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爱读林清玄了
2019-03-13马晓刀
马晓刀
想到“我们为什么不爱读林清玄了”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的第一个回答是:因为他是活在教科书里的人,是小时候摧残我们的“恶人”,以至于长大了本能抗拒。当然,这是玩笑话。但事实是,我们真的不爱读林清玄了,换句话说,我们不爱读林清玄散文式的那些慢悠悠的文字了。
我们爱读什么样的书呢?走进书店一看就知道了,书店是最跟随市场口味的。书店最显眼位置的书大概有这几类,第一类显然是畅销书,第二类是养生生活类,第三类当下最为泛滥,就是所谓的“精进”类书籍。这些书节奏快,直击内心,完全切中了我们“要有谈资、要长寿、要成功、怕被时代抛弃”的需求痛点,让我们觉得读完书,当下就能获得成功的捷径,无往而不利,成为人生赢家。
我们经常看到有人说自己可以一天读一本书,一年读超过300本书,好像做了件多么了不起的大事。快,成了读书的一项追求。
我没有批判“速读”的意思,毕竟生活节奏太快,我们可能并没有多少时间,也没有慢下来的心境去慢慢读书,像林清玄这样看起来慢悠悠的文字,更是不得人心了。所以,我们慢慢地不爱读林清玄了。
白岩松说过一句话,“炫耀讀多少书和炫耀拥有多少财富没什么区别,都挺招人讨厌的”,对此我很赞同。
好书,一定是要慢慢读的。虽然好书不一定会带给我们立竿见影的成功,但给我们带来的灵魂启迪与营养,却是潜移默化的。
务实之外,我们该知道日落月升也有呼吸,虫蚁鸟兽也有欢歌与哀伤,云里风里也有远方的消息,路边走过的每一只狗都有乞求或怒怨的眼神,甚至无声里也有千言万语。脚步匆匆,灵魂忙忙,我已经很久没有安安静静看过天空了。
《换个角度看生活》中林清玄讲到了自己的状态,我竟看得热泪盈眶。“我每天大概有数个小时的时间在书房里,有时候写作,大部分的时间什么也不做,一个人静静地让想象力飞奔,有时想想一首背诵过的诗,有时回到童年家门前的小河流,有时品味一位朋友自远地带给我的一瓶好酒,有时透过纱窗望着遥远的点点星星想自己的前生,几乎到了无所不想的地步,那种感应仿佛在梦中一样。”“我曾经走入盛开着小黄花的茴香田里,对着那漫天飞舞的黄花绿叶,深深地呼吸,妄图把茴香的香气储存在胸臆。”简简单单两个状态,就是说不出哪里好,这就是让人无比羡慕的林清玄。
仔细想想还真不是羡慕他著作等身,成名成腕,而是他的大自在、大闲心,以及大段空白的时间留给自己。而这还真是“不费钱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说,“好东西都是免费的”是可以站得住脚的。
林清玄说,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赚钱与梅花的香气,其实就是“在该赚钱的年纪大谈文艺”的矛盾。但仔细想想,这是矛盾吗?
编辑 钟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