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深松机具的推广及经济效益分析
2019-03-13王占才
王占才
摘 要:耕整地作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传统耕作模式产生的犁底层限制了耕地土壤资源的进一步利用,深松整地作业作为优化土壤耕层结构的有力措施,推广和使用力度正逐渐加大。复式深松机具作为深松整地的先进机型,具备显著的作业优势和生产经济效益,适合在我国进行广泛的推广与使用。
關键词:复式深松机;推广;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233.1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9.02.058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对工作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农业机械的技术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松整地作为一项有效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和提高土壤性能的新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国家和农机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其对土壤的优化效果也得到了农民的认可。由于深松整地作业被大力推广,我国的年均深松整地面积超过了2.4亿亩,为提高深松整地的作业效率,深松机械也逐渐向着大型化和功能集约化方向发展。因此,复式深松机具具备全面的功能和更高的作业效率,更适合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使用,通过大马力拖拉机悬挂复式深松机作业,将成为我国农业大规模耕整地作业的主要方式之一。
1 复式深松机具的作业特点
复式深松作业能够在高效工作的前提下,一次性完成打破犁底层、灭茬、平整土壤等多项作业要求,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并优化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由于采用了多功能集约化设计,有效减少了耕整地过程中农机进地次数,有利于保持土壤翻耕后的疏松程度,并促进农作物的增产。复式深松机具在我国的作业通常包含两种模式,一是将旋耕作业与深松作业进行复合,根具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需要使用90~120马力的拖拉机悬挂复式深松机完成作业,通常的作业深度在25~30 cm之间。二是采用深松、旋耕作业与灭茬作业复合的方式进行,由于增加了灭茬的功能,通常需要使用120马力左右的大型拖拉机才能完成作业,其深松作业的深度在25~35 cm之间,部分机型复合了施肥与起垄功能,集约化程度很高。
对于复式深松机具的作业,通常需达到深、细、平、实的要求,主要是说在达到基本深松深度的要求上,保证深松作业后的土壤细碎,土壤表面平整,并对表层土壤进行合理化压实,从而形成耕深一致、上实下松的土壤结构,为后续的播种机械化作业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2 复式深松机具的推广途径
(1)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农机管理部门组织的农机培训是改变农民陈旧观念,提升农民知识并开阔眼界的有效途径。通过在农机培训中加强对复式深松机具的原理和优势介绍,有助于农民对复式深松机进行系统的了解,从而加深对复式深松机的重视和认可程度。同时通过农机展会和技术下乡活动积极对复式深松技术开展宣传,形成良好的推广和普及趋势。
(2)加强对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推广工作。通常情况下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成员具备更为先进的思想理念,更容易接受先进机型和新技术,加之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通常的生产经营规模很大,也更需要这些先进的大型设备进行高效率作业,也只有在大规模经营的农业区域,复式深松机具才能真正发挥其作业效率,创造应有的经济价值。
(3)加强复式深松作业示范区建设,创造区域性作业典范。通过推广部门联系厂家和农机合作社,以推广为目的,建立可以直观展示复式深松作业优势的标准化示范区。组织农民进行参观,说明复式深松对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与促进情况,通过示范力量直观促进复式深松技术的推广与使用。
3 复式深松机具经济效益分析
(1)优化农作物生长环境,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由于深松作业打破了传统耕作的犁底层,使农作物萌发和生长具备更好的土壤条件,蓬松的土壤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下扎。发达的作物根系不仅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更能够提升农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利于减少机械化收获过程中的粮食浪费。以玉米种植为例,深松后与深松前对比,在叶片、株高、茎粗等参数方面均有所增加,空秆率显著降低,百粒重增加1.4 g,每亩平均增产100 kg,增产量达10%以上。
(2)复式深松与普通深松方式相比,显著减少了农机进地次数,一次作业即能完成深松、灭茬、旋耕、起垄、镇压等多道工序,有效节省了生产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和能源消耗,并降低了土壤压实问题的影响,有效保护了土壤的团粒结构。使用复式深松机作业,平均节省人力雇用费用40%以上,节约燃油消耗量约28%。
(3)由于复式深松作业后的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显著增强,深松深度在25~30 cm间的耕地,每公顷可增加蓄水量300~400 m3,有效提升了农作物的抗旱能力,与未被深松的耕地相比,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延长达10天以上,有效减少了农业生产灌溉的用水量,并降低了自然灾害可能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
4 总结
总之,在农业机械化生产广泛普及的背景下,复式深松机作为多功能的农业耕整地设备,符合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复式深松机具进行推广,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农业耕整地的效率和水平,保证农业生产的快速稳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