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药洲九曜石遗址初探唐宋时期园林石景形态
2019-03-13林广臻陆琦
林广臻 陆琦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1)
叠置山石是我国古典园林营造技法之一,千姿百态的石景,在古典园林的空间构成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考察我国古典园林史,其中对于早期的园林石景的形态和审美特征并没有十分清晰的结论。现今尚存的绝大多数古典园林中的石景都是明清时期的,以清后期居多,且形态与自然山石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艺术固然可以从纯粹自然中抽离出来,但总会有一个清晰的演进脉络,因此研究唐宋时期园林石景的形态特征可以进一步完善园林石景形态演化的脉络,对园林史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绘于五代十国时期的《韩熙载夜宴图》描述了南唐(937—975年)权贵韩熙载在家中大宴宾客的场景,图卷中韩熙载的屋宇中并无石景,但其屏风、卧屏、床榻等家具的细节都是山水图景(图1)。现存传世的《韩熙载夜宴图》是宋代的摹本,画中的山水细节反复出现,却并未出现宋代山水画作中常见的园林石景形态。实际上,这种现象并不孤立,在宋代之前的绘画、漆器、铜镜、玉石等现存文物中,就很少出现十分明晰的园林石景形态。唐代李思训是山水画的宗师,在其所作的山水画中,没有出现如后世山水画中纯粹的石景形态,如《京畿瑞雪图》(图2)。而唐末孙位的《高逸图》(图3)中一共有2块石头,一块明显是太湖石,另一块形态接近英石。唐宋之际园林石景在绘画中的变化,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园林石景的营造变化。英石的产地,根据南宋《云林石谱》的记载,在“英州含光真阳县之间石产”①,距离广州不过百余公里,水路可达。广州在南汉(917—971年)时是政治中心所在,宫苑营造行为十分繁盛,药洲就形成于这个时期,从现存的中国古典园林遗迹来看,药洲石景是为数不多的早期园林石景实例。
图1 五代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山水细节
图2 唐代李思训《京畿瑞雪图》纨扇
图3 唐《高逸图》(局部)
1 药洲遗址及九曜石的形成
1.1 南汉国时期宫苑营造的置石遗存
药洲原是南汉时利用广州城外一处低洼濠池扩建的宫苑,由于在湖中岛修炼丹药,故称之为药洲,现存遗迹约2 000 m2,是岭南现存最早的古代园林地面遗迹(图4)。南汉被宋灭后,药洲也就由宫苑变为公共游览场所,“宋初为西园,建亭台其上,为游览之所”①引自蔣廷錫,王安国,等.大清一统志[M].国家图书馆馆藏本,卷339.。宋代洪适在《药洲》一词中对民众游览的盛大景象作了描述:“画桥彩舫列歌亭,长与邦人作寒食。寒食,人如织。藉草临流罗饮席。阳春有脚森双戟。和气欢声洋溢。洲边药灶成陈迹。九曜摩挲奇石。”②引自洪适.盘洲文集[M].国家图书馆馆藏本,卷78.
洪适词中所提到的“九曜石”,现存8块(图5)。宋代书法名家米芾曾作诗《九曜石》:“碧海出蜃阁,青空起夏云。瑰齐□③该字已遗失.怪石,错落动乾文”[1]。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对九曜石的形态进行了详细描述:“石凡九,高八九尺或丈余,嵌岩峍兀,翠润玲珑,望之若崩云,既堕复屹,上多宋人铭刻。”①引自屈大均.广东新语[M].国家图书馆馆藏本,卷5,石语.近年来,随着岭南文化的不断发展,对药洲石刻研究的不断深入,其题刻和碑石都被陆续整理出来,九曜石作为南汉时期的历史遗存已经成为确凿定论。
1.2 九曜石两个可能来源
1.2.1 江浙一带
关于九曜石的来源,南宋《萍州可谈》中记载:“刘鋹好治宫室,欲购怪石,乃令国中以石赎罪。富人犯法者,航海于二浙买石输之。今城西故苑药洲有九石,皆高数丈,号‘九曜石’”②引自朱彧.萍州可谈[M].国家图书馆馆藏本,卷2.,但是从形态上看,现存8石同江浙一带的太湖石、灵璧石都差距甚远,因此,这种说法也多为人所置疑。
1.2.2 岭南本地
刘鋹是刘龑之孙,根据《十国春秋》的记载,南汉主刘龑于乾亨八年(924年)营造宫苑,所以南汉营造宫苑当从刘龑开始。英州在唐代原属于广州府,南汉在乾亨二年(918年)开国后改广州府为兴王府,又于乾亨四年(920年)从兴王府中析置英州③引自吴任臣.十国春秋[M].国家图书馆馆藏本,卷58:南汉1,高祖本纪.。析置英州的目的未有记载,但是叠加英石产地为英州和刘龑立国后营造宫苑的时间线索来看,强化英石的采集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
图4 南汉时期药洲九曜石遗存
图5 九曜石遗存图(摄于药洲遗址)
图6 北宋熙宁十年南粤各州商税增减图⑤引自徐松.宋会要辑稿[M].国家图书馆馆藏本,食货4:广南东路.
