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郁达夫作品中的自卑与性心理

2019-03-13李青容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期
关键词:南迁郁达夫

摘 要:以1921年7月27日完成的作品《南迁》为例,来分析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前期作品中表现出的自卑与性心理。《南迁》是以主人公伊人为依托的带有他自叙色彩的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爱和同情被破坏,独自身在异国他乡被欺侮和损害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伊人是郁达夫笔下的人物,是其自卑心理的产物,也是其性心理的发泄對象。

关键词:《南迁》;郁达夫;自卑与性心理

作者简介:李青容(1995-),女,汉族,四川绵阳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秘书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01

郭沫若有一段可以称之为经典的言论:鲁迅的韧,闻一多的刚,郁达夫的卑己自牧,我认为是文坛三绝[1]。“卑己自牧”是自卑心理极其严重的表达。郁达夫的自卑心理的产生则源于年少时的家境以及留学日本感受到的文化差异。在《南迁》中写伊人的少时家境,他家中只有祖母是爱他的。伊人的母亲是一个寡妇,半男半女的性格,所以在伊人小时候母亲就不爱他,他也就此变成了厌世忧郁的性格。文章中写到“可怜他自小可怜他自小受到社会的虐待,到今日,还不敢信这尘世里有一个善人。”伊人的悲苦童年与郁达夫的童年颇为相似,郁达夫借用小说中伊人的形象来展现出自己因为家庭原因形成的自卑心理。对于他到日本留学感受到的压抑与歧视更加使他本来的“玻璃心”更加的易碎。伊人自家嘲笑起自家来:“呵呵,你也被日本人的社会主义所感染了。你要救日本的劳动者,何不先救救你自家的同胞呢……”不同制度文化导致其思想意识不同,从而产生的一种弱国自卑感,自己无能为力去拯救国家的深深无力感。K君在坛上发表的演讲,“东洋人”这个词让伊人深深地感受到敌意。无论从家庭环境还是社会文化差异都使伊人在自卑中越陷越深。 伊人的这种自卑也是郁达夫自己的,是郁达夫将自己的卑己自牧心理刻画到人物形象中的真实写照,伊人似乎就是郁达夫自己。

弗洛伊德认为性动力冲动是人最原始的本能冲动,它的目的就是求快乐它总是指向一定的先天欲求的满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欲望常受各方面的压抑而得不到实现,便退缩到无意识阶层,因而产生焦虑、痛苦[2]。自卑心理驱使的自我暴露,还表现在郁达夫在创作小说时大胆的表现男女两性关系的描写。《南迁》中伊人在遭遇到M感情伤害以后,身心所受的悲痛与愤恨超乎寻常。“精神和身体如同落水鸡一般。”因为这一次的感情的挫败而发出“可怜我的长败的生涯”的感慨,从此他变得更加脆弱和敏感,经常无缘由的伤感落泪。然而在遇到美丽单纯的O姑娘时却变得小心翼翼,内心极度渴望爱却不敢大胆追求,在这种欲念与退缩的挣扎中,在若即若离,朦胧而恍惚的感情中,内心骚动的欲望,使他坐立不安,他已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这种朦胧的男女之情和难以言说的伤感。由于过度的敏感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焦虑与痛苦同样煎熬着伊人的内心,他自己也说“这疑心病就是我半生哀史的证明。”伊人在与O姑娘相遇在一起散步之后更加对其念念不忘,满脑子都是O,于是出门去,看着他们走过的足迹,他似乎又回到了自己童贞未破时候的样子,他对O姑娘的心,他自己觉得高尚而纯洁,并无半点邪念。O姑娘带给他的是一种久违的“生命力”。他与O的感情交流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交流,带有着传统文化的含蓄美。弗洛伊德说:梦就是被压抑的潜意识中那些本能愿望在检查作用放松时候的改装实现。在梦中他听见了“迷娘”的歌声,他便随着她去海上,所谓日有所思也有所梦,于是梦见了O,只是觉得周边的景物怪异,两人相对无言。突然画风一变,森林的路口遇见了那个骗他的妇人M,跑也不能跑,于是在苦闷中醒来。在他的潜意识中他仍然对M有深深地阴影。在与O散步后通过梦境的形式潜意识的表现出来。从郁达夫《南迁》这部早期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弗洛伊德”式的创作心理。

在《南迁》的最后,O病入膏肓,对宗教并无很大兴趣的伊人却在坛上发表了大篇幅的演讲,在发表完演讲之后,感了伤寒,似乎一切得到了释放身体与灵魂都被掏空,最后孤独的病死在床上。伊人的死亡是作品中人物的死亡,也是郁达夫对自己卑己自牧心理的终结,是对自己的一种超越,是作家新生。

参考文献:

[1]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20卷).

[2](奥)弗洛伊德.《释梦》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2.12.

猜你喜欢

南迁郁达夫
郁达夫在汉寿撰写抗战檄文
贵人
南渡中原士族对东晋文化的历史贡献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宋朝南迁对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影响
情寄十梓街——记河南大学南迁苏州的一件往事
论郁达夫小说《沉沦》的艺术特色
浅析崇祯救国之策失败的原因
抗战中的爱情:李小瑛与郁达夫
浮世露恋:李小瑛与郁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