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敏凝胶辅助多元热流体防窜机理及在渤海油田的应用

2019-03-14宫汝祥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9年1期
关键词:温敏油量稠油

冯 祥,宫汝祥,王 莉

(1.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研究院,天津塘沽 300459;2.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边际油田开发项目组,北京 100010)

稠油在渤海海域的储量发现及产能建设中占着重要地位。目前,渤海海域已发现秦皇岛 32-6、南堡35-2和埕北等20多个稠油油田。海上稠油开发受制于平台空间、经济、环保及安全等因素,蒸汽吞吐和蒸汽驱等常规热力采油方式难以开展。多元热流体吞吐是一种高效的稠油热采技术。2008年,首次在渤海南堡35-2油田开展了海上稠油井多元热流体吞吐热力采油试验,取得了成功[1-4]。多元热流体吞吐开采稠油机理复杂,多轮次方案设计和效果预测与常规热采有较大差异。地层原油黏度大,油层非均质性强,开发过程中容易发生气窜。因此,针对多元热流体多轮次吞吐,开展防气窜油藏研究;针对井间气窜特征,开展改善开发效果的泡沫辅助多元热流体吞吐可行性研究[5-8]。

1 温敏凝胶的封堵机理及实验

1.1 温敏凝胶的封堵机理

当温度升高超过一定值时,温敏可逆凝胶溶液变为水基凝胶;当温度降低时发生相反的过程,由水基凝胶变为较高黏度水溶液。温度升高和降低时发生的溶液-凝胶的转变都是物理性质的可逆转变。若温度过高时,温敏凝胶会发生高分子化合物结构的破坏,可导致其物理性质不可逆的变化。

水溶性的温敏可逆溶胶溶液作为调剖暂堵剂。注入凝胶溶液后,再开始注热流体,水溶性的温敏凝胶溶液遇热转变为凝胶,对地层进行封堵,达到防窜效果。开井生产后,井底温度不断降低,地层中形成的凝胶恢复为水基溶液,油层可以正常生产。凝胶为高分子水溶液注入地层时,主要进入冲洗过的地层高渗透条带,生成凝胶屏障,导致渗流场发生改变,使注气井的吸气剖面更均匀。

1.2 凝胶封堵性测试

将可逆温敏凝胶在低温下注入到实验岩心管内,然后把恒温水加热到实验温度;凝胶成胶后,用相同温度的热水进行驱替,测量驱替压差,用驱替压差表征凝胶封堵性能的强弱。分别在50 ℃、70 ℃、80 ℃、90 ℃、100 ℃和 160 ℃6个温度下进行温敏可逆凝胶岩心驱替实验,测量驱替压差,实验中的温敏凝胶质量分数为1%,注入速度为3 cm3/s,实验结果见图1 。可以看出,在低温阶段(温度为50℃和70 ℃时),驱替压力先增加后下降,最后保持较低值不变。这是由于在低温阶段,凝胶黏度升高,初始驱替压力变大,压差迅速上升;当后续注水突破后,凝胶封堵效果弱,驱替压差下降。在中温阶段(温度 80 ℃、90 ℃、100 ℃时),驱替压差迅速增加后,之后保持不变。不同温度时,凝胶的封堵作用不同,当温度为 80 ℃时封堵效果最好,大于80 ℃的驱替压差随着温度增加而降低,封堵效果减弱;当温度达到160 ℃时,由于凝胶的高分子结构发生了破坏,基本没有封堵效果。

图1 不同温度下驱替压差对比

2 防窜影响因素分析

2.1 基础模型的建立

对影响温敏凝胶泡沫封堵性能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建立了一注四采五点法井网概念模型。模型中岩石流体参数与油藏参数保持一致,渗透率为 4 000×10-3μm2,孔隙度为 0.36,含油饱和度为0.68,气液比为3,原油黏度689 mPa·s,并对井周围网格进行加密,建立注采井间的高渗通道。

