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工作方法与体会

2019-03-14刘永强

山西林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临县第一书记水泵

刘永强

(山西省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岚县 035200)

2016年12月,我响应原山西省林业厅党组号召,积极报名,经过批准后来到临县青凉寺乡木家坪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木家坪村位于临县西部青凉寺乡的特困山区,土壤贫瘠,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薄弱,集体经济为零,老龄化现象严重。村民主要以种植玉米、土豆为生,投入多、产出低、收入少。全村耕地面积215.33公顷,人均耕地仅有0.353公顷。全村193户524口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12户299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7%,2016年人均收入不到2083元。

两年多来,在村“两委”班子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木家坪村已于2017年整村脱贫,年人均收入达到5083元,较2016年增长144%。而我通过600多个驻村工作日,艰难不怕苦、踏实工作,使该村各项工作名列全乡第一,连续3年被中共临县县委评为“优秀第一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同时被省林业厅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我的事迹被《吕梁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

记得刚到扶贫村时,听到老乡们议论的声音,“林场来的第一书记”、“太年轻了”、“给咱们什么也办不成”……虽然备受打击,但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来!”我婉拒了乡政府安排的宿舍,坚持吃住在村,于是,村党支部书记家里便多了我这位“亲人”,村里也多了我这位“村民”。我深入学习文件、理解党的政策,走进各家各户进行访谈调研,逐步确立了工作思路,这就是“抓党建、树旗帜,抓项目、求突破,抓民生、聚民心”。

一、让党建工作看得见、摸得着

村委大院杂草丛生,屋顶漏水,白墙发霉,桌椅缺胳膊断腿,但村“两委”干部似乎习惯了这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他们说:“都这么多年了,习惯了,反正工作也没多少”。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大家的积极性怎么会高呢?我下定决心改善村委会办公环境。经过多番劝说、鼓励,我和班子成员一起买来涂料、堵漏刷墙,打扫卫生,贴起了党支部工作条例,树起了党旗、国旗,两委办公室变得干净、明亮、暖和了。

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村干部对各类数据家底不清,都是依靠会计拍脑袋填写,每项政策实施起来,错评漏评率很高,村民们对此反应很强烈。为了更好地服务好每一位村民,由我带头开始了在村委会值班办公,收集数据,归类建档。看到常年外出打工的村民,因各类证件不在村里带来的诸多不便,我就抱着复印机挨家挨户地去复印资料、搜集数据,建立了村民身份证、户口本等基础信息资料库和木家坪微信工作群。通过我们多走路,让村民少跑腿,使每一位村民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以前村委死气沉沉,经常来的人很少,办个事效率很低,如今在村的和不在村的村民办事都方便多了,真好!”工作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

还记得刚进村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警醒地意识到抓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临县县委宣传部为每个贫困村分发了5台电视机,村干部按照以往经验采用“抓阄”的办法,村民们一开始都很高兴,期待着自己都是那个最幸运的,但抓阄结果出来,有一家一下抓到了3台电视机,立刻引起了村民的不满,有的叫嚷着表示不服,现场一片混乱。我当场进行了制止,并及时收回电视机,让大家保持安静,依理依据地给村民们讲政策。告诉他们:“电视机是给最需要的贫困户送温暖,并不是看谁的运气好。”现场让急需电视机的贫困户当场报名,随后带领村干部上门核实,最后把电视机送到了最需要的5户贫困户家中,分到的、没有分到的都满意。

为了使以往农村各项政策和福利数目多时按人头均分、少时抓阄的不良风气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带领村“两委”班子认真学习“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对群众最关心的救济款、低保、粮食直补等热点问题实行阳光化作业,让群众当家作主,让“家事”公开透明,于是村“两委”和群众的误解消除了,提高了党支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力,各项工作走在了清凉寺乡的最前面。

二、让脱贫攻坚有温度,更有热度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项目。2017年4月,我多次前往临县林业局争取项目,最终申请到93.33公顷优质核桃苗木。栽植时我又跟班作业,使成活率达到98%以上,5年后挂果将会为村民带来一笔不小收益。

退耕还林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但木家坪村的土地认定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要想完成退耕还林就必须把土地确权工作做好。“土地确权”是村民一直上访的主要原因,乡村两级干部也是一拖再拖,成为了“烫手山芋”。为了做好土地确权和退耕还林工作,让村民们尽快享受到政策的好处,我认真学习政策,大量走访村民,虚心向党员请教经验,制定了工作方案,并选取村中有威望的老党员和村民,成立了土地确权和退耕还林村民小组。在2017年4月-6月这2个多月时间里,对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分类进行了梳理、登记。从北山到南山,一座山连一座山地跑,一个地块一个地块地落实到图纸上,一个个纠纷在现场得到处理,将每个阶段的实施进度和结果及时在村务栏进行公示。挨家挨户讲道理、讲政策、做工作,每个村民都签了字、按了手印,公示无异议。木家坪村土地确权和退耕还林工作率先在青凉寺乡完成。2017年,村民们期待已久的“摇钱树”,终于获得了生态红利,整村退耕还林153.33公顷,户均1.33公顷,每户有3万元的退耕还林收入。2018年4月,利用省林业厅5万元扶贫资金组织村民绿化了村庄。扶贫期间受青凉寺乡政府邀请,我还帮助13个村完成退耕还林9333.33公顷,为4个造林合作社技术帮助造林533.33公顷,为全乡生态脱贫贡献了技术力量。亲身经历了生态扶贫在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改善环境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认可,我为自己作为一名林业人而感到自豪。