南汉之后,成书于北宋元丰年间(约1080年)的《元丰九域志》中记载的广南东路38市镇中就有含光,含光即为浛洸④引自王存.元丰九域志[M].国家图书馆馆藏本,卷9:广南路.。而根据《宋会要辑稿·食货四》⑤中的记载,浛洸所在英州的商税从宋初到熙宁十年(1077年)间有了爆发性的绝对增长,绝对额仅次于广府,增幅高达427%,而同期周边州府并未录得如此增长(图6)。商税是针对商品流通收取的税收,如此大的商税增幅只有三种可能:一是大量的商品过境,二是大量的商品被生产转运外出,三是二者皆有。由于张九龄修通梅关古道,且唐代中后期全国性政治中心的东移(长安—洛阳),岭南的交通驿道转向粤北南雄州的粤赣通道,因此英州商税的增幅从商品过境中所得的可能性比较小,更可能是生产商品转运出外而得。英州山多田少,农业环境恶劣,因此英石开采是可能性较大的商品生产。考量《高逸图》中的英石绘制于唐末时期,英石很可能在宋代之前就得到了一定开发(特别是南汉所在的五代十国时期),并且在宋代进一步扩大生产。不过这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药洲又称为石洲①引自祝穆.方舆胜览[M].国家图书馆馆藏本,卷34,说明南汉国在宫苑园林营造中大量采用了观赏石,由于太湖相距甚远,且此时为南唐所割据,又需要走海路,小规模运输的可能性有,但是大规模运输的可能性不大。从南汉王宫遗址考古现场所留存的园林石块形态来看(图7),太湖石和英石都有。
也有学者黄宽之认为,药洲九曜石来自刘氏故地封川[2]。无论何种判断,药洲的石头在岭南本地开采的可能性远大于运自太湖,也间接说明了岭南当地在南汉或者早于南汉时期就有了采石和石景营构的可能。
图7 南汉王宫考古遗址现场留存园林石块(摄于南越王宫署博物馆)
2 南北方园林营造的石景差异
2.1 北方园林中罕见的石景描述
周维权先生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指出,据宋代《洛阳名园记》中的19座名园的描写,“所记诸园都没有谈到用石堆叠假山的情况”,进一步指出两个可能,一个是此时佳石往往从南方运来,成本过高;另一个是中原地区佳石不易得而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堆土山策略[3]。19座名园都没有叠石山,说明了在北方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洛阳名园记》成书于绍圣二年(1095年),比照同期的《营造法式》中的记录,这个时期的北方地区更可能较多的使用堆土山的做法。
成书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的《营造法式》中,介绍了多种山石的做法、用料和标准,但是均归于泥作,因此有研究者认为,这说明了此时的石景形态可能比较复杂,处于土石山景和置石景并存的状况,并进一步指出,宋代是石景风格转化的一个关键时期,“从叠土山到叠石山的风格转化,由土到石,由置到叠”[4]。
2.2 以石为景的南方园林营造
南宋诗人刘克庄在游览药洲之后,认为这些都是“怪怪奇奇石,谁能辨丑妍”,并把药洲和艮岳相比,“役民如犬马,国破作降俘。往往湖中石,宣和艮岳无”②引自吴之振.宋诗钞[M].国家图书馆馆藏本,后村诗钞:药洲二首,认为这些劳民伤财的园林营造导致了南汉灭亡,并借此隐喻北宋兵败辽金。刘克庄此诗暗示了艮岳和药洲九曜石的石景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曾昭璇先生认为,药洲的花石景是北宋“艮岳”营造的更早形态,“此园是以花、石、湖、洲布局为主,主景为湖面及沙洲的布局,而小景即为花、石。这是江南园林特色。后来北宋引上北方,成为宋“花石纲”的制度,可见南汉园林对后世的影响”[5]。从时间线来看,始于南汉的九曜石,早于北宋艮岳花石纲,是我国较早开始以石为景的园林营造活动。
