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材线虫病防控中马尾松林改造经营技术的探讨

2019-03-14蔡群

安徽林业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黄山市松材线虫病

蔡群

(黄山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安徽 黄山 245000)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属于重大生态灾害。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根治的技术措施。现有的防治技术手段主要以清除病死树为主,实施疫木山场就地粉碎、销毁,严格疫木管理等。但疫木多出现于高山陡坡中,要将其彻底清除并进行除害处理,费工、耗时、难度大。因此,保护易感对象,加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经营,即保护现有松林资源安全,提高林分的生物多样性和抗逆能力,也是松材线虫病防控的有效途径之一。

1 黄山市马尾松现状

黄山市马尾松资源丰富,是面积排名第2的优势树种,共有130200hm2,占全市林地面积的15.6%。

马尾松为强阳性速生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喜酸性和微酸性土壤,具有极强的天然更新能力。因此,在黄山市存在大面积的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也有大量植苗、撒播、点播的马尾松人工林。

黄山市境内马尾松天然林大都为次生林,原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建群树种是木荷、青冈、甜槠、苦槠、石栎等常绿阔叶树种。屡遭破坏后,立地生境恶化,通过强大的天然更新能力形成马尾松次生林的单优群落,偶或混生一些杉木、毛竹、枫香等。

马尾松人工林都是20世纪90年代前在荒山灌丛地上栽植而成,自实施“五八”造林绿化规划后,黄山市的造林绿化树种中再也没有出现马尾松。过去的马尾松造林大多采用“一锄法”,造林密度偏大,一般为4 500~6 000株/hm2,加之管理粗放等原因,马尾松人工林林分整体质量不高。

2 马尾松林改造经营的目的与必要性

黄山市松林主要由马尾松、黑松(Pinus thunbergii)、黄山松 (P.taiwanensis)、湿地松(P.elliottii)和火炬松(P.taeda)等树种组成。马尾松占全市松林面积的97.2%。截至目前,全市松材线虫病发病的林分均为马尾松,其他松树尚未发现自然感病现象。因此,在黄山市松材线虫病的生物防治中,马尾松的森林经营、推广抗性树种和乡土树种、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等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对马尾松改造经营的目的是:预防松材线虫病危害,避免黄山市森林生态系统遭受毁灭性危害;改善马尾松林的林分结构,提升马尾松林的森林景观和抗御病虫害的能力;确保国宝黄山松的生态安全,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1 提高马尾松林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马尾松纯林的集中连片,为虫病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理想生境,群落结构和功能单一,致使林分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系统防御能力差,抗病虫害能力弱。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以及松毛虫危害,使黄山市境内枯死松树的数量急剧增加,马尾松林的景观遭到破坏。采取择伐、更新、补植、“引阔入针”等营造林手段,对马尾松林进行改造经营,逐步形成混交、复层、异龄的稳定森林生态系统,促进林分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多样化,不断优化森林结构,提高生物多样性、生态稳定性和森林的抗逆能力。

2.2 提高预防自然传播的能力

自然传播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实践证明,生物控制带的建设,建立生物屏障,能够科学有效地防止松材线虫病的自然传播。因此,根据疫情的发生及发展趋势,结合自然传播速度稍缓、连续性、可预防的特点,对马尾松林进行改造经营,有目的地减少马尾松纯林面积,补植彩色阔叶树种,逐步形成混交、复层、异龄的稳定森林生态系统,可极大提高对松材线虫病自然传播的预防能力,确保黄山松的安全。实施马尾松林的改造经营,通过“适树、混交、异龄、择伐”等措施,枯死松树得到清理,现有马尾松纯林被复层混交林乃至复层异龄混交林替代,林木树冠线动感增强,自然景观得到改善提高,有利于促进黄山森林旅游的发展。

3 马尾松林改造经营的可行性分析

3.1 松材线虫病防控可行性

为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蔓延势头,黄山市从消灭源头、阻断渠道和保护易感对象三个环节入手,遵循“属地管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预防为主、分类实策、综合防治”的原则,系统性地做好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工作。当前,消灭传染源已成为黄山市松材线虫病防控的中心工作。然而,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疫木除治后,形成了点状或块状林中空地,没有后续的跟进措施,松树借其强大的自然更新能力,天然次生松林将再现,又给病害的传播提供了理想生境。因此,马尾松林的改造经营是消灭传染源工作的延续、完善和必要补充,也是松材线虫病防控中的一项重要营林措施,完全符合黄山市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要求。

环黄山生物控制带的成功建设,为马尾松林的改造经营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保护森林植被的前提下,枯死松树的清理和林分改造为工程建设提供了营林空间;各级财政资金、生态项目、亚行贷款等大量资金投入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关键的资金保障,工程建设具备了实施条件。同时,营林技术措施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和间接性的特点,通过马尾松林的改造经营,把营林措施与松材线虫病防控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有利于林分健康发展,而不利于有害生物成灾的稳定的生态系统,致力培育生长周期长、生态稳定的健康林分,对当前乃至今后黄山市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都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3.2 实践可行性

研究表明,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松褐天牛主要食物是松属植物,在不补充营养的情况下,其最大飞行距离不超过3.5 km。环黄山生物控制带的建设证明,松褐天牛在自然飞迁的过程中无法取食,致使其生存环境丧失,从而达到阻断自然传播的目的,这是一种长远的、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有计划地采取新造、改造、补植等措施,营造非松属树种,提高混交林比重,形成生物隔离带,增强森林抵抗有害生物危害的能力。对择伐区通过定向培育等措施,以次生林逐步自然替代感病死亡松树,恢复地带性原生植被,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功能。