刘永强给老百姓讲解玉米保险和马铃薯保险的好处

2018年3月,我带领村“两委”班子到大同等地考察,最终决定采取“党支部+能人大户+贫困户”的形式创办合作社,发展林下散养华北柴鸡。利用省林业和草原局的15万元产业资金,为108户贫困户每户分发了29只成年华北柴鸡,合作社占地1.67公顷,现存栏华北柴鸡种7000只、野鸡1500只、乌黑绿壳鸡1000只、獭兔1000只。每户贫困户每年可增收2000元,村集体每年可收益3600元。如今木家坪村有了自己的“鸡王山”品牌,不仅解决了村内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还为农户带来实惠。两位合作社带头人牛晓宏获得了“临县先进农民”、刘鹏被选为“临县本土优秀人才”,两个人都享受到了政府的工资补贴。2018年7月,通过流转土地0.80公顷,申请到20万瓦的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基础设施已经完成,光伏启动后,将为村集体每年带来20万元收益。

三、让民生福祉接地气,更带露珠

以前村民要去十里外的村庄拉水,水泵使用年限过长,一年几次维修依旧满足不了村民正常的生活。看着村民们吃水的困难场景,让我一次次鼓起勇气,从村里到乡政府再到县里不停地打报告、写申请。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4月,临县水利局终于给该村特批了一台深水泵。水泵送到村后,第二天上午8点水井开始排水,需要有人下井把绳索套住旧水泵往上打捞。看着井边帮忙的村民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我便主动提出要下井。水井10米多深,我心里真没底,但想想争取水泵时的艰辛过程,“舍我其谁”呢?我一咬牙,借助绳子下了水井,把钢绳套在旧水泵上,众人合力打捞了上来。安装好新水泵,大家喜悦之余正准备抽水,不料水泵和铁水管重量太重,固定好的水泵钢丝断了,水泵和水管一起掉进井里,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一个个惊慌失措。眼看天色将晚,我就鼓励大家,在5个手电筒的照明下,我们凝心聚力再次进行排水打捞,终于把水泵重新安装好了。当合上电闸的那一刹那,新的水泵“隆隆”声运转起来,大家非常高兴,而时间已到晚上11点半了,整整花了15个小时。我全身衣服早已湿透,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寒冷,想到一个多月的辛苦没有白费,不禁流下了泪水。为的是我用自己的行动帮助村民办了一件实事而高兴,也为村民准备好的大衣和晚饭而感动。那一刻,我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凝聚了人心。

看着留守在村内许多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们,亲人不在身边,一有时间,我就去看望他们。下雪时主动为山上的老人扫雪、挑水。为了让每一项帮扶措施走进他们家中,我骑着摩托车拉着他们去医院体检,把王一莲奶奶和13位贫困户的慢性病本子办了下来,一年5000元的吃药费用得到了解决;突发脑梗的张桂云老大爷大病保障得到了落实;苗爱香阿姨等5位村民残疾证拿到了手里,每年600元的补助到手了;丧失劳动力的武建明和其他9户贫困户搬进了危房改造后的新家;刘志有大伯和其他13户深度贫困户享受到了国家最低生活保障……在这一点一滴中,我把国家的好政策送进了百姓家中。

2019年2月,我结束了第一书记工作,回到自己原来的工作岗位。离开村子的时候,村民们你拉我扶,依依不舍,这一幅画面将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两年多的驻村扶贫经历,让我真正看到了老区农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感受到了村民的勤劳朴实,经历了基层干部想干成事的艰辛,但也收获了一份难能可贵的感情,收获了一段不可多得的历练,让年轻的我得到了一次化蛾破茧般的成长。

猜你喜欢

临县第一书记水泵
某型水泵旋转系统故障分析
凝结水泵全系列优化改进
水泵节能改造在昆钢的应用实践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山西临县举办电商峰会助力乡村振兴
擎起健康扶贫旗 共筑百姓幸福梦 山西科技志愿服务健康科普活动在吕梁临县成功举办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驻村第一书记
走村入户送温暖 扶贫慰问暖民心 山西省种子站赴临县开展帮扶慰问活动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