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价值链为基础的糖业企业成本控制分析
2019-03-13杨乃相
杨乃相
摘要:广西作为我国最大的产糖基地,在面临境外糖大量涌入、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价值链单一等困境的影响,近些年开始呈现行情下行的趋势,为了实现糖业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的转型与升级,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双丰收,除了要在“双高”基地的投建上下足功夫,还要不断整合行业的资源,聚合行业的优势,逐步扩大糖业企业的价值产业链,从而达到市场开拓与成本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有效控制并行的良性发展模式。
关键词:广西;糖业企业;成本控制;价值链
广西的糖料种植很大程度上仍存在规模小而分散,基础设施不健全,生产技术落后等的弊端,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机械化、低成本、高效益的现代化经营模式,面对巴西、古巴等蔗糖出口大国成本、价格的优势冲击,广西糖业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持续下降。为了达到糖业企业在新时期的战略转型,就需要推进涉糖涉蔗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通过价值链条反向促进糖料种植的良种培育、技术革新、结构优化和规模化机械化发展,以实现糖业企业更加高效的成本控制和利润增长。
一、糖业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
首先,广西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甘蔗种植区,制糖量连续十年占到全国的60%以上,但是,与世界上主要的产糖国家相比,广西的糖料种植及加工方式仍然比较落后。小农为主体的分散经营,不仅不利于现代水利设施的铺建与集约化利用,还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在面对自然灾害频发、劳动力成本逐年升高的生产环境之下,广西的糖料生产成本一直远远高于进口国家的生产成本。另外,广西的甘蔗种植品种比较单一,结构发展很不合理,种植及加工产品科技含量和工艺发展无法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导致很多蔗农放弃糖料的种植而投入其他行业,更为广西糖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其次,广西糖业企业将政策与资源更多地集中于加工生产环节,产业链过短,有些制糖企業更不顾市场供求状况,盲目扩充原糖的加工生产规模,致使产能过剩,进而造成资金链断裂,无法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再加上以白砂糖为主的糖业企业的产品结构极其单一,生产工艺落后,对技术创新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和加工品质提升认识尚有不足,造成加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价格在进口糖与走私糖的冲击下长期不具优势,产品的品种和品质在市场迎合度上严重缺失,产品的市场可替代性极强,企业难以有效规避市场带来的风险,糖业企业发展开始变得举步维艰。
二、延伸价值链在糖业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价值
面对着农村劳动力逐渐向非农进行转移,我国的农业人工成本持续稳步走高,再加上进口糖和走私糖价格的冲击,糖业企业单纯依靠糖价来获得盈利的时代已经过去,控制成本成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改善盈利能力的根本[1]。除了强化对糖料作物种植技术的机械化研发和良种培育,提升糖料种植的规模化、机械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水平这一举措之外,还要不断延伸糖业企业的产业链条,开创蔗糖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实现多个产业链横向、纵向的一体化发展。在实现单位成本经济利益逐步扩大的同时,反向作用于糖业企业的精细化、科技化、现代化管理,以及糖料种植的规模化、机械化进步,达到成本控制与提质增效的双管齐下。总的来说,延伸价值链在糖业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价值链的横向延伸,构建甘蔗循环经济产业链,达到对蔗渣、蔗叶、蔗梢、糖蜜以及绿泥等的充分利用,可以改变过去单一的蔗糖生产模式,实现企业由传统制糖业到资源综合利用的现代化企业的转型,通过副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化发展,不断实现单位成本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第二,通过价值链的纵向延伸,多样化加工生产的产品结构,由单一的白砂糖朝着一级白砂糖、精制白砂糖、红糖、玫瑰红糖、冰糖、咖啡调糖包等的多样化转变,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和品质化需求,提高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客户粘性,为营销渠道的拓展和营销模式优化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基础。而价值链的纵向延伸需要实现制糖企业加工生产线的技术工艺升级、糖料种植品种的优化培育、生产管理的集约化提升等现代化措施的逐步推进,以实现产品生产的降本增效,逐步建立产品的品种优势、质量优势、价格优势和营销优势。
