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粱优质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2019-03-13赵静
赵静
近年来黑龙江省中部、北部地区高粱生产面积进一步增加,优质高产品种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由原来的高秆稀植品种向现在的矮秆耐密品种转换,大幅度提高了单产水平。为了有效规范高粱种植技术,实现良种配良法,优化种植措施,加强科学管理,本文从种植技术角度出发,主要介绍了优良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种植技术,以期为广大高粱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
高粱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几年,随着品种的更新,产量的提高,高粱已经成为我省部分地区老百姓愿意种植的禾本科农作物之一,高粱用途广泛,可用于酿酒、食品、饲料、医药、能源等诸多方面。由于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高粱进口国,为了缓解进口压力,响应国家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号召,我省积极调整高粱种植面积,推广高粱新品种,配套优化种植技术,因地制宜、灵活运用良种良法,使我省高粱生产水平跨上新台阶。
1 适宜优良品種选择
要选择中矮秆、杂交、耐密高产品种,植株抗倒伏,利于机械收获。在选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高粱生育期必须适合当地气候条件,高粱成熟过早,会使顶端穗掉粒严重,减少产量;成熟太晚会造成高粱贪青晚熟,脱粒困难。第一积温带可选择龙杂8号、吉梁1号、哈杂1号、庆杂77、南北杂1号等,第二积温带可选择龙杂13、龙杂10、林杂1号、田杂3号、龙米粱1号等,第三积温带可选择龙杂12、龙杂16、庆杂88、龙杂15等,第四积温带可选择绥杂7号、绥杂8号、龙杂17号、龙杂7号、龙杂18等品种。
2 合理轮茬适时整地
高粱种植要合理轮茬,重迎茬种植容易发生黑穗病、根腐病等病害,也会过度消耗土壤中的某些单一养分,使高粱养分吸收不均衡。高粱可与谷子、玉米、马铃薯等进行3~4年轮作栽培,注意上茬作物超量使用烟密磺隆等除草剂的地块不适宜种植高粱。高粱种植所选地块要进行精细整地,为了保证播种前土壤有较好的墒情,最好在上年秋季进行整地,实行秋季灭茬,清除上茬作物的全部根茬秸秆,以便蓄积秋季雨水,熟化土壤,可采取秋灭茬、秋翻耙、秋起垄,及时镇压,一般整地深度20~25厘米为宜,耙碎整平、蓄水保墒,要做到土壤疏松、没有大坷垃、为高粱的顺利播种,保证高粱出苗率创造良好的条件。
3 施足底肥用好种肥
根据种植地块的地力情况,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农家肥和化肥结合施用,在秋季整地时每亩撒施经无害化处理的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以上。播种时,每亩施硫酸钾肥10~15公斤,二铵10公斤,或者施用高粱专用复合肥20~30公斤,复合肥施用量可根据复合肥氮磷钾的含量做适当调整;若施用“一炮轰”肥,每亩要施用25公斤以上。在高粱拔节期,最好根据天气预报选择雨前追施尿素,一般每亩追施尿素8~15公斤。
4 晒种包衣适时播种
4.1晒种包衣
播种前将种子晾晒3天以上。为了预防散黑穗病、丝黑穗病等病害的发生,播种前10天可用40%萎锈灵、10%福美双进行种子包衣,也可选用25%的粉锈宁进行包衣。
4.2 播种方法
高梁播种时要注意外界温度和土壤墒情,当5厘米土温稳定通过10℃~12℃时即可进行播种。播种量一般每亩1~1.5公斤,播后及时镇压保墒。
5加强高粱田间管理
5.1补苗定苗
高粱芽势相对于玉米来说比较弱,容易出现缺苗断空的现象,发现问题要及时催芽补种,或在幼苗4~6叶期时,在阴雨天进行坐水移栽。对于播种较密地块可结合中耕进行定苗,要在幼苗4~5叶期前完成定苗;按照土壤肥力和高粱品种特性来确定种植密度,薄地宜稀,肥地宜密,一般亩保苗7000~8000株。
5.2化学除草
可采取苗前封闭除草,药剂可选异丙甲草胺+2、4D-丁酯,或锈去津+异丙甲草胺。
5.3铲趟施肥
高粱铲趟宜早不宜晚,第一次中耕一般在幼苗6~7片叶时进行,选宽窄适宜的犁铧,以深松为主。铲蹚可进行3~4次。在高粱 13~14片叶时追肥,亩施尿素8~15公斤。
6综合预防病虫发生
6.1防治原则
对于高粱病虫害要以提前预防为主,发生病虫害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做到早发现、早防治;药剂选用时,注意选择使用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对人畜安全的农药,优先选择生物农药;对于常发害虫,抓准关键防治时间,一般应在害虫产卵期或幼虫孵化期进行有效防治,这样可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以达到节能环保、降低成本,事半功倍的效果。
6.2防治方法
高粱蚜、地下害虫、玉米螟、黑穗病是高粱的主要病虫害。高粱蚜虫可选用低毒高效药剂,如吡虫啉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地老虎、蛴螬和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可每亩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毫升,拌细土20公斤,在高粱播种时撒施;玉米螟可采取释放赤眼蜂的方式进行防治;黑穗病可通过种子包衣的方法进行防控。
7适时收获晾晒脱粒
白高粱可在蜡熟期及时收获,红高粱应该在腊熟末期收获。近年来随着高粱品种的更新,植株矮化,茎秆直立坚挺,有些品种可延迟收获期到上冻,对于一些晚熟品种如果过早收获,茎叶潮湿且重量大,脱粒机出风口难以吹出,会造成茎叶和籽粒混杂现象的出现。
(作者单位:164299 黑龙江省孙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