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爱国主义融入高中德育课程

2019-03-1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高级中学高利波

天津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东湖毛主席爱国主义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高级中学 高利波

德育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达到其他课程的教学目标,还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德育工作形式,丰富德育工作的内容,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德育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减轻学校德育活动的功利色彩和空洞的说教,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全面成长,增强德育课程对高中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本文以武昌区水果湖高中团委近年来组织的特色德育活动为例,浅谈如何潜移默化地把爱国主义融入高中德育课程,开发出具有特色的德育课程。

一、爱国主义融入高中德育课程的意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讲过:“一定要让大家知道中国的历史,知道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自1840年以来的17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国存亡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历史。在经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程后,中国由一个积弱积贫、备受压迫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繁荣昌盛、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些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革命前辈的浴血奋战和努力奋斗。

高中生是青年群体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我们要把新时代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先进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结合起来,注重爱国主义意识的培养,在日常生活细节中增强爱国意识,通过开展系列德育课程,培养责任感,把爱国主义融入高中德育,做到润物细无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才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二、爱国主义融入高中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中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合在学校,当前各地学校也组织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升旗仪式、主题班团会、参观纪念馆博物馆、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重大节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专题讲座、入团宣誓等等。但总体来讲爱国主义融入高中德育课程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活动形式化,只重视表面现象,有走过场之嫌

在当前高考压力巨大的现实情况下,各级各类学校竞争主要集中在教学成绩和高考升学率上,这促使部分学校过于追求高考的学科教育,忽视对学生进行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也缺少激励和有效的评价机制。

(二)课堂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不明显

课堂教学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思想政治课仅是高中生主要课程之一,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视讲授考试范围之内的知识,忽视高中生情感层面有关爱国情感的教育与培养,重视我党领导人民革命战争中的爱国精神,忽视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爱国精神教育。

同时在教学中还存在着教育教学任务重,课程时间短,教学中简单地把情感教育等同于认知教育,从而无法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弱化了思想政治课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三、爱国主义融入高中德育课程的开发

具有特色的德育活动实施,是德育课程化的成果展示。开展一项活动,不仅仅包括过程,最重要的还是前期的设计,当然也包括组织协调,可行性分析、外联、经费预算、活动动员、报名、安全问题直到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等等各项繁杂的工作,但是如何在这些工作中把爱国主义融进活动的方方面面,既突出主题,又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效果,活动前的周密设计必不少。

下面以武昌水果湖高中开展特色爱国主义教育为例,浅析如何把爱国主义融入高中德育活动之中。水果湖高中地处水果湖,与武汉东湖宾馆相邻。积极争取周边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为我所用,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在参观中受教育,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风范,缅怀革命先驱,潜移默化地增强同学们爱党爱国的意识,激发爱党爱国的情感,一直是组织德育活动,形成系列德育课程重点考虑的事情。

东湖宾馆是毛主席从1953~1974 年间48 次下榻的地方,短则十天半月,长则达半年。在这里毛泽东接见过蒙哥马利等外宾,亲自组织过对苏联的“九评”论战,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诗词等。

水果湖高中积极争取到东湖宾馆“毛泽东故居”管理方对学校组织的特色德育活动的支持。不仅在参观时间上配合同学们,同时还派出专业的解说员给同学们作介绍,重现毛主席当年在东湖宾馆居住时的故事。故居展厅依次展现的是“情系东湖、梦牵梅岭”“勤政为民、生活节俭”“东湖决策、意义深远”“关注世界、广交朋友”“博学多思、雅情逸趣”和“音容笑貌、千秋永存”六大版块,记录了毛主席在梅岭的足迹,反映了毛主席人生革命经历与湖北特殊的历史文化渊源;主席殚精竭虑的工作状态和俭朴生活作风;主席身居东湖、运筹帷幄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接见外宾以及读书学习、听戏赏梅的生活点滴。毛主席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从他的生活、工作用品中可以看出,没有任何奢华,只有节俭;没有特殊,只有朴素。在毛主席的硬板木床边,摆满了一摞摞书,办公桌前放的箱子。讲解员说是书箱,毛主席每次在外,都要带整整28箱的书籍。作为一位万人敬仰的伟人,直到晚年也未曾放弃学习。他那学到老活到老的精神给予“00 后”青年学生不一样的教育,令人钦佩不已!每次组织同学们参观完毛泽东故居后,同学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毛主席勤政为民、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

通过参观,同学们重温历史,在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中亲身感受到了毛主席的勤政为民、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的作风,给学生以极大的历史震撼力。积极借助于校外资源为我所用,不仅把爱国主义贯穿活动之中,还传递给学生一种正能量,从而激发出同学们爱国主义情感,懂得一个人的责任感以及对国家、社会、家庭的使命感是我们开展系列活动的初衷。

四、爱国主义融入高中德育课程的实施要注意的问题

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开展,要坚持寓教于活动中,在课程的设计阶段要自觉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课程的全程,用爱国主义凝聚最大公约数、画出最美同心圆。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高中德育课程的开发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开展工作,基层组织在开展德育活动、编写德育课程时,要积极把党的要求和青年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使活动本身既体现党的要求,又反映青年的利益和述求。

第二,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不可生搬硬套别人的活动方式。要结合工作的实际需求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资源统筹考,组织适合自己学校的活动。例如水果湖高中地处武昌,周边有众多的红色资源,非常适合组织青年学生到革命纪念场馆参观学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有些学校则不具备相似条件,开展类似活动就会受到诸多的限制。

第三,要把受教育和起作用结合起来。开展特定的德育课程目的是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把爱国主义贯穿到活动的过程中,这种教育应当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寓教于活动中,不是填鸭式、说教式的教育,这样才更容易被青年学生所接受。 第四,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德育课程中,要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参与,不应只局限于部分同学。开展活动时一次最好只有一个主题,内容不宜过多,不能仅仅只为追求形式热闹而不求效果。

五、结语

高中特色德育课程的设计要区别于其他活动,设计之初就要把爱国主义融入其中,在活动开展中继承和创新,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起到教育青年学生的作用,使同学们参加完德育活动后有所思、有所感,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体会到革命先辈们成功来之不易,创业的艰难困苦。我辈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人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努力创造美好明天,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在成长中使爱国主义融进我们的血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生活习惯。

猜你喜欢

东湖毛主席爱国主义
“八大”上我为毛主席做了同声传译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东湖一角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怀念您!
游东湖
东湖雪景
爱国主义教育
武汉市东湖通道路线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