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力量的内向表达
——王辰绘画简评
2019-03-15于若晗
于若晗
编者按:作为一名八〇后画家,王辰的作品中既有对城市文化和钢铁丛林的观察,又有内心中对自然景观不断缩减的焦虑。他渴望从千篇一律的城市节奏中汲取绘画元素,不断进行实验,没有选择回避城市写生所带来的局限性,以各种排列重组的方式,建构着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秩序,也重塑了他内心中的诗意与自然。
“画画就像照镜子,我画他,他也画我。”
认识王辰是在五年前,我作为一名绘画初学者对这位兄长除了敬意之外更多是好奇,那个时候吸引我的是他的诸多纸上作品,水粉、素描速写,随手拈来的纸笔都是他的工具,快速地描绘身边的静物与景物,流淌的水痕,夸张的色彩,扭曲的造型,看似是一张张习作,但其实是他实验性质的游戏,大概从这里开始,我正好见证了他蜕变的五年。
为什么要画船?
渤海湾停泊的一只只旧渔船是他对自由理想的寄托,或许没什么原因,就是天然为机械的船体和温柔的海浪这样的奇妙组合所打动,就开始画船。“我生长在这儿,这些都是我真实感受到的,有股冲动去把它们画出来。”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天津画家,他生长的渤海湾不断刺激着他的感官,同时作为一名八〇后,他一面受困于迅速崛起的城市文化和钢铁丛林,一面察觉到内心对自由、轻松、纯真、诗意的向往,而自然景观的不断缩减让步于大片的人为景象,外界景观的统一化、模式化给艺术家带来难题,年轻一代如何从千篇一律的城市节奏中汲取绘画元素成为新的挑战。王辰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他没有选择回避城市写生所带来的局限性,而是坦然直面自己生长的土壤,写生成了他对于内心世界的表达习惯,更像是情绪的宣泄窗口,因此在他的作品中看到的不只是楼房、船只、大海、机器,而是一个个自发生长的生命体,膨胀在有限的画幅当中,如他本人高大的体格,粗壮的骨架,感性且具有生命力。
初看王辰的画,会被强烈的视觉效果感染,整张作品元气十足,除了厚重的笔触所带来的力量感,更多的是一种昂扬、欢快的情绪的传达。如果说波洛克的表现主义绘画像一千只猛兽碾压过画面,他的画则像把渤海滩上的泥泞直接塑造在画面中。不像学院派注重光影空间的描绘,他把厚厚油油的颜料涂抹在桅杆上,笔随形走,你能看到他是怎样在制造破坏和创造新秩序中“玩”得不亦乐乎。笔触看似桀骜不驯,其实是内敛的,勾勒点染,他精心经营画面结构及笔触走向,使画面呈现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率性且巧妙。
王辰的作品中总能嗅到阴天海边潮湿的味道,氤氲的水汽笼罩着歪歪斜斜的旧船,远处隐隐约约的海岸线结合着船体扭动的造型一起营造出与现实的疏离感。绿色的海面,淡紫色的天空,冷灰色的桅杆,奶油般洁白的甲板,他往往用模糊边界的方式让色域间产生自然的交错感,在这种情况下,色调的微妙对比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看似即兴的颜色组合带来一种荒诞童趣的效果,与厚重的笔触肌理形成鲜明反差,这一切都和圈圈点点的游戏痕迹组成了他妙趣横生的个性符号。
中国艺术家在绘画过程中总是不自觉地把写意精神融合在作品之中,无论是盈虚黑白的分配,还是笔法气度的交织,王辰也乐于从传统当中提取所需要的养分,他痴迷于通过有效的手段在创作中发觉自身个性。在近期的作品中,他继续栽培前期作品中萌发的种子,增强画面的趣味性,减弱部分肌理效果,通过连续的书写和线条的交织,呈现时间的流动和重叠交错的空间关系,带有情绪的线条让人看到苏丁、高更的影子,水中船的倒影像触角一般扩散开,对于海面的独特描绘成为他的符号。“点烟的时候透过火光看到因为空气而扭动的画面,我想抓住这一瞬间。”因此快速自由挥写的状态使他有可能抓住这一瞬间感受,在偶然中达到必然。
王辰 等待系列之二十七 油画 60×80cm 2018年
王辰作品的蜕变来源于量的积累,他作画是速写式的,速度带来循环的可能。在他的工作室里整齐地堆满了作品,数量惊人,这些作品展示了连续的转换过程,每一张作品都为下一张提供了养分,仿佛节节生长的仙人掌,一边肯定,一边否定,不断地追求变化,不断成长。不同工具的使用也带给他新鲜感,成为他实验的变量,他喜欢用刷子和刮刀的组合,打破又重组,直至建构起一个属于他自己的语言系统。“每一幅画我都用不同的方法开始,试图打破固有的规则,但我发现最后画面效果百分之八十都是相似的,其余百分之二十是最有意思的,是我下一幅作品的着眼点,这才是我在乎的东西。”他以这样流动的方式对自己的艺术边界进行拓展,以个性碰撞规则,甚至寻求自身审美意识下的反抗。同时他认为轻松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不愿拘泥于制作性的绘图式步骤,绘画中的趣味性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激励他做更多的尝试,正如他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以游戏的心态去挖掘绘画的可能性”,整个过程往往是痛苦的,但他以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他也从不在乎自己的作品究竟表达了多深刻的含义,也不刻意为作品营造某种学术氛围,他只在乎作品有没有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有没有把状态画进去,真诚地对待每一幅作品,坦诚地对待自己,这样的品质在今天弥足珍贵。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系列缝纫机作品,这些缝纫机是他工作室外随处可见的景象。平凡普通的机器在他的画面中变得形状各异且诡异怪诞,陈旧的那些如同奄奄一息的老人,崭新的又如张扬强壮的中年人,他在赋予它们个性,我们借由他的作品看到他用独特的表达方式描述的内心世界。
因此王辰的写生不同于大众写生平铺直叙对对象的描绘,他的绘画是内向型的,并非向外的“表演”,而是跟自己相关的自省,在今天众多表演性质的写生绘画与充满悲伤情绪的学术氛围中,这一点赋予王辰的作品以独特的气质。他说:“画画就像照镜子,你画他,他也画你。”王辰把绘画当作记录心路历程的方式,绘画更多的是画给自己,就像写日记,每天产生不一样的情绪都对画布讲,并惊喜于画面产生怎样的反馈。他不善言谈,但绘画弥补了他性格中百分之一的不足,只要有时间他就带着画具穿梭在城市当中,寻找老楼房、渔船、机器,这些老旧残破的事物带着岁月的痕迹、自然的痕迹,都带给他真实的感动。
王辰 等待系列之十三 油画 80×100cm 2017 年
王辰 等待系列之五十 油画 80×100cm 2019年
王辰 等待系列之十 油画 80×100cm 2017年
如果给他的作品分类,可能会有“具象表现”“写意油画”等标签贴过来,但我不认为他的作品应该被分类,任何人都有其“属性”“概念”“本质”,这些是被规定的。王辰身上看到的是在自我认知的道路中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这是不能被轻易固定的。“如果考虑太多,说明你还不够热爱。”他对绘画的痴迷打动了我,他把绘画当作没有输赢的游戏,这就是他真实的部分。艺术应该是一种高贵的表达和交流,不是批判,不是洗脑,不是灌输,不是谄媚,它充满来自自觉的力量,王辰的绘画就是充满力量的内向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