到宋代,绘画中才开始出现较多的石景形态,并且多出现在南宋。这些石景形态以置石景为主,石头的形状选择多取太湖石的形态。宋画家苏汉臣创作的大量婴戏主题的绘画中,以置石景为主的形态在其画作中普遍出现,如绍兴二年(1132年)《秋庭戏婴图》(图8),还有《长春百子图卷》的局部,从时间线索上看,都在艮岳营造之后。
传为宋赵伯驹③赵伯驹是赵宋宗室,生于北宋末年,其父赵令穰也是一名画家,和宋徽宗关系密切,赵伯驹本人则同宋高宗关系密切,赵伯驹能有机会出入艮岳是可能的。(1120—1182年)的《汉宫春晓图》④此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明代所做,但是具体细节是宋代“院体”风格无疑。(图9)是一幅为数不多能同时描绘自然山、堆山和孤置石的图卷。此图虽然名为《汉宫春晓图》,但是赵伯驹所画其实反映的是当时宋代的建筑和园林。此图中的孤置石明显为太湖石,形态粗犷,尺度极大,和后世明清时期园林的叠石形态有着差异。
在南方出现以石为景的园林营造方法,也应该与自然环境条件有关。地理上,南方尤其是岭南本就多石,柳宗元有“楚之南,少人而多石”①引自董诰.全唐文[M].国家图书馆馆藏本,卷581:小石城山记.的感叹,作为四大名石的英石就产于岭南,而太湖石则产于江南。气候上,唐代到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小冰期,整体上气候变冷,北旱南涝的极端天气增加,又加之南方夏季亦常有台风暴雨。若在园林应用之中大规模应用土石山的做法,一方面土石山易被冲刷,即使有也未必能保留下来;另一方面,日常维护起来也不容易。
图8 宋《秋庭戏婴图》
图9 宋《汉宫春晓图》
图10 宋《梧桐庭院图》
图11 蹴鞠铜纹镜
3 早期石景形态特征初步判断
3.1 以置为主的石景布设
明代之前的宫苑园林多在朝代更替的战乱中毁损,清中期后又不断有营建,早期的痕迹其实已经难以寻觅,使得药洲的石景成为唐宋时期园林石景形态特征的一个关键证据和早期实例(很有可能是仅存的孤例)。
据清李调元《南越笔记》中记载,“其(药洲)一曰西湖,亦曰仙湖,在古瓮城西,伪南汉刘龚之所凿也。其水北接文溪,东连沙澳,与药洲为一。长百余丈,岁久淤塞。”②引自李调元.南越笔记[M].国家图书馆馆藏本,卷3这说明药洲的湖面长度约300~450 m,大致符合现在广州教育路药洲一段的长度。南汉主刘氏追求升仙长生不老,治理国家的大事也交由术师,在宫苑内湖洲上炼丹而追求长生不老,这也是药洲的名字来源。药洲内以石代山,通过置石营造出仙境的意象,具有审美意境上的提升。
结合绘画、铜器、漆器中的石景演进和历史文献中的相关线索,我国古典园林中的石景形态应该是在宋代逐渐明晰。在故宫博物院藏的宋代《梧桐庭院图》(图10)和国家博物馆所藏宋代蹴鞠铜纹镜(图11)的画面中,庭院里均孤置一块太湖石。可以研判,此时的石景形态应该是以孤置石景为主,同时,亦不排除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叠石景的可能。
3.2 自然、硕大、粗犷的石景形态
从绘画的描绘看,早期置石景以孤置和堆置为主,石块以自然形态为主,尺度都比较大,形态上普遍比较粗犷,这和江南园林中现存的叠石假山形态有着较大的差异。
