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十年来(1979—2018)国外图书馆学研究发展轨迹窥探

2019-03-14

图书馆界 2019年6期

(重庆图书馆,重庆 400037)

1 引 言

“图书馆学”这一名词由德国著名图书馆学家M.W.Schretinger(施莱廷格)于1807年首次提出。1887年,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M.Devey(维尔·杜威)在哥伦比亚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机构,使图书馆学这门科学趋于成型。192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院首次设立图书馆学博士学位课程,标志着图书馆学的研究与发展达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图书馆学作为一门富有生命力的新兴学科,其丰富的内蕴和独特的理论视角,激发了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100多年来,学者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图书馆学进行了多层次的探讨与研究,取得相当大的进展。

笔者从全球视角出发,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所载文献为计量基础,运用SPSS软件提取文献的年度、学科、国家地区、高被引、高频关键词、基金分布等数据,从基本概况与主题挖掘两大方面对国外图书馆学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进而追踪国外图书馆学研究展轨迹。

2 数据采集

关于国际图书馆学研究文献数据的采集,笔者首先对JCR(期刊引用报告)中收录的国外图书馆学期刊进行分析,通过访问各刊的主页,查阅期创刊、停刊时间等相关信息。其次,利用JCR选择:1)创刊时间早、历史较悠久的期刊;2)影响因子高的期刊;3)发文具有连续性的期刊,先后筛选出1979—2018年间最能够代表国外图书馆学研究进展的20种专业期刊,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在WOS中选取“所有数据库”,文献类型设置为“Article”,检索条件设置为出版物名称:(Bulletin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Electronic Library、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Journal of Documentation、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Science、Knowledge Organization、Law Library Journal、Library Hi Tech、Library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Library Quarterly、Library Resources & Technical Services、Library Trends、Program Electron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Restaura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Library and Archival Material、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Journal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Portal Libraries and the Academy)AND主题:(library),单击“RETRIEVE”,共得到11 148篇文献。

3 国外图书馆学研究发展轨迹分析

3.1 数量分布轨迹——发文数量阶段式攀升

据WOS数据库所收录的论文,国际上关于图书馆学研究最早的一篇文献为《档案立法和社会统计》1900年第15卷所载的《柏林的公共图书馆“Hugo Herrmann”》。此后数十年间,相关研究的连续性较好,发文数量基本呈逐步上升趋势。表1显示,1979—1988年图书馆学研究文献发表量为1 294篇,处于较低水平,但波动小,相对稳定;1989—1999年文献发表量为2 733篇,比上个十年发文数量增长111%,发文数量显著增加;21世纪初,随着图书馆职能的深化,图书馆学研究文献在2000—2018年的发表量爆发式增长,在整体上比上一个阶段增加了1倍左右。

表1 1979—2018年国外图书馆学研究文献年度分布

3.2 学科分布轨迹——学科交叉融合陆续显现

在掌握1979—2018年图书馆学研究数量分布情况后,笔者对文献研究的学科类别及具体方向进行计量统计,整理结果如图1。国际上,图书馆学研究论文主要集中于Social Science(社会科学)、Science Technology(科学技术)、Life Science(生命科学)、Engineering Technology(工程技术)四个大方向。自然科学比重高于社会科学,在四大分类中,不同的研究文献又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具体如表2所示。

图1 国际图书馆学研究文献学科分类

表2 国际图书馆学研究文献学科方向TOP10

由表2可知,在发文量前十名的具体研究方向有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计算机软件及计算应用、生物学、基础医学、有机化工、药学、中药学、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高等教育、自动化技术。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生物学三个方面的文献量基本达到文献总量的一半,其中关于“Library Information”和“Digital Library”的文献就占到24%,而计算机方向的文献也占到13%。

从图书馆学研究文献学科方向分布和图书馆学研究文献具体学科类别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根本变化,促使图书馆学研究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如信息科学、管理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情报学、目录学、文献学、档案学等。这些学科有些是图书馆学的同族同科(情报学、文献学、目录学、档案学),有些是图书馆学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社会学),有些是图书馆学的应用学科(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在图书馆学研究的过程中,这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应用现象陆续显现,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国外图书馆学领域的研究人员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上交叉比较频繁。

3.3 地域分布轨迹——研究地域辐射式延展

根据WOS,笔者整理出国际上图书馆学研究文献分布于世界的89个国家。在国家(地区)发文量方面,美国以6 399篇的优势位居第一位,加拿大1 083篇,英国552篇,中国311篇,苏格兰203篇,澳大利亚202篇,日本、印度、南非、中国台湾、尼日利亚等发文量均在100篇以上(见图2)。在图书馆学研究文献的地区分布中,北美洲(6个国家)、亚洲(28个国家)、欧洲(31个国家)地区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93%。其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美洲地区以7 505篇的发文量位居世界首位,占总发文量67%。国际上图书馆学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国的University of Illinois(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威斯康星大学)、Indiana University(印第安纳大学)、National Library Medicine(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University of Maryland(马里兰大学)等。

图2 图书馆学研究文献国家(地区)发文量TOP25(单位:篇)

从世界区域分布来看,北美洲、欧洲、亚洲发文量占国际图书学研究论文发表总量的93%,其中北美洲地区以7 505篇文献居首,约占67%;欧洲1 613篇,约占14%;亚洲1 251篇,约占11%,可见国际上欧美及亚洲地区为图书馆学研究的主要地区。

3.4 研究内容轨迹:中心性主题研究趋于明朗化

笔者以“Library”为主题对国际上20种影响因子高的期刊进行搜索整理得到论文11 148篇,为了更好地分析高被引论文,选取了被引数量排名前十的论文来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国外图书馆学研究高被引论文TOP10