第三,实现全产业链的有效延伸,不仅可以减少糖产品的无效供给,破除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障碍,降低制度性交易的成本[2]。并通过一体化的经营体系,构造出内部市场全要素控制,不断降低糖产品及相关副产品的交易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实现对企业内部不合理业务结构的修正与优化,规避企业的业务架构中小、散、全的不良态势,实现成本的集约化控制和现代化管理。
三、实现以价值链为基础的糖业企业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整合重组制糖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糖业企业要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需求,不断实现对蔗糖生产的横向产业链的效率化延伸,从最初的甘蔗叶养牛,逐步发展到甘蔗渣发电、蔗渣造纸、糖蜜制造酒精、滤泥产肥、桔水酵母、蛋白饲料、木糖醇等多产业一体化综合性发展,不断挖掘甘蔗作物身上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提高蔗农种植生产的积极性,为糖料种植的机械化、规模化、良种化、现代化发展奠定产业发展前提,并逐步实现单位种植成本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高糖业企业规避风险的适应力和应变力,从而实现糖业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提升制糖企业生产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通过推行甘蔗压榨槽改造,自动化连续煮糖、分蜜、码垛和包装,集散控制系统应用等工程,努力推动产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3]。与此同时,不断优化蔗糖产品的加工生产线,提高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结构的多样化,实现产业从低端供给向中高端供给、盲目生产向市场主导、品种单一向市场多样化迎合的转变,逐步达到企业向下游终端市场的有效价值延伸。建立在自动化、信息化生产和高质化、多样化产品制造基础上的现代化经营,能够有效提高糖业企业对生产成本、加工成本的科学化控制,以此为发展前提,不断创造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达到产品及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认可力强化提升。
(三)加快糖业产业园区综合服务体系的建设
在不断巩固发展糖业企业全产业价值链条的基础之上,形成以制糖为龙头,下游加工、仓储物流全面发展的综合产业体系,构建发展方向明确、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产城融合的现代产业综合体,从而实现食糖产业链平台以标准化仓单为基础的效率化发展模式,与此同时,不断优化设计金融、保险等衍生产品,以支撑全产业链更好发展。从而建立糖品精深加工中心、商贸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良种良法和糖产品研发中心、循环经济发展中心、甘蔗机械化研发生产中心等园区内部立体化发展结构,达到从糖料种植到消费终端全过程的精细化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不断扩大糖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3]。
(四)发展新型商贸平台,产品升级与服务升级并行
糖業企业要不断尝试开发和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强化供应链的现代化管理,实现在互联网+方向的纵深探索,逐步建立覆盖全国的网络销售平台[4]。同时,还应建立糖业信息化共享平台,提高糖料种植、生产加工、供应链铺建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制糖行业全产业链的数据库建设,从而为价值链的全面化发展提供多元化且高效化的渠道基础和信息基础,不断实现糖业企业生产成本的科学化、精细化控制,进一步增强我国糖产品的价格优势和品牌优势,达到成本低、品种全、品质好、销路多元的健康发展态势。
四、结语
降本增效是目前广西糖业企业发展的最根本措施,实现生产成本、加工成本、交易成本的集约化控制,除了要从糖料生产源头通过规模化、机械化等措施降低甘蔗的种植成本,还要在不断整合资源优势,实现全产业链的价值延伸,达到单位生产成本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并以此反作用的生产规模的提高、工艺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经营管理的逐步建立以及新的营销模式和平台的拓展,达到制糖企业提质增效的战略转型,扩大国产制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而促进我国制糖工业及相关产业现代化、高效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多广,吴建涛,王勤南.我国甘蔗生产成本及产业竞争力浅析[J].甘蔗糖业,2017 (5):64-66.
[2]李伟伟,赵四东,黄璐.广西甘蔗糖业发展态势分析及其升级转型对策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17 (11):122-128.
[3]张林,黄文龙.“双重挤压”背景下广西甘蔗种植业的成本内生控制途径[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 (11):533-536.
[4]钮公藩.对广西糖业二次创业总体方案的意见和建议[J].广西糖业,2017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