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的研究
2019-03-13冯丽芳
冯丽芳
摘要: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耕地的逐年减少使得现阶段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单位面积产量的要求不断升高。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将就农作物栽培技术及实现农作物高产的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技术;高产途径;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S31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190215045
引言
我国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使得耕地问题一直以来是影响我国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何加强对有限的耕地的利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农作物产量已经成为现阶段农业工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各种新型技术的使用使得农作物栽培方法和效果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克服了传统农业中的各种弊端,实现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就此进行研究。
1强化技术使用,保证农作物高产
1.1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
播种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能够提高其出苗效果,实现苗齐苗壮,为后续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避免气候影响,使得农作物能够在较为适宜的气候中生长,实现高产稳产。在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不论何种农作物,其生长都会有固定的周期,种子萌发作为这个周期里面重要的一环,只有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播种,才能实现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进行萌发。例如小麦在进行播种时,如果时间选择不合适就会提高其在出苗之后遇到霜冻天气的可能性,使得小麦的产量大大折扣。同时,由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因此如果播种之后温度较低,种子休眠期就会延长,而如果播种之后温度过高,种子就会提前萌发,不利于后续生长。除此之外,合适的播种时间还可以有效的降低病虫害的侵袭,保证农作物的高产稳产。
1.2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
在进行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合适的种植密度也是保证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各种条件,例如光照、水分、营养物质、微量元素等。但是这些物质在一定区域内的含量是一定的。如果种植密度过大,会使得苗间距离不足,使得田间空气流通性不足,影响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同时接受到的光照时间也会相应的缩短,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过高的密度会使得土壤中的水分、营养物质出现不足,造成产量下降。但是,如果苗间距过大,虽然会为单株幼苗提供充足的光照和营养物质,但是土地的利用率下降,在单位面积上没有足够的植株生长,同样会造成整体产量下降。因此,在种植之前要依据不同的农作物种类采取合适的农作物种植密度,在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基础上保证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实现农作物高产。
1.3合理中耕
1.3.1中耕一般是在农作物生长中期进行的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土壤的状态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尤其是在一些土壤粘性较大的地区,由于灌溉或降雨使得土壤可能会出现板结。在土壤疏松程度不够的情况下,农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通过中耕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疏松程度,保证秧苗的正常生长。为农作物的后续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1.3.2通过进行中耕可以实现蹲苗的作用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进行中耕可以有效的促进根系的进一步生长,使得农作物不会疯涨旺长,将根系吸收到的营养物质运输到果實生长的位置,起到蹲苗的作用,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例如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通过进行蹲苗可以降低水稻的空壳率。
1.3.3在进行中耕过程中可以对农田中间的杂草进行清理
杂草会同农作物的生长形成一种竞争关系,过多的杂草会消耗较多的营养物质,因此通过进行中耕对农田中的一部分杂草进行清理,实现农作物的高产稳产。
1.4高效施肥
施肥作为农作物栽培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科学高效的施肥是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最终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正如上文所述,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施肥主要依靠长期以来的经验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壤环境也在不断发生的变化。工业污染以及长期以来的不合理施肥使得现阶段耕地的土壤状况同多年前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依旧采用传统的施肥方式已经无法保证土壤中的肥力均衡,无法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施肥方式是一种针对性较强的施肥方法。在进行施肥之前先对土壤状况进行一定的检测,依据土壤中缺乏的肥料种类以及种植的农作物种类的不同进行补充。例如,很多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都要施加氮肥,但是对于豆科植物而言,由于其本身具有的固氮作用就不再需要过多的氮肥施加。如果施加过多的氮肥就会使得土壤中的肥力过剩,经过雨水冲刷可能会出现板结的情况。这也是造成现阶段土壤状况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实现农作物高产稳产就必须强化现代施肥技术的运用,保证土壤中的肥力均衡。
1.5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有些病虫害是由于植株本身的因素造成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病虫害的发生时由于致病细菌的感染和农业害虫的侵袭。病虫害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极为重要。现阶段使用较多方法依然是喷洒化学农药。这种方法在前期可以有效的杀灭害虫和一些致病菌,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产生了抗药性,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时农药残留也是现阶段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新型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生物防治等。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食物链的原理,在农田中放养一些对病虫害由较强克制作用的天敌,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止;对农作物种子等进行前期处理。例如对棉花种子进行农药浸泡可以有效的实现其病虫害发生几率降低的作用。这2种方法不仅有效的实现了对病虫害的防治,同时也满足了生态农业的发展需求。
2调整农作物种植模式,保证农作物产量提高2.1强化优良品种的培养
要实现农作物产量的提高,选择合适的品种极为重要。对于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和种植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种作物在不同的地方种植也可能出现产量相差较大的现象。因此,要实现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农业部门应该加强优良品种的培育工作。尤其是对于一些气候条件相对较差,土壤肥力相对较小的地区,在进行农作物种植之前要对作物品种进行严格的筛选,尽可能的选择抗逆性较强、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低的品种进行种植。同时要积极运用新型农业技术,在对种子进行种植之前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以保证其病虫害发生几率下降。
2.2改善种植环境
在对农作物进行种植时,外界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因此,要尽可能的为农作物提高良好的种植环境以保证其正常生长。现阶段使用较多的温室大棚种植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由于温室大棚中的温度和各种条件都可以受到人为的控制,因此在进行种植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各项条件进行一定的调整,例如延长光照,提高棚内温度,使得农作物能够在最佳的条件下生长,有效的保证了产量。
2.3提高农作物种植的科技含量
现代农业要求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农作物产量,这就对农业生产者的素质和生产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想实现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就要强化学习各项农业科技知识,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积极运用,使得农作物种植的科技含量得到有效提高,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3总结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进行研究可以发现,科技的发展使得对现阶段农业生产的要求也在不断升高。通过使用各种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可以有效的实现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保证粮食稳定供应,促进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 蓝小燕. 探析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丰收途径[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01):49.
[2] 崔加凯. 基于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 农技服务, 2017(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