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在心间流淌
2019-03-13365000福建三明市第十中学
365000 福建三明市第十中学 苏 罗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五音不全的妈妈轻轻哼唱着,我深深陶醉。
小时候,只要妈妈一唱歌,我就跟着摇头晃脑,十分享受。以前,听得最多的歌是《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似乎偏爱这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听着听着,我便眼泪汪汪。妈妈见状,总打趣道:“真是个脆弱的小鬼!”我硬生生地憋回眼泪,握紧小拳头,生气地朝妈妈的背捶去。妈妈笑了,笑声回荡,一首曲子让时光有了温度。
几年后,事情有了变化。
那次,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妈妈报了名。舞台上,妈妈很漂亮,唱歌很投入。可第二天,几个同学来挑衅:“你妈唱得真难听!”“真难听!”我没放在心上,只当他们嫉恨。
上了小学,我慢慢发觉妈妈的歌声真不敢恭维,但是我没阻止妈妈唱歌,因为我怕伤了她的心。
一个周末,兄弟们约我去玩,妈妈一口答应,乐呵呵地哼着小调陪我下楼,顺便倒垃圾。几个兄弟听到了,百般讽刺:“歌唱成那样还唱?”“难听死了!”我一听这话脸瞬间发烫,然后沉默不言。傍晚回到家,妈妈边摆弄锅碗瓢盆,边唱得起兴。“别唱了!”我大声吼道,然后躲进房间闭门不出。自那次起,我不再喜欢听妈妈唱歌,妈妈也极少再唱。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妈妈一直僵持着。语文课上,老师正在讲“感恩父母”这一单元。听着老师的讲解,我的思绪飞出课堂,想起了之前不太在意的妈妈对我的关爱……
冬天寒风刺骨,一天清晨,我穿好衣服,来到厨房,妈妈正哼着歌,给我洗苹果。“一日一苹果,能活九十九!快去刷牙,别迟到了!”妈妈叮嘱着,将苹果放到碗中,我看到妈妈通红的手背上满是裂痕,欲言又止。时间久了,我也就不在意了。习以为常的,不仅是甜甜的苹果,还有妈妈的暖暖关怀。
那年初夏,妈妈拿个小木槌,正修理一个音乐盒,我也跃跃欲试。妈妈拗不过我,只好把木槌交给我。我手笨,第一槌就向着自己的拳头砸下来。妈妈眼疾手快,把我的拳头向外拉,自己的手指却未能幸免,顿时一片青紫。幼小的我吓得大哭,妈妈忍着痛,拿糖安慰我。
我在少年宫学习的那段日子里,妈妈也受了不少累。我家离少年宫远,妈妈不敢让我独自来回,她总从忙碌中抽出身来,送我去学习。一放学,我冲下楼跑到妈妈身边,她双手一挥,变戏法似的,变出一个小面包。我十分惊喜,大口吃着小面包,牵着妈妈的手向家里走去……
过往的一幕幕像电影般放映,感动与惭愧的情愫不断在心中涌动着。妈妈成天忙碌,唱歌是她的唯一喜好。我不喜欢听妈妈唱歌,变的不是妈妈的歌声,而是我的心。
傍晚回到家,我站在门外,油锅里发出的声音伴着微弱的歌声飘过耳畔。我开门来到厨房,说:“妈,您还是大声唱吧!”妈妈愣住了。我走出厨房,忍不住一偏头,余光里我分明看到她抬了抬手,又放下……
翌日,妈妈又哼起了小曲。
直到现在,妈妈仍喜欢唱歌,只是唱得少了。尽管如此,妈妈的歌声依旧流淌在我心间,每时每刻。很多时候,我真想对妈妈唱一句——“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简 评
本文构思的角度独特,用“我”对妈妈歌声的感受与态度来串起全文。妈妈的歌声一直未变,“我”对这歌声的感受如何,接纳与否,其实是“我”对妈妈感情的晴雨表。文章前半部分写“我”觉得妈妈的歌声很美,而同学们觉得“难听”,后来在同学们一再说妈妈唱歌“难听”的影响下,“我”也觉得“难听”,觉得“丢人”,于是对妈妈发火。直至后来在“感恩”的教育中想起妈妈关爱“我”的几个细节,妈妈的爱让“我”感动,“我”为伤了妈妈的心而惭愧。写“我”对妈妈的爱的领悟、对妈妈的悦纳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同时对比鲜明,凸显主题。再次,文章开篇和结尾都引用妈妈的歌声,既紧扣题目,又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
(王传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