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就新时代文化殿堂
2019-03-13李梦源
李梦源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早在先秦时期的文子便道出了创新的重要意义。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也应当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筑就新时代的文化殿堂,让中华优秀文化焕发时代生机。
文化创新,不是简单地删减和增添,而是对其进行辩证否定的再创造。去粗存精、去伪求真。保留的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改变的是异彩纷呈、与时俱进的文化传播手段。让传统文化兼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方可使其万古长青。
如何让中华文化殿堂屹立于世界而不倒?
首先,我们需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打造坚实的地基。曾经的我们,沉浸于“天朝上国”的至高荣耀无法自拔。当列强用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民众才幡然醒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至此,伴随着洋務运动而掀起的一阵“崇洋风”便刮遍神州大地。可惜的是,这场“洋飓风”滞留得太久,以至于当今的中华文化仍然受这遗风的袭击:洋地名比比皆是,洋节日步步紧逼。以至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大厦都显得摇摇欲坠、岌岌可危。文化创新,绝对不是“文化复制”“文化崇拜”。我们应立足于中华文化立场,走自己的文化道路,以守正促创新,以创新强守正。
新时代,我们强调“文化自信”,因为我们有足够丰富的文化资源。秦风汉韵传唱千古;唐诗宋词笔墨淋漓;明清文章,空灵真性,陶庵遗梦醉三袁。这不都是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瑰宝?在“守正”的基础上求创新,是为了唤醒埋藏于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维系纯真无瑕的民族情。
其次,要利用现代技术使传统文化体现出时代精神。也就是为这座文化殿堂进行恰如其分的搭建和装修。朱子有诗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合理地弘扬传统文化,既要符合文化本色,又要注入时代源泉。这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便显得尤为重要。敦煌莫高窟以其奇伟瑰丽的壁画闻名于世,然而文物的珍贵易损又阻碍了它的传播与发展。现今,敦煌研究院联合科技企业、高校等多方平台,研制开发了“数字莫高窟”,为敦煌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和多样的观赏途径。诚然,互联网的发展给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它也提供了新颖的发展机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利用现代技术保存、展现传统文化。既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又迎合了新时代青年——未来的文化继承者们的青睐。如此一来,“鱼与熊掌既可得兼”,何乐而不为呢?
值得补充的是,现实中也不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文化打扮得花里胡哨的现象。当古代贤人君子被P上表情包,当文化影视歪曲历史真相,我们应该在这场文化狂欢中反思。文化与技术相结合,不是为了使其光怪陆离以至于喧宾夺主,而是为她搭建一个更好的文化舞台,使其充分展现文化原色。
最后,培育文化建设主体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传统文化之所以能一脉相承,在于她符合大众的审美品位,经过代代口耳相传或是文墨印刷,得以流传至今。由此观之,万不可将传统文化束之高阁,相反,我们应努力地使其更接地气,使平凡百姓都可以接受文化的熏陶。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加入更多传统文化因素,让学生们在日常学习中接受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探究式课题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再发展,使古典美与现代化实现更高层次的统一。
而对于非学生人群,则可以借助大众传媒,寓教于乐。在娱乐化充斥荧屏的时代,我们也许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明星真人秀,我们也许麻木了对国外频道的高仿节目;我们开始怀念“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融融温情,我们开始怀念先秦时代的唇枪舌剑,我们开始怀念埋藏于历史长河的文化宝藏。我们有如此丰厚的文化基因,不正应该充分地挖掘其价值,使其以崭新的面貌向我们微笑吗?《中国诗词大会》用奇幻的舞台制作和优雅的诗词吟诵滋润心田,《见字如面》用淳朴的家书和时代的声音唤醒记忆,《经典咏流传》让音乐与诗词共舞,勾起一代代人对文化的丝丝情愫。搭建新时代文化殿堂,需要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为其添砖加瓦。当传统文化不再曲高和寡,那声声浅吟低唱也将成为我们的嘴边诗、心中泉。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惟有文化创新,才能在多样的世界文化中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助力“文化自信”。搭建新时代文化殿堂,需要立足于传统根基;需要利用现代技术以创新文化形象;需要创新文化展现形式以增强传统文化的普适性。
我相信,新时代文化殿堂终将建成。中华文化必将以其独特的风范和细腻的情思,将中华文明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