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认知功能与心理痛苦的关系

2019-03-14李海燕

关键词:温度计精神分裂症痛苦

吴 昊,马 莉*,杨 康,唐 岩,付 荣,李海燕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云南 昆明 650224)

处于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会逐渐消失,认知功能得以恢复,但患者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极易导致病情的防护发作,使得患者处于痛苦状态中。而为了近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本文就着重探讨了康复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心理痛苦所存在的关系,以此以往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处于康复期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3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在同一时间段健康体检者在同一时间段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50例,女33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2.5f1.5)岁;观察组男48例,女35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3.5f1.6)岁。两组受检者在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心理痛苦温度计以及心理痛苦问题量表调查,其中调查人员均通过了专业培训,同时在调查问卷实施前均接受了统一问卷和指导语的指导,问卷回收率为100%[1]。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心理痛苦温度计以及心理痛苦问题量表评分予以比较,同时采用Pearson对认知功能与心理痛苦所存在的关系予以分析。

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所评价的项目可分为40个,正常人该评分≤13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认知障碍越严重。心理痛苦主要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以及心理痛苦问题量表实施评价,心理痛苦温度计评价分数介于0~10之间,数字越大则越痛苦;心理痛苦问题量表评分介于0~4分之间,评分介于0~4分之间,分数越大的则越痛苦[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各项评分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心理痛苦温度计以及心理痛苦问题量表评分总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予以比较(±s,分)

表1 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予以比较(±s,分)

组别 n 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总评分 心理痛苦温度计总评分 心理痛苦问题量表总评分观察组 83 148.79f22.49 14.85f5.28 5.48f4.57对照组 83 114.62f10.58 6.08f2.22 0.88f0.22 x2 / 12.970 14.397 27.688 P/<0.05 <0.05 <0.05

2.2 认知功能与心理痛苦的关系

通过实施Pearson后发现,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评分和心理痛苦温度计以及心理痛苦问题量表评分成正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56、0.417,P<0.01)。

3 讨 论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心理痛苦温度计以及心理痛苦问题量表评分总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同时由于患者的长期服药和住院,也会导致患者对自身病情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继而导致患者难以适应生活环境。韩兴玲[3]等人通过研究得到了与本文相似的结果,康复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总评分(148.79f22.49)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114.62f10.58)。

综上所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认知功能与心理痛苦成正比,即认知功能越差其心理痛苦越严重。

猜你喜欢

温度计精神分裂症痛苦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正确认识温度计
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温度计的来历
谁痛苦,谁改变
温度计的『一二三』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分担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