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學前的親子溝通及課程瞭解最關鍵
2019-03-14
現時大部分遊學團的費用由一萬至四萬不等,而質量則良莠不齊,或出現“遊而不學”或“遊大於學”的情況,令“遊”、“學”比例成為社會十分關注的問題。面對林林總總的遊學團,家長及其子女應如何擇優而選?避免“賠了夫人又折兵”呢?
陳虹議員直言,遊學與純粹的旅遊最大的分別之處就是“遊中有學”,因此最關鍵的是學甚麼。
家長與小朋友要有溝通和討論,需清晰此行是想要小朋友學到甚麼,訂立預期目標及思考達成的方式。另外亦要多瞭解遊學的內容、內涵,建議家長先從遊學團的編排及內容、遊學期間的課程形式、導師的安排等方面進行詳細瞭解,而不是單看價錢就分辨這個遊學團好或不好。
與此同時,亦不建議家長跟隨潮流,只是花錢讓小朋友參加過遊學就算了。
倪文成秘書長透露,當家長對遊學團作出選擇時,有兩個步驟需要注意及思考。其一,家長先要瞭解自家孩子的興趣、能力,然後明確此次遊學之目的(例如想提升孩子某方面的能力),考慮及計劃好開支預算,再鎖定與各方面較為貼近的某類遊學團。其二,家長要選擇業界信譽良好及具遊學操作經驗的商戶。因為澳門的遊學團有八成以上是來自於本地註冊的旅行社,各家旅行社有各自的經營定位和主要業務,這需要家長花點時間進行資料搜集、查詢及分析,經過初步篩選之後,再於市場上找同類遊學團作比較為宜。
另一方面,遊學團的消費者及參與者是孩子,並不是家長,家長需避免將自己的主觀性蓋過客觀性(如孩子是否願意和喜歡參加此次遊學)。因此建議家長一定要在事前多與孩子溝通,向孩子說明參加遊學課程的原因、分析遊學目的和要求,要讓孩子明白遊學的真正意義及其性質,繼而接納家長的安排。而在溝通的過程當中,家長應當尊重孩子的意見。如果是年紀較大孩子的話,建議最好能讓孩子共同參與報團及搜集資料的過程,使孩子更有融入感,親子關係亦更加緊密。
陳思榕總監強調,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其學習目的不一樣,所以在選擇遊學課程時,對於“遊”與“學”的比例程度也不一樣。
以小學生的遊學團為例,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所以在課程安排方面,學校可能要全程負責,但不會是毫無吸引力的全日英文班,機率較大的形式會是半天時間用來學習、半天時間用以參與學校組織的活動,家長亦是希望他們能感受或是熟悉外地的環境。而對於年紀較大的學生,若是下一年有機會去留學的話,那家長可能會希望今年可以先“試水溫”、摸索一下,家長可視乎學生自身的情況,選一些較寬鬆的遊學課程,如學校只包辦早上的英文班,學生可於下午安排自由活動,而在體驗的過程中可鍛鍊到學生的自我判斷、自我安排等能力,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還有一種目的是,有些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較佳,他們可能從小在英文學校或國際學校就讀,英文已非常好,但是家長會更希望他們能有一個整體的語言環境,多加訓練語言和學習文化。
對於“賠了夫人又折兵”的預防,首先家長應該要明確對孩子的期望及目的,其次建議家長在報名的時候,需向遊學公司或旅行社提前取得一些比較清楚的章程,事先應要清晰地知道整個遊學的過程,包括行程表、項目的各項費用、安全或保險等資料。若是家長不清晰這個流程,或是沒有提前跟遊學公司核對好合約的話,萬一遊學公司出現魚目混珠、臨時改變或取消行程的情況,消費者是無法進行追究的。現在的遊學市場缺乏法律規範,“遊而不學”也存在遊學公司打著一些幌子、掛羊頭賣狗肉的可能性。有的遊學團會打著名校參訪的名號,事實上只是帶著學生去學校裏逛一圈,而“名師的對話”也只是安排一些學生與遊學的學生進行對話,因此家長在選擇遊學公司時必須瞭解清楚。
陳詠婉總經理表示,因為家長要將小朋友交託照顧一段時間,所以必須要選擇一間良好的持牌遊學機構。首先要留意的是舉辦遊學團機構的背景及歷史、舉辦遊學團的經驗和信譽、專業流程規範等方面;其次是課程費用包括哪些項目;還有工作人員與學生的照顧比例。而在選擇遊學課程時,家長則需注意有關課程內容、主題、上課、活動、觀光等安排是否適合子女的需要。同時,亦可留意遊學機構提供的多元增值及配套服務。例如:為幫助家長及其子女明確遊學目標、並瞭解遊學期間的各項安排,於出發前舉辦遊學課程相關的講座、說明會、親子工作坊、寄宿家庭工作坊;於遊學期間與子女的聯絡方式安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