药洲九曜石的形态极其粗犷,不加装饰,与后世的叠山石比较起来,景致上差了许多,石景以置为主。从郭正祥的诗中,亦可以看出,药洲的石头特点就是大(“森龙虬”)③引自 郭祥正,青山续集[M].国家图书馆馆藏本,卷2,独游药洲怀颖叔修撰。且南宋《云林石谱》中记载了象州(广西来宾市)太守为了得英石,“费万金载归,古亦然耳”④引自蔣廷錫,王安国,等.大清一统志[M].国家图书馆馆藏本,卷339.,能如此耗费的石头,不太可能是容易获取的小石头,而是要凭借极大人力物力的大石头;从《宋史纪事本末》中的相关记载来看,花石纲的石头也十分庞大①引自 冯琦,宋史纪事本末[M].国家图书馆馆藏本,卷11。
图12 文徵明《东园图》(局部)
图13 陈枚《月曼清游图》(局部)
比较早于宋治平三年(1066年)的药洲九曜石和明嘉靖九年(1530年)的《东园图》(图12)、清乾隆三年(1738年)的《月曼清游图》(图13)中的石景差异,形态的细部呈现一个不断发展深入的特点。作为唐宋时期较早的石景布设,药洲的石景较后世的更为硕大、粗犷,形态不加雕饰,自然朴质。
药州九曜石较为自然粗犷形态特征的形成原因可能在于:
1)人的认识是渐进的,在没有参照之前,凭空想象一个堆叠石景的形态是比较困难的,最初的参照对象是自然山和堆土山,和自然粗犷的大石头在形态上是比较接近的。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置石的出现实际标志着拟态自然山的堆土山被进一步的抽象出来(图14)。
2)叠石工艺的成熟需要经过一个不断迭代发展的过程,在早期堆叠石技法不成熟且形态还在不断探索的状态下,大石更容易根据需要不断塑形,反复调整。
3)石灰岩的莫氏硬度在4~5之间,对石灰岩进行精细化加工,就要求工具的硬度要大于石灰岩的硬度。而唐代使用的工具主要为生铁锻制,生铁的莫氏硬度大致在4~5之间,并不能满足加工需求。根据沈括《梦溪笔谈》的记载,约在北宋时才开始大规模的冶炼纯钢②引自沈括.梦溪笔谈[M].国家图书馆馆藏本,卷3:辩证1.,纯钢的硬度大于石灰岩,但多用于兵器制造。明代《天工开物》中有在斧、凿等工具中嵌钢的做法,说明此时在工具中嵌钢的做法已经较为普及③引自宋应星.天工开物[M].国家图书馆馆藏本,上卷:冶铸第9.,才有大规模的精细加工石灰岩的可能。这是明代后期大量叠石营造的一个技术基础。
4)唐宋时期已经出现了可以载货200~600 t的船舶④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馆藏古船来看,此时的造船工业已经可以进行200 t以上的货船。,石灰岩的密度约为2.4×103kg/m3,故药洲体块最大的仙掌石质量为20~30 t,因此通过水运作为运送大石头的方式是不成问题的,这也符合南方地区水网密布的地形特点。
4 以石为景的风格转换
按照中国古典园林史的传统观点,普遍认为在西汉时就有了叠置山石的具体事迹,其引例主要指,东晋葛洪所著《西京杂记》中所记载的西汉富民袁广汉筑园之事,但是此事详细品味还是有所微妙。
“茂陵富民袁广汉,藏镪巨万,家僮八九百人。于北邙山下筑园,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其中。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养白鹦鹉、紫鸳鸯、牦牛、青兕,奇兽珍禽,委积其间。积沙为洲屿,激水为波涛,致江鸥诲鹤孕雏产嗀,延漫林池;奇树异草,糜不培植。屋皆徘徊连属,重阁修廊,行之移晷不能徧也。广汉后有罪诛,没入为官园,鸟兽草木,皆移入上林苑中。”⑤引自葛洪撰.西京杂记[M].国家图书馆馆藏本,卷1.