2.2 注入温度对温敏凝胶封堵性影响

研究注入温度分别为56 ℃、120 ℃、160 ℃、200 ℃、240 ℃和300 ℃时对温敏凝胶封堵性的影响(图2)。以B04P井和B0P井为例,随着注入温度的增加,B04P井最高日产气量不断减小,即气窜程度降低;B0P井增油量不断增加,当温度达240℃时增油量开始下降。

图2 B04P井最高日产气量与B0P井增油量

注气结束时,气相残余阻力系数和含气饱和度分布与温度的关系见图3、图4。可以看出,温度影响凝胶的封堵能力明显。注入温度为120℃时,地层气相残余阻力系数数值和波及范围小,注入凝胶对地层的封堵作用较小;注入温度为200℃时,地层的气相残余阻力系数数值较大,波及范围较广,对地层的影响大。从含气饱和度来看,注入温度为120℃时,凝胶封堵作用小,气窜量大,地层含气饱和度低;注入温度为200℃时,气窜量小,地层含气饱和度较高。

2.3 凝胶含量对温敏凝胶封堵性影响

图3 注气相残余阻力系数分布

图4 含气饱和度分布

注入凝胶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1.5%、2.0%和2.5%时对温敏凝胶泡沫封堵性的影响。由图5可以看出,凝胶质量分数由0.5%增加到1.0%时,B04P井最高日产气量大幅下降;随着凝胶质量分数增大,最高日产气量保持不变,封堵性保持不变。

图5 B04P井最高日产气量与B0P井增油量

2.4 凝胶用量对温敏凝胶封堵性影响

研究凝胶注入量分别为 50 m3、100 m3、150 m3、200 m3和250 m3时对温敏凝胶泡沫封堵性的影响。由图6可以看出,随着凝胶注入量的增加,B04P井最高日产气量减小,之后变化趋势逐渐变缓,趋于不变状态,在注入量为150 m3时达到最低值。这是由于注入量的增加封堵了近井地带,导致气体更易从高渗通道窜流。随着凝胶注入量的增加,B0P井增油量增加;当凝胶注入量达200 m3时,增油量随着凝胶注入量增加开始下降。

图6 B04P井最高日产气量与B0P井增油量

3 应用实例

2016年,在海上稠油油田NB35-2现场应用了“两井同注+温敏调堵+防乳增效”气窜防治技术。吞吐注热前,实施了调堵段塞的注入,根据优化,温敏可逆凝胶质量分数为1.5%,溶液用量为200 m3,注热中进行了增效剂的伴注,顺利完成了面积注热施工作业,措施防窜增油效果良好。

试验前,单井约注入350 t多元热流体时,邻井发生气窜,最高产气量达12 000 m3/d,导致3口邻井停产,停产27~48天;试验后,单井注入1 000 t多元热流体后,邻井产气量由 24 m3/d上升至 440 m3/d,最高产气量1 000 m3,均正常生产,多元热流体吞吐井平均单井增油1 100 m3。

4 结论

(1)针对井间气窜问题,采用温敏凝胶等化学调堵技术,可抑制气体窜流。

(2)通过实验确定了相应的特征参数,可准确预测温敏凝胶辅助多元热流体开采效果。

(3)运用数值模拟方法,优化分析了注入温度、凝胶含量、凝胶用量对温敏凝胶胶封堵性的影响。

(4)现场应用表明,采用温敏凝胶辅助多元热流体吞吐能够抑制气窜发生,提高油藏压力和原油动用程度,一定程度上提高热采效果。

猜你喜欢

温敏油量稠油
相变换热技术在油田稠油开采中应用
稠油热采区块冷采降粘技术应用
一种利用温敏型泡沫压裂液进行重复压裂的方法及应用
ARA改性沥青加工、温敏和抗老化性能分析
大港油田调剖前后吸水剖面变化与井组增油量关系研究
一种亲水性温敏聚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及用于农产品中铝离子的检测
锡类散温敏型原位凝胶的制备
海上M稠油油田吞吐后续转驱开发方案研究
自制油量表
通信用固定柴油发电机油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