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苦尽甘来,整个中东呢?
2019-03-14袁野
袁野
大马士革,2018 年12 月27 日阿联酋驻叙利亚大使馆重新开放,人们聚集在位于叙利亚大马士革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驻叙利亚大使馆外。
2018年12月28日,阿联酋驻叙利亚大使馆在关闭7年后重新开放,标志着大马士革打破了在阿拉伯世界的外交孤立状态。沙特王储萨勒曼此前也表示不再谋求推翻叙利亚现政权,以色列有意承认巴沙尔·阿萨德的地位,约旦随之重开纳西卜过境点,初步与叙实现关系正常化。美国突然宣布从叙撤军,更为大马士革送上了惊喜大礼。
此前不久,苏丹总统巴希尔抵达大马士革,成为首位到访问叙利亚的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总统。巴希尔此次访问被视为给阿盟“老大”沙特转变对叙态度探路。随着叙国内局势基本稳定、巴沙尔政权转危为安,曾经“押宝”叙反对派的中东国家纷纷“变脸”。
重返阿拉伯世界的叙利亚人心头想必五味杂陈。2011年11月,叙利亚被“踢”出阿盟,中东各国特别是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纷纷与其断交,一度承认反对派组织为叙利亚合法代表。彼时,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武装干涉箭在弦上,巴沙尔政权岌岌可危,眼看就要步卡扎菲的后塵。局势就像1948年阿拉伯联军围攻以色列一样,胜负似乎没有任何悬念。
然而,当年的以色列挺过来了,如今的叙利亚也坚持住了。石油富国对叙反对派的支持可谓尽心尽力,奈何还是低估了巴沙尔政权的顽强,低估了伊朗的“雪中送炭”,以及俄罗斯近乎神兵天降的力挽狂澜。那些机关算尽的王公贵族,如今想和曾被自己口诛笔伐的巴沙尔握手言和,高唱“大家还是好兄弟”。
叙利亚内战爆发至今已有7年。如果将历史的视界放宽到30年乃至更大的范围,这片古老土地的命运起伏更令人感慨。
千百年来,大马士革一直是中东地图上闪闪发亮的名字;进入20世纪,它的光芒一度更加耀眼。1973年,大马士革和开罗共同发动了赎罪日战争,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再向前,1958年,还是和埃及一起,叙利亚成立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书写了泛阿拉伯民族主义迄今为止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戈兰高地,在黎巴嫩,在巴勒斯坦,叙利亚是中东近现代史当之无愧的主角之一,巴沙尔的父亲哈菲兹·阿萨德更是阿拉伯世界首屈一指的强人。在他挥斥方遒的年代,海湾的酋长们默默无闻。
时过境迁,曾经的“黎凡特之星”如今已是满目疮痍,成为海湾国家、俄罗斯、欧美诸国……的旋转舞台。2011年以来历经政权更迭的埃及,亦未能完全恢复元气。这两个阿拉伯世界曾经的领袖境遇大不如前,在中东棋局中唱主角的换成了沙特、土耳其,还有伊朗。
土耳其和伊朗不属于阿拉伯国家,沙特则是政教合一的王国。从全局评判,纳赛尔、萨达特、老阿萨德,也许还有萨达姆,这些强人建立的政权以西方标准来看算不上多好,但具备民族国家的框架,将权力建立在世俗的基础上,并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曾经有一个时代,中东政治的主旋律是反对压迫、追求民族解放,而不是教派冲突和部族仇杀。
无论有多少生命与财富被毁灭,叙利亚战事都已接近尾声,大马士革即将恢复它在阿拉伯世界的合法席位。与7年前相比,整个中东改变了许多;与40年前、60年前相比,变化更是地覆天翻。曾经的主角黯然退场,曾经的理想随风而逝,曾经取得的成果被鲜血和子弹摧残得所剩无几。阿拉伯世界的未来更加晦暗不明。
2018 年12 月27 日,在叙利亚大马士革,一名工作人员擦拭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驻叙利亚大使馆的标志。
(何风荐自《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