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卉藤本课徒稿(八)

2019-03-14

老年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藤本共性物象

三 造型

形象是造型艺术赖以生存的依据,形与象的表现在于造型的方法,它体现了造型艺术的艺术特征。中国画基于写意性艺术观的意象造型原则,在意笔画法的技法体系中体现得最为典型,藤本花卉的画法亦不例外。

图27 秋情

图28 露实低悬映清秋

意象造型,是画家主观意蕴与表现对象相互交融的产物。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念认为,绘画艺术的造型不可能、也没必要去模仿自然生活的真实,但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客观对象而主观臆造。藤本花卉的意象造型原则,既以客观对象为依据,又有感而发,利用主观情感去观察认识对象,从而创造出既表现客观对象的典型特征,又与其自然形态产生距离的“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形象。

藤本花卉意象造型立足于表现客观对象的典型性,自由地选择和利用客观对象各种有利于造型的因素,突破了客观真实性的约束,舍弃和排除了光影与色彩的影响,把具象的形体转化为抽象的线与笔墨,把立体的三度空间关系转化为平面的二度空间关系。另外,画家还可根据形式美与艺术追求的需要,对物象进行夸张、变形,以此加强藤本花卉抒情性与表意性的艺术功能。

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念,来自“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这确定了中国画家对客观物象的表现是一种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结果。所以,他们既尊重客观对象的真实性,又强调主观意志的表达。同时,高度的提炼概括与对典型特征的强化,也使中国画的造型观念自成体系、独具特色,进而形成其特殊的造型方法。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共性化结构

中国画在漫长的沿革承变过程中对造型的把握,通过高度的提炼与概括形成了特有的共性化造型规律,并成为中国画造型观的手段。共性化造型观念来自对客观物象结构形态的概括,重视物象本质与常态的关系,强调客观“真”与主观“意”理想化的契合,揭示客观物象的普遍规律。就具体而言,藤本花卉所表现的客观对象,形态各异,即使同一个品种,其实体变化也株株不同。

对共性化结构规律性的把握,既要从中吸取营养,又要以造化为师,从中找出前人对共性化结构规律总结、概括的轨迹,灵活地掌握并创造出新的、具有个性化特质的共性化结构规律,才能使共性化结构规律脱离僵化、雷同,而变得具有灵性,达到因共性化结构的高度提炼与概括而达到突出典型性结构特征的目的。

图29 西风蓠落抱枯藤

图30 紫云

猜你喜欢

藤本共性物象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衡阳岣嵝峰藤本对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藤本花卉课徒稿(二十三)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共性
外福来的藤本图鉴
藤本月季快速扦插育苗技术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