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宪益:白首同归我负卿

2019-03-13潘姝言

莫愁·时代人物 2019年2期
关键词:杨宪益爱情生活

潘姝言

杨宪益和戴乃迭,一对跨国夫妻,被翻译界誉为“携手翻译了整个中国的伉俪”。他们翻译的《红楼梦》《儒林外史》《鲁迅选集》等作品被欧美多国的国家图书馆收藏。

两人的爱情同样为人称道,杨宪益说,爱情都有其必然性,也有偶然性。这个必然性就是好的爱人必是知己。

中国公子,英国小姐

1915年,杨宪益出生于富裕家庭,父亲杨毓璋是银行家。作为唯一的儿子,杨宪益从小备受宠爱,家里专门为他请了先生教习国学,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传统文化知识根基。

1937年,杨宪益考入英国剑桥大学。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他在校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爱国活动,并与戴乃迭相识。戴乃迭是英国人,因父亲在北京传道,所以生于北京,7岁才回英国。她对中国充满感情。

杨宪益风趣幽默,学识渊博。他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又有新式知识分子的自由活泼。戴乃迭被杨宪益深深吸引,而杨宪益也爱慕这位英国女孩。在美丽的剑桥,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因为志趣相投而相爱。

但这段跨国之恋却不被双方母亲接受。杨宪益的母亲听到消息,当场病倒,整日以泪洗面。戴乃迭的母亲则更为激烈,她断言:“你跟他在一起必会后悔,你们的孩子将会自杀!”更重要的是旧中国内忧外患。杨宪益学成回国的决心十分坚决:“我是中国人,我必须回去为中国效力。如果留在国外,我将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十分羞耻。”他认为自己给不了戴乃迭安稳富足的生活。

校园生活即将结束,两人的爱情面临着抉择,戴乃迭决定与挚爱一起前往中国。杨宪益不忍心,问道:“我是预备回去受苦的,你受不受得了?”戴乃迭回答:“既然选择你,风里雨里,刀山火海,必将相伴前行。”两人顶住重重压力,回到中国。

相濡以沫,永不相忘

物质上的困难最先来临,杨宪益每天都担心哺乳期的戴乃迭吃不到鸡蛋。不幸又接踵而至,长子突然去世的痛苦让戴乃迭陷入抑郁。她忍不住指责杨宪益,但他从不辩驳。面对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杨宪益只能躲进房间失声痛哭。戴乃迭看见后,与丈夫一起抱头痛哭。

生活还是要继续。杨宪益知道自己必须撑起家,他帮助妻子恢复身体,平复情绪。而戴乃迭的倔强和坚忍,促使她坚定地追随杨宪益,也使她面对苦难时保留对生活的希望。经霜后的并蒂之心已经由罗曼蒂克式的爱情升华为相依为命、互相扶持的生命伴侣。

两人很快以无可比拟的默契和热情,投入到了翻译新征程。杨宪益发起并主持了“熊猫丛书”系列,旨在填补西方对中国文学了解的空白,此套书包括《诗经》《聊斋志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巴金、沈从文、孙犁等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涵盖范围广泛,重新架起了中国文学对外沟通的桥梁。夫妻二人如年轻时一般,挨坐一起为译本再三商讨。闲暇时,他们携手上街买菜、遛弯儿、挂号看病,偶尔也和老朋友聚一聚,女儿也有了很好的归宿,他们的生活重新恢复幸福和宁静。

不幸的是,戴乃迭得了重病。为了宽慰妻子,杨宪益每天都要说很多情话,“老婆娶進来就是来疼的”让戴乃迭的病房里充满欢乐。在戴乃迭生命的最后时光,杨宪益寸步不离。

最好的朋友,最爱的人

杨宪益和戴乃迭在事业上是协同合作关系,两人一直同频共振,密切配合,是爱人,更是知己。战火纷飞中,她紧紧追随;人生大限前,她对他全身心依赖。她本来可以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却放弃一切,一生投入到丈夫最爱的中国建设中。

杨宪益曾说:“我对我过去所作所为并不感到羞愧,也毫无歉疚之心。”但他却多次表达过对戴乃迭的歉疚和心疼。他曾经对生活的琐碎表达不满,但也认为应该事无巨细地照顾病中的爱妻。戴乃迭去世后,杨宪益的日子也静止了,他停止了翻译工作,仿佛耗尽了对生活的热情。他以“白首同归我负卿”表达了无生趣的生活。但当别人问如果戴乃迭还活着,他立刻接口:“那我愿意活到100岁!”

他病痛缠身,本要顺法自然,却因为惦记戴乃迭回忆书籍的出版问题,愿意接受治疗。他对戴乃迭的种种感情均深藏在这句告白中:“她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朋友。”

他们的爱,风雨同舟,至死不渝。

编辑 王若宇

猜你喜欢

杨宪益爱情生活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金丝小巷忘年交》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