4 马尾松林改造经营的原则与措施

4.1 改造经营的原则

4.1.1 保护优先的原则

林业生产周期长,植被遭到破坏短期难以恢复。在任何情况下,改造经营工作都必须在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的前提下进行,遵循森林群落演替规律,利用森林的自我修复能力为主,人工促进为辅。

4.1.2 突出重点的原则

以保护黄山松为重点,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学防治、先急后缓,循序渐进、分单位实施。

4.1.3 分类改造的原则

根据马尾松林的疫情、立地条件、林分现状和景观需求分类进行改造。

4.1.4 防控结合的原则

马尾松林的改造经营要与松材线虫病防控相结合,按照松材线虫病的防控要求,有目的地开展马尾松林的改造经营,避免重复投劳、投资,提高改造经营效果。

4.2 改造经营措施

4.2.1 定向培育

黄山市马尾松林冠下阔叶树种较多,中层林冠内的常绿、落叶阔叶树种主要有枫香、苦槠、青冈、白栎、冬青、木荷、石栎等,通过定向培育的方法进行改造经营,有望转化成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的林分。这种方法投资小,见效快,对森林景观影响最小。根据不同培育目的,选择优良的阔叶树种为目的树种,将主层林马尾松林伐至疏林(占林分树冠总投影的20%左右)或散生状态,或全伐除。目的树种密度达到1 650株/hm2或郁闭度0.5以上的,采取卫生伐、割灌等林地清理、加强抚育方式,人工促进成林;目的树种密度在1 650株/hm2或郁闭度0.5以下、造成“开天窗”的,采取补植补造彩叶、乡土阔叶树种方式,实现林种改造,培育成针阔混交类型、常绿阔叶针叶混交类型、落叶常绿阔叶混交类型等的复层林相。

4.2.2 点状改造

点状改造适用于当前马尾松枯死木零星少量分布的林分,枯死松树的清理采取发现1株清除1株、逐年清除方式。为阻止马尾松天然更新,就清除空地进行2m×2m的块状整地,每块种植1株大苗。树种应选择乡土树种中的彩叶树种或观花树种,如:银杏、枫香、乌桕、无患子、榉树、红叶李、黄山栾树、黄山木兰、深山含笑等,通过若干年逐步改造、培育成针阔混交林,在森林景观上点状改造主要起点缀作用。

4.2.3 块状改造

对枯死松树发生较严重的林分,可采取块状清理枯死木,分年度、逐块进行,最终全面完成清除、改造目标。块状改造的面积以实际清理枯死松树的面积为准,将一小块观赏树种栽成统一的色块,与另一块观赏树种在色彩和季相上进行轮番配置,呈规则或不规则的块状混交,在景观上形成针阔叶混交的树种组成,年龄结构呈异龄复层斑块镶嵌特征,使森林景观接近于自然状态。树种选择观花和观果的经济林树种,如:绿梅、桃、李、梨、枇杷等,还可以选择彩叶或观花的乡土阔叶树种。

4.2.4带状改造

带状改造是以黄山风景区为核心,由环黄山生物控制带外圈向外辐射的一种改造方式,适宜坡面较大且马尾松生长均匀的大面积纯林。根据松材线虫病疫情发展的趋势,结合生物控制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科学建立生物屏障。马尾松林中改造带和保留带宽度一般为10~20 m,相邻的成片马尾松林在各自相向的林缘进行带状改造,之间的距离要保持4 km以上,采取渐伐的方式改造成异龄复层林。水土流失较弱、山体坡度小于20°的地段,适用顺山带改造方式;易造成水土流失、坡度较大的地段,适用横山带或斜山带改造方式。造林树种宜选择枫香、银杏、木荷、檫树、油茶、毛竹和鹅掌楸等速生阔叶树种,有目的地减少马尾松纯林面积,形成针阔带状混交林,进而逐步改造成阔叶林,为黄山风景区构筑坚实的生态屏障。

4.2.5 皆伐更新

历史上造林因立地条件、种源等原因形成的马尾松低产低效林和无培育前途的残败林、衰退的马尾松过熟林,以及“拔大毛”式反复采伐利用的马尾松残次林,这些林分树势较弱,抗外部干扰和灾害能力差,更是松材线虫病的易感林分,应及早对其进行皆伐改造,重新营造阔叶林。

5 结语

松材线虫病防控主要是落实“三项措施”,即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渠道、保护易感对象。在按时完成病死树除治任务、严把检疫关和加强监测的基础上,易感林分的改造经营是防控松材线虫病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在发生除治区,结合病死树清理,加大调整树种结构力度,减少松林面积和寄主植物数量,使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的种群密度大大降低,疫情的传播将会减慢甚至中止。对于重点防控区和一般预防区内,科学有效建立生物屏障,营造混交林隔离带,改善生态环境和森林景观,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平衡的调节。同时,严格按照《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坚持营林措施为主、药物防治为辅,各项防控措施并用,黄山市的松材线虫病疫情一定能得到有效防控。

猜你喜欢

黄山市松材线虫病
“全家福·幸福时刻”摄影作品
——部分获奖作品(黄山市)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关于高中阶段函数教学的几点思考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防治及对策——以重庆市为例
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防治技术探析
黄山市养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浙闽两省联防联治松材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