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策略在高校英文网站新闻翻译中的运用
——以安徽理工大学英文网为例
2019-03-14陶全胜张佳惠
程 跃,陶全胜,张佳惠
(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随着全球化水平不断深入,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中国大学的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国际学术交流、中外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学生文化交流等活动日趋丰富[1]1。高校英文网站的建设水平直接反映了高校的发展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关系到高校形象的构建及国际交流的效果。一个内容详实、语言地道的英文网站对于吸引国外人才来华留学、加强中西方高校之间的合作起直接促进作用,也有利于从文化方面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软实力。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英文网站是以其中文网站为基础进行编译。“编译”一词最早由翻译学者卡伦·斯戴汀( Karen Stetting)提出,她将“编辑”(editing)和“翻译”(translation)两个概念进行整合,提出“编译”(transediting)这个概念[2]。刘其中进一步明确了新闻编译的概念,指出新闻编译是通过编辑和翻译手段,将用原语写成的新闻转化、加工成为译语语言新闻的方法[3]204。编译作为新闻翻译的一种策略,在翻译实践中受意识形态、文本类型、翻译原则、翻译目的等因素的制约。在不同思想理论或翻译原则指导下的编译结果往往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高校校园网翻译是以外宣为目的开展的翻译活动,应充分考虑宣传工作中“内外”有别的特点,以新时代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思想为指导,合理运用编译策略,以达到正面积极的对外宣传效果。本文以作者所承担的安徽理工大学英文网站翻译实践为基础,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征,讨论编译策略在高校英文网新闻翻译中的应用。
一、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思想与高校英文网新闻编译
话语体系是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是国际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183。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创新对外宣传范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5]107。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6]24。这将有利于中国声音传播出去,有利于中国与世界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国际社会客观、理想地认识中国[4]188。
高校校园网翻译是外宣翻译的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时效性。 2004年,黄友义曾结合外宣翻译的特点,提出了“外宣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7]。新的时代条件下逐渐形成的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思想对外宣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外宣翻译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高校英文网编译中,应当以这一思想精神为指导,把握“融通中外”这一关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做好对外宣传,讲好“中国高校的故事”。具体应做到以下“三个坚持”:
(一) 坚持国家站位,贴近中国发展实际,满足本国意识形态导向要求
《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一书指出,“无论何种意识形态、何种社会制度,维护国家利益始终是对外宣传的基本准则”。高校英文网站是高校对外宣传、对外交流的有效渠道,也是国际交往的网络纽带。在翻译的过程中,原文本的选择、编辑以及翻译中具体策略的使用都应具有政治敏感度。选择最能够代表高校品牌形象的内容,如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知名校友、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对外宣传,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知名度,建构良好的国际形象,反映出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貌。
(二) 坚持全球视野,重视新媒体传播模式特点,满足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
在校园网翻译中,必须明确校园网英文版的受众,结合时代发展,研究他们的接受心理和特点。新媒体传播模式下,开放便捷的信息网络为信息接受者带来无限的内容资源[8]。与传统纸质媒体的受众相比,新媒体传播模式下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加,突出表现在对信息的搜索、筛选、反馈等方面。因此,高校英文网站在建设中要明确受众群体的需求,在文本编译中,应当简洁明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地向受众传达他们所需要的关键的信息,最大程度的避免内容枯燥空乏、实用性不强和忽略受众需求等问题。
(三)坚持践行融通中外理念,贴近国外受众思维习惯,满足译入语诗学规范要求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文化的反映。中西方语言风格受其生存环境、传统习俗、民族心理和文化特质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特征,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中文新闻中,往往会将新闻的主题思想上升到理论层面或政治高度,采用一些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对新闻的主题进行升华。但由于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如果对这些内容不加处理,直接译出,对于译文读者来说往往会显得空洞晦涩,难以理解。因此,在编译中,一方面应体现我们自己的价值理念、实际情况和立场主张,另一方面要多贴近外国受众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即符合译入语的诗学规范,做到融通中外,使“我们传播的概念、范畴、表述既要符合中国国情,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要与国外习惯的话语体系、表述方式相对接,易于为海外受众所理解和接受。”[4]188