在WOS中下载所选图书馆学研究文献的题录数据,并且保存成记事本格式的文件,将所有题录数据载入到数据库中,然后从这些数据中抽取出来关键词,进行统计,选取高频关键词(见表4、表5、表6)。

表4 1979—1989年国外图书馆学研究文献高频关键词

表5 1990—1999年国外图书馆学研究文献高频关键词

表6 2000—2018年国外图书馆学研究文献高频关键词

1955年,加菲尔德博士首次提出期刊影响力可以通过期刊所刊载论文的引证频次来进行测试,根据期刊被引频次确立的影响因子已被广泛应用在科研绩效评价的多个领域。因此,科技期刊、科研论文之间的引证和被引证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论文的价值。将1979—2018年图书馆学研究中的高被引论文和高频关键词分三个时段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更直观地看出每个时段最重要的关键词及其所代表的研究热,从而更好地了解国外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轨迹。

(1)研究前沿初步形成,但并没有构成中心性主题阶段。据表4可知,20世纪90年代前,国外图书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Collection Development(馆藏建设)、Online Catalogs(在线目录)、Residency Program(项目培训)、Legal(法律)等方面,初步显示了1979—1989年的研究前沿。在检索结果中,仅1979—1980年与Collection Development(馆藏建设)主题相关的国际图书馆学学术论文就有33篇,在其主要研究内容中,“馆藏建设的结构性方法”“对图书馆馆藏进行评价”“馆藏资料的定期使用”等内容排名最为靠前。与“在线目录”主题相关的研究论文有105篇,本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主题访问的在线目录”“在线目录的事务日志分析”“评估一个在线图书馆主题目录对在线目录的研究”。“项目培训”在1986年突现最明显,主要研究内容有“教育与实践的联系——基于居住人的项目”。

表3所示国外图书馆学研究高被引论文中,被引频次排在第一位的是N. J. Belkin、R. N. Oddy、H. M. Brooks三人于1982年在《Journal of Documentation》上发表的论文——《ASK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l:Part I. Background and Theory》。这篇关于大英图书馆信息搜索系统的论文备受学者们推崇。文中所介绍的大英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搜索系统尝试通过一定的数据库结构,形成多样化的检索策略,以满足用户潜在的信息需求。高被引论文中主要是图书馆学领域相关理论、实践层面比较资深的图书情报学家撰写的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这些论文本身提出了创新性的观点,为后期研究人员进行规模化研究的提供了基础。如排在第2和第4位的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高被引论文主要内容均是信息检索研究,但这一时期并没有形成中心性研究主题。

(2)研究前沿形成,同时中心性主题也初步形成。表5中,1990—1999年间突显的关键词按出现频次高低依次为Library Services(图书馆服务)、Knowledge(知识)、Systems(系统)、Research Library(研究型图书馆)、Web(网络)、Management(管理)、Continue Education(继续教育)、Library Collection(图书馆馆藏)、Health Literature(健康文献),Medical Librarians(医学图书馆员)。其中突现值最高的Knowledge(知识)包括Knowledge Organization(知识组织)和Knowledge Discovery(知识发现)。Systems(系统)中在这一时段高频出现的是Melvyl System,检索结果中与研究主题相关论文仅1992年就有8篇,主要研究的是多个机构对Melvyl系统的使用及未来规划。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研究人员开展了基于万维网的研究,使得Word Wide Web(万维网)成为研究的前沿。在1990—1999年间出现的10个高频词中,中心度最高的是“图书馆服务”,与此前的研究进行比较发现,本时段的研究前沿形成了一定的研究主题中心,即研究方向是以图书馆服务为中心的,而此主题也成为21世纪图书学研究的重点。“健康文献”一词出现104次,说明该研究领域都是有价值的健康文献方面的论文。前十位的高被引论文中还涉及医学领域,如《The Impact of The Hospital Library on Clinical Decision-Making:The Rochester Study》一文。因此“图书馆服务”“知识”与“健康文献”成为1990—1999年图书馆学研究的中心领域。

(3)研究方向多样化,并形成明显的中心点。2000—2018年突现的关键词为16个(表6),最突出的为Digital Library(数字图书馆)、Internet(因特网)和Technology(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后发现,与“数字图书馆”这一题主题相关的论文有571篇,占相当大的比例。主要原因在于,进入21世纪以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人们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迫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寻找改进图书馆服务的方法,针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也急剧增多。同时,这也推动了另一个高频关键词的出现即Need(需求)和形成了以Digital Resources(数字资源)为中心的较小的研究中心。其次,Open Access(开放存取)一词的出现频率较高,检索结果中与该主题相关的论文为225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人员开始逐步转向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研究,主要有“免费获取科学论文的影响”“基于Scopus的开放存取研究”“开放存取在期刊库中的应用”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数字图书馆研究,在21世纪得到了更全面、更大规模的发展,美、英、法、日、德等国纷纷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地区或专业的资源共享网络,大量论文则围绕Digital Library(数字图书馆)等关键词来展开研究,成为鲜明的研究中心。

4 结 语

图书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积累实践经验,保存有价值的材料,反映各种研究成果,不断创造和发展了图书馆学的知识体系,达到了交流和传播知识、信息的目的。图书馆学研究成果成为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一种文化成果,并在文化推广中产生巨大的作用。各国图书馆学研究在不同阶段有重点推进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借鉴他国经验,互相提供研究的新思路、新方向。从国际视角出发,总结图书馆学研究特点,为今后国内外图书馆学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方向,为图书馆学研究人员提供数据基础,以此推进图书馆研究工作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