关于《西京杂记》成书时间无考,现存刻本皆为明刻,所记之事多为孤例,孤证不证,因此真假难辨。同时,在古代文献中出现夸大记叙亦是十分常见之事。若袁广汉其事真有,所言“构石”之事也显然不同于后世的“构石”。
图14 石景由具象向抽象转化的认识进程
首先,这个“构石”尺度太大,从文意看,“构石为山”的“山”和北邙山的“山”应该表达一样的意思,这是有土的山,是用石头来作为基础营造的土山。
其次,袁氏显然是向苑囿学习,这个园实质是一个大型的苑囿,从园内禽类需要树杈栖息一点来看,亦支持这个山应该是土山的。秦汉时期的宫殿建筑还是夯土高台,城池建设砖石都少用,从这个建造方式而言,夯土筑台的建设方式和这个构石为山的建设方式应该是相似的。
狩猎活动是古人获得高营养蛋白质食物的重要来源,而鸟兽也对人类生存形成一定威胁,因此动物崇拜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十分常见。在我国古代(秦汉)的青铜器造型中,多以鸟兽为主题,以山为主题的青铜器造型只有博山炉一种。博山炉是汉代广泛使用的一种熏炉,顶盖做成山的形状,来象征作为海上仙山的“博山”。
海上仙山的基本构型是汉代太液池“一池三山”的认知原型,这同博山炉中的认识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太液池是刻石为鱼龙、奇禽、异兽。而从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陵山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错金博山炉来看,其炉盖镂雕成山形,人和虎、豹、猴、野猪等动物置身其间,这同《西京杂记》中袁广汉筑园之山是一个模式。因此,不难判断,早期(汉代)园林中的山是有具体功能的,这同现存古典园林中的叠石为山是两个不同概念。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此时从技术上来说,在平民层面,实际还不具备大规模对石头进行精细化堆叠加工的工具和设备,秦汉时期一直有限制民众使用金属制品的传统。
秦汉时期的青铜器中的鸟兽图样,墓葬中殉葬的鸟兽,包括太液池中的刻石鸟兽,实际上都在指向,秦汉时期园林营造更多是一种豢养珍禽走兽性质的苑囿。这个时期对于山水的关注,实质是对珍禽走兽生存环境的一种移情。
需要明确的是,以石代山,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尺度缩放,在认识上(或者说审美上)是一次质的飞跃,是一次具象转向抽象的认识过程。这个转化过程,把山从纯粹的自然中抽离出来,进行二次的艺术加工,是一次山水理论的颠覆和提升。这个演化的历史进程是渐进而漫长的,始于南汉的药洲九曜石的遗存是目前一个标志性实证。
从绘画和文献记载看,唐代的园林营造中的假山,北方多为堆土山,南方多石,这在唐代谪贬岭南文人的诗文中都有记叙。因此在南方园林营建中,以石为景亦是一种因地制宜的营造策略。可以初步研判唐宋时期园林石景形态,伴随着唐宋之际的政治(长安—洛阳—临安)、经济(黄河—长江)中心的逐渐南移,逐渐由适应北方自然气候的堆土山转变为以适应南方自然气候条件的置石景为主。
北宋末年的艮岳营造可能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一是其营造的过程中开采了大量的石头;二是在最高统治者层面开创了一种置石作景的方法,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南宋之后,由于建都临安,地处南方,毗邻太湖石的主产地,因此大量的太湖石被开采并运用在园林营造中,于是绘画作品中也有了这种石景形态的反映。
5 结语
结合唐宋时期的绘画、铜器等文物遗存,能初步确定唐宋时期是古典园林石景由堆山向置石转化的关键节点。南宋时大量的绘画作品中置石景的出现,一定程度说明了置石景是宋代园林营造中主要的石景形态。广州南汉药洲遗址现存的九曜石,是目前有迹可循最早的置石景遗存,虽然其置石方式较后世而言十分简易,但其形态自然粗犷,对研究我国唐宋时期的园林石景形态特征具有实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