二、 编译策略在安徽理工大学英文网新闻翻译中的应用
(一)案例介绍
安徽理工大学英文网站建设自2017年10月启动,2018年3月中旬正式上线。从建设启动到正式上线近六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第一期近5万字翻译,初步完成网站基本信息和主体板块相关文本的建设;从正式上线到2018年12月底,完成第二期约5万2千字翻译,翻译内容主要集中在院系介绍和校园新闻两个板块。从功能上看,安徽理工大学英文网站主要具有对外宣传、发布资讯、提供服务三大功能,分别对应三类文本,即介绍宣传类文本、信息资料类文本、新闻事实类文本。在这三类文本中,新闻事实类文本毫无疑问所占比重最大,更新速度最快。新闻翻译质量的优劣,对整个网站内容至关重要。在翻译过程中,笔者所带领的翻译团队,在习近平新时代对外话语建设思想的指导下,将“三个坚持”原则融入新闻编译的过程中。
(二)案例分析
1.打破叙事模式,重新编排信息,突出信息焦点。 高校英文网站的读者主要是准备来华的外国留学生、有意开展国际合作的国外院校的相关人员、参加访问或会议的国外学者等。在编译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并敏锐甄别对他们具有价值的信息,如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等。这些信息不仅要译出,而且还要打破原文模式,对原文语篇进行调整,突出有价值的重点信息,使其不至隐藏在繁杂的信息当中,保证译文信息功能的发挥。
2018年6月“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协同创新组织”成立一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隆重举行。此次会议共有24位院士出席,层次高、影响大,对我校以及整个煤炭行业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因而具有重大新闻价值。其中文新闻全文2 121字,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论坛基本情况;开幕式出席专家及发言内容;论坛报告会。其中第二部分对于参会人员的介绍及发言内容的报道达到1 758字。从内宣角度来看,这些院士专家均是行业内的顶尖学者,无论是本人还是其研究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因此花费大量笔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书写,可以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而从外宣角度来看,则应当以原文为信息库挑选对国外受众而言最有价值的信息,改变原文的结构,把重要信息凸显到最明显的位置进行全文编排,以符合国外受众的期待视野。
对于国外受众而言,本篇新闻最有价值的内容应当是学术信息,即通过论坛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前沿研究等。鉴于此,在译前编辑中,对原文信息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主要体现在:1)将原文中对于24位院士姓名的一一列举,调整为对24位院士的整体介绍(学术成就和影响);2)对领导和专家的讲话内容进行概括,详细内容不再报道;3)将原文篇末最后一段关于院士及专家特邀报告会的内容进行扩充,使其成为本篇新闻的主要内容。经过译前编辑后的原文,篇幅得到了缩减,信息重心调整到了国外受众真正需要的内容上,为实现外宣新闻的信息功能和交际功能奠定了基础。
2.贴近受众视野,合理精简转换,弥合文化鸿沟。翻译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的转换。校园新闻中除了具有一般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负载词外,还含有大量中国学术语境中特有的头衔、称号、荣誉等。 如,“长江学者”“皖江学者”“泰山学者”“珠江学者”等各类学者头衔,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中央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等人才类项目称号等,这类内容可以充分反映出人物的学术实力,对于国内读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对于国外受众而言,由于缺乏对这些头衔和荣誉本身的认识和了解,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反而容易冲淡新闻的主题内容。对于这类信息,应进行取舍和概括,仅保留具有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的信息。如果不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和信息本身的价值,大量此类内容的堆砌,不仅会增加不必要的文化障碍,同时也会占有网页有限的文本空间,造成新闻焦点的转移。
2018年6月1日发布法人《教育部长江学者俞书宏教授应邀来校作学术报告》新闻,全文800余字,其中对余书宏教授的介绍占全文篇幅的四分之三,且前后信息多有重复之处。在600余字的个人介绍中,罗列了其获得的荣誉、担任的职务、取得的学术成就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包含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头衔称号等。本篇新闻属于学术交流类。从外宣角度考虑,其传递的主要信息应是学术报告的内容、学术报告的效果以及听众的反馈等能反映我校学术水平和学术氛围的内容。要使受众能够跨越文化障碍,快速、便捷的提取有效信息,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必须对原文进行编译。
编辑后的原文:俞书宏教授,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主任。发表SCI论文450余篇。2014-2017年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担任国际期刊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等多家国际顾问编委、执行编委或编委。
译文:Professor Yu Shuhong from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materials scientist, serves as the Director of Nanomaterials and Chemistry Research Department, Hefei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Physical Sciences at Microscale. Up to now, he has authored more than 450 SCI papers. He was listed a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cited scientists from 2014 to 2017. He currently serves on the editorial board, executive board or editorial board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s such a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编译过程中,通过对原文个人信息中包含的众多头衔、称号、职务等进行删减和概括,将原文由600余字精简为108字,重点介绍了论文发表、成果评价以及在国际期刊任职情况等客观具体、对国外受众更有价值且更容易认知和接受的内容。一方面弥合了中西方在文化、认知上的差异,另一方面使个人介绍部分调整为新闻事件的补充,凸显了本篇新闻事件的真正价值。
