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
2019-03-12浙报数字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燕荣
浙报数字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王燕荣
伴随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价值创造力已经成为企业的内在需求,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战略规划、经营决策、评价和激励管理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目前管理会计的发展相对滞后,复合型的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相对紧缺[1],管理会计的应用不够广泛,所以加快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对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1 人工智能、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概述
人工智能的概念,最初是在1956年由10位年轻的学者在达特茅斯学院召开的一次头脑风暴式的研讨会上提出的,在今天学术界将其分为两个概念:第一个是传统意义上或者狭义上的概念,即“机器要像人一样思考,通过逻辑推理获得智能的方法”;第二个是现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指的是运用如数据驱动、知识发现或者机器学习等现代的其他方法使机器获得人工智能。而最近几年全球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也是源于转变了思维方式,采用了现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方法[2]。本文讨论中提到的人工智能,亦指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财务会计是以会计准则为依据,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特定会计主体的会计要素变动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定期以财务报告的形式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转情况[4],为企业管理和企业外部相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其主要职能是反映和监督。
管理会计是伴随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快速变化,企业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管理对现代企业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这一背景下,现代企业会计在新形势新阶段下发展的分支。管理会计面向企业内部各级、各类管理者,通过分析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为企业进行战略规划、经营决策和控制、评价和激励管理等提供相关信息和报告,达到为企业创造价值,推动企业实现战略规划的目标。
2 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财务会计的思维方式在人工智能时代下难以为企业增值
人工智能主要的驱动力是大数据,大数据的本质是通过完备的信息消除不确定性,即在某种程度上用强相关关系代替因果关系,大数据改变了人们解决问题思维方式,其相关性、时效性和个性化特征在改变商业模式变化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巨大商业价值,例如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产生的电商平台亚马逊利用大数据的相关性、时效性、个性化特征能够做到为每个顾客推荐其专属商品信息,今天亚马逊的销售额中有1/3是靠给用户推荐产生的[2]。
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环境非常复杂,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变量非常多,已无法通过简单的办法或者指标来反映企业价值。传统财务会计的思维模式偏重因果关系,本质上是通过因果关系创建分析指标,其对数据的处理需要遵循公认的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分录借贷平衡,会计科目及账表之间有严密的勾稽关系,其对企业价值的反映维度比较单一,财务分析的一般指标,亦不能更有效更具体指导员工行为,进而激励业务和员工潜力,财务亦不能有效通过关联其他非财务信息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应用达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目标。
2.2 财务会计的信息不够全面,信息化水平较低
大数据有大量性、完备性、多维度的特征;人工智能在企业中的发展应用,离不开大量、全面、完备的多维度基础数据信息,这个信息不局限于财务信息,包括非财务信息也需要完整、全面及时地反映到财务。但财务会计是对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和经济事项进行记录和确认,对信息的确认有明确的范围和计量原则,财务与业务信息相对独立,与各业务数据信息共享及之后的深度挖掘方面[3],财务会计的信息化水平无法满足人工智能对企业数据进行深度应用的要求。
2.3 财务会计的组织和管理模式与业务结合不够紧密灵活
人工智能对会计核算技术的优化升级,高效且准确地完成财务日常繁琐重复的手工操作,极大地提升了财务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推动财务会计的核算职能逐渐向财务共享中心转变,推动会计工作从传统核算型向现代管理型转变。同时,由于企业面对的外部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市场高度竞争,客户的需求更加个性化,业务发展的变化速度更快,不确定性增加,也要求财务能够更有效、更快速、更灵活地支持业务的快速变化和多元化需求。这就需要将管理会计有机嵌入企业相关领域,具体到各个层次、环节及业务流程,传统的财务会计按照核算流程及职能模块分工的组织结构,未能将财务和业务活动有机融合,在组织的高效性和协作性上缺乏优势。
2.4 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需要提高
人工智能能够完成很多过去必须用人的智力才能完成的任务,如医疗诊断、阅读和处理文件、驾驶汽车等,机器会越来越多地代替人类的很多工作,对各行业的从业人员都会带来挑战,未来对人才的需求,将是具有创造力的人,而不是掌握某种技能做重复性工作的人,对于会计人员则需要将其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更高附加值的工作。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不仅是拥有一技之长的专才,还要是某种程度上的通才;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化的工作内容居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比较单一,缺乏拥有创新思维,深度了解业务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3 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对策
人工智能的发展不断影响着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的发展,在财务领域的影响,体现在推动着会计工作从传统核算型向现代管理型转变,促使财务会计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组织结构、服务对象、工作目标等方面向管理会计转型。
3.1 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
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首先需要会计人员转变思维方式,由反映价值的财务会计思维方式,转变为企业和业务创造价值的管理会计思维方式;加强业财融合的理念,不以财务固有的思维限制业务的发展,利用创造性思维帮助业务找问题,找对策,释放和激发业务潜力;即在业务多元化下不拘泥于条条框框,站在全局的高度利用大数据思维,去洞察数据背后的业务信息,挖掘和分析数据背后的商业价值,帮助企业抓住发展的契机,为企业创造价值。
3.2 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完备的基础数据必不可少,企业需要提高信息化水平,建立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推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的有机融合,以信息化手段实现财务和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使管理会计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开展并发挥作用。同时,借助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技术实现对企业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利用,利用BI技术实现可视化,提升与管理层和各级业务的沟通效率,推动会计职能由重核算转向重管理的决策。
3.3 推动管理模式和组织创新
管理模式和组织创新,是管理会计有效发挥作用的组织保障。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财务组织分为: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和共享财务。
企业应推动财务活动和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将管理会计活动有机嵌入到规划、决策、管理、评价等环节,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闭环,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对企业战略规划、经营决策管理、激励评价等方面的信息支持作用。财务组织也要适应企业发展及管理会计的需求,探索能够更有效、更快速、更灵活地支持业务的快速变化和多元化需求的模式。
3.4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管理会计人才队伍
人才仍是驱动企业财务转型的关键因素。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不是弱化人的作用,而是对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人工智能时代,信息量呈指数型增长,面对客观存在的信息,只有具备了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才能将他们的价值挖掘出来[2],因此管理会计人员不仅要懂财务,还要熟悉业务,同时了解相关科学技术原理,具有财务、业务、技术、管理、数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其次,管理会计要参与企业规划、决策、管理、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面对的对象不再单一,处理的问题更加复杂。因此要求管理会计拥有良好的技能,包括在复杂条件下具有作出综合判断的能力、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管理组织能力等,拥有能够将系统、流程、业务整合,深入分析问题提供解决方案[5],并能够与业务有效沟通,激发业务及员工的积极性,使方案能够按照战略目标落地执行,最终达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目标。
4 结语
在科学技术、全球经济和政治迅速发展变化的人工智能时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十分复杂,所处的经营环境变化剧烈,影响企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非常多,增强企业价值创造力成为企业内在的强烈需求。而无论是技术的进步,还是企业内部的需求,都迫切要求会计工作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因此,企业要加强管理会计的工作,建立和完善管理会计的应用基础,会计人员也要转变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积极参与并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将挑战变转为机遇,为企业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