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县旅游气象指数研究
2019-03-13吴姗姚浪
吴姗 姚浪
摘要:利用织金县2017年温度、降水、湿度、风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计算出2017年织金县旅游气象指数分布,统计分析发现2017年织金县旅游气象指数为1级的天数有32d(9%),旅游气象指数为2级的天数有180d(49%),旅游气象指数为3级的天数有111d(30%),不适宜旅游的天数为42d,占全年的11%,其中不适宜旅游的日期主要集中冬季和夏季,但占比天数较少,总体而言,织金县在1a中基本适宜旅游以上的气象旅游指标占了全年的89%,旅游气候条件舒适。
关键词:织金县;旅游气象指数;旅游舒适度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215063
引言
织金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辖区内有著名的旅游景点织金洞和织金大峽谷,经典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织金县最宏伟的地下王宫,织金洞也被誉为天下第一洞。织金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约1436mm,年平均气温14.1℃,平均相对湿度79%,舒适的气候条件让织金县成为避暑休闲胜地,下文将对织金县的旅游气象指数分布进行分级探索,分析出织金的旅游气候特征。
1资料和方法
本文选取织金县国家气象观测站2017年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湿度、白天时段08:00[CD1]20:00时降雨量、平均风速等气象观测资料,通过旅游指数计算探索织金县的气候旅游条件,其中旅游指数的计算方法为TMI=8×IT+6×IRH+3×IR+3×IW(1),式中TMI为旅游气象指数、IT 为气温指数、IRH为相对湿度指数、IR为降雨量指数、IW为风速指数,8、6、3、3为权重系数。
旅游气象指数按照非常适宜到非常不适宜共划分为5个等级(1级~5级),每一级的名称、说明、指数范围按表1规定。
2织金县旅游指数分析
2.1全年旅游气象指数概况
通过对织金县2017年旅游指数进行分析统计,发现2017年织金县旅游气象指数分布在14~100之间,其中旅游气象指数为1级的天数有32d(9%),旅游气象指数为2级的天数有180d(49%),旅游气象指数3级的天数有111d(30%),旅游气象指数为4级的天数有31d(9%),非常不适宜旅游的天数为11d,占全年的3%,其中对不适宜旅游的时间进行季节分析,发现织金县不适宜旅游月份为6月,其次是1月,这表明织金县主要不适宜旅游的气候条件为夏天的暴雨天气和冬季的低温凝冻天气,但总体来说织金县基本适宜旅游以上的天数为89%,不适宜旅游以下的天数仅为11%。
2.2分季节旅游气象指数概况
对织金县旅游气象指数进行分季节研究发现,在织金县非常适宜旅游的季节在春季,春季非常适宜旅游天数为18d,在夏季非常适宜旅游的天数最少;在夏季适宜旅游的天数最多,为55d,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基本适宜旅游天数最多的为冬季44d。
2.3分月旅游气象指数概况
统计分析织金县旅游气象指数在3级以上的天数,发现在12个月基本适宜旅游的天数在22d以上,最多为4月30d,其次是5月、10月、11月29d;这表明在织金县1a 12个月中基本适宜旅游的天数波动不大,气候总体适宜旅游,极端恶劣天气少。分析旅游气象指数在2级以上的天数,发现适宜旅游天数较基本适宜旅游以上的天数有明显的波动,其中在4月、5月、9月适宜旅游以上等级的天数在25d以上,在1月、12月适宜旅游以上天数较少(小于11d),其中1月适宜旅游以上的天数最少为9d。
统计分析织金县不适宜旅游的天数,发现在1月、3月、6月、8月不适宜旅游的天数较多,其中6月8天最多。在2月、5月、7月、9月、10月、11月、12月不适宜旅游的天数在3d以下,其中4月无不适宜旅游的天数。这表明织金县在适宜旅游的气候条件全年分布较为均匀。
3小结
通过对织金县2017年旅游气象指数的计算和统计,发现织金县全年基本适宜旅游以上等级气候条件的天数占全年89%,不适宜旅游气候以下气候条件的天数仅为11%。同时对旅游气象指数进行季节划分,发现织金县四季中适宜旅游的天数最多,基本适宜旅游的天数次之,不适宜旅游的天数在四季都有,但在夏季和冬季最多,这也和织金县夏季强降水天气偏多,冬季有阶段性的低温凝冻天气有关。总而言之,织金县全年极端天气发生频率低,适宜旅游的气候条件接近全年9成,对开展户外旅游、溶洞参观等旅游活动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宋静,姜有山,张银意,等. 连云港旅游气象指数研究及其预报[J]. 气象科学, 2001, 21(4):480-485.
[2] 潘星海,赖雨薇, 李文蜜,等. 舟山市普陀区海滩旅游气象指数预报研究[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6, 37(4):69-72.
[3] 杨琳,崔娜,陈启忠. 深圳旅游气象条件分析[J]. 广东气象, 2010, 32(3):46-48.
[4] 张丽娟,孟丽丽,马淑玲,等. 洛阳市旅游气象服务初探[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3(0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