3.正视语言风格差异,突破语言形式限制,提高读者阅读体验。一般来说,中文新闻多采用第三人称表述,语气庄重严肃,语体较为正式,多利用修辞手法来增加文采。而英文新闻往往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并存,语气较为自然活泼,多用小词和单音节词,倾向于口语化表达,力求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文风也较为朴实,侧重用客观的语言来描述新闻事实。另一方面,中文重视语言的凝练,在新闻报道中多出现概括性的语言和“数字化”的表达,这已成为一种特定的表达范式。其语言形式背后,包含有深刻的内涵。对于处于同一文化语境中的本国读者而言,由于具有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和社会背景知识,面对此类概括性的语言,不仅不会带来阅读的障碍,反而有利于提高信息表达的效率,符合新闻“短、平、快”的特点。但对于异国受众而言,由于缺乏充分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表达范式方面的差异,此类表述无异会成为阅读的障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重视英汉两种语言风格和诗学范式的差异,不拘泥于语言形式,对信息进行解释性翻译,以提高受众的阅读体验。
如,郭永存在讲话中强调要聚焦“以本为本”和“四个回归”。
本句中,“以本为本” 和 “四个回归”是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的内容。其中,“以本为本” 指以本科教育为根本;四个回归”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分别指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这8个字,可以说是此次会议精神的体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反映,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方式。若按照字面意思直译,无法充分传达出两个词所承载的精神实质,令缺乏背景知识的译文读者感到难以理解。因此,必须对原文进行编译,采用解释性翻译策略,在译文中明确译出“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两个表达的内涵和实质,并对其他必要的背景信息进行补充说明。
译文:Guo Yongcun underlined the pivotal and strategic role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four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alent training, which is firstly put forward in the National Working Conference 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Firstly, universities should firstly go back to the basics of education, that is, to inspire a keen interest in academic pursuits, motivate students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skills through hard work, and ensure that they ascend to high level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upon graduation. Secondly, teachers should put all their effort into teaching and should be evaluated and promoted first and foremost in the light of the academic progress of their students. Thirdly, universities should impart to students the values, skills and knowledge that they need in order to becom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independent and responsible leaders. And fourthly, universities should seek notional,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s, bearing in mind their mission as intellectual powerhouses.
译文中,将“以本为本”译为“the pivotal and strategic role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舍弃了汉语四字格的语言形式,转而对其内涵进行了言简意赅的解释;“四个回归”译为“the four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alent training”,同样突破了汉语四字格的限制,向读者明确传达了“四个回归”的实质。在此基础上,译文又进一步补充了其出处及具体内容,以充分反映出目前中国对于本科教育教学的基本立场。用解释补充代替浓缩式表达,用受众熟悉的表达范式传播中国的价值主张等,实现了新闻传播中的“融通中外”,带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
三、结语
在习近平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思想的指导下,高校校园网新闻编译一方面要立足自身特点,大力宣传亮点,构建品牌形象;另一方面要站在全球视野高度,传播中国的教育理念,满足海外受众的阅读期待。在新闻编译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充分考虑受众需求的基础上,对原文信息进行甄选、补充、重组、转换,真正做到“融通中外”,以充分发挥英文网站对外宣传的作用。
当然,在高校英文网的建设中,编译策略不仅仅适用于新闻类文本的翻译,也同样适用于处理介绍宣传类文本和信息资料类文本。不仅如此,它同样可以应用在英文网网页的版面设计、栏目设置中。高校中文网页针对国内浏览者设计,主要特点是内容繁多、信息丰富。在设计英文网页时,不能直接照搬中文网页的模式,而应当在充分考虑网站主体内容和目标受众阅读习惯的前提下,在中文页面的基础上进行编译,从而真正建立起体现新时代特征、具有普适性、高度国际化的高校英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