、镇三级积极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站在更高层面,统筹更多资源,投入更多力量,凝聚了更广泛的共识。尤为可贵的是,在古城复兴的喧嚣热闹前,决策者积极而理性,科学把握“城与乡、老与新、破与立、建与惠、统与分”五种关系,防止政绩冲动、短期行为、粗糙模仿,这是对历史负责,也是梅城之幸!
梅城古城
展未来:城“活”了,要有“魂”才能兴
梅城被“救活”是一个美好的开端,但复活容易复兴难。复兴追求的是人与环境(历史、文化、传统、自然)的美美与共、永生不息,追求的是形器之美、自然之美、设计之美的融合统一、相得益彰。复兴不是复原历史上的辉煌,而是重塑一座当代中国理想的古城,未来人们想要的古城。从“活”到“兴”需要铸“魂”!
铸“魂”要尊重规律。和所有生命体一样,古城也是活的有机体,孕育、发展、繁荣等都有其客观规律。复兴之路要保护先行,既保护过去,也保护未来,呵护、发挥、孕育古城的自演化机能。复兴之路要研究先行,读懂梅城再试图重塑,没弄清楚不轻易做,防止跌入再次庸俗和平庸的陷阱。复兴之路要理念先行,少讲“人定胜天”,不搞急功近利,多讲“天人合一”,用诚恳、安静、耐心的付出换明天。复兴之路要系统思维,未来梅城的风貌、产业、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等都会变化,要统筹谋划开发保护、经营管理、社会治理等各种工作。复兴之路要用好“两只手”,“救”古城靠“有形之手”主导,“兴”古城离不开“无形之手”支撑,让政府、企业、机构、群众各展所长,能人、文人、匠人、商人各尽其能。
铸“魂”要丰富内容。复兴的梅城必然内涵丰满、功能现代、韵味独特。推陈出新添禀赋,既深挖千年州府独特文化积淀,深层次、差异性开发,打造既有景、更有境的别样古城;也积极植入契合禀赋、适应当下、引领未来的新文化元素,不禁锢于传统,打造既有过去,更有现在与未来的别样古城。以人为本谋思路,既深入研究古城外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需求,也善待4万居住其间的梅城人,了解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需求引领复兴,让更多的人成为梅城复兴的“设计师”。妙笔生花做文章,就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用专业的人、执着的人、有情怀的人,找到梅城“陈向宏”。多跑、多看、多积累,眼高才能心高,心高才能手高。想管用招、创新招、脑洞大开的招,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梅城独特“IP”。
铸“魂”要拥抱未来。复兴的古城必然一头连接着传统,一头连接着未来,“旧壳”里装进的是“新核”,是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建德走进了“高铁时代”,建成了“航空小镇”,让梅城离时代、离世界的路近了,路近了心更要近。向时代开放,瞄准最先进的理念、最时尚的艺术、最顶尖的科技,用好后发优势,争取跨越发展,实现古今辉映。向世界开放,做杭州的、浙江的梅城,更做中国的、世界的梅城。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杭州要建世界名城之时,达沃斯能办世界经济论坛,乌镇能开世界互联网大会,日内瓦是国际组织总部汇集地,梅城为何不能?甚至说梅城为什么不能创造一个世上还未曾出现过的著名小镇。梅城有这个底气,就要有这个志气、这个眼光、这个格局。
看到梅城复兴,让我庆幸生活在这个国家、这个时代。梅城一隅,折射出的是国家复兴的生机与伟力。相信不远的将来,梅城这座“千年古府”一定会“梅开二度”、再现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