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3-12
438200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团陂镇中心卫生院松山分院
在临床上,急性出血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属于急性胃黏膜病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存在严重影响。针对该病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其预后意义重大。目前在治疗该病症时,主要采取的方法为药物治疗,比较常用的即为奥美拉唑,但该药单独使用时无法达到确切疗效,因而临床多采用2种或2种以上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以提升患者的疗效[1]。因此本文选取收治的100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观察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7~74岁,平均(48.5±6.9)岁。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6~75岁,平均(47.3±7.4)岁。对照组和观察组基础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均符合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内科疾病者;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中途退出治疗者;排除对本次所用药物过敏者。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试验内容及试验过程并签订知情同意书[2]。
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用法用量:口服奥美拉唑,40 mg/次,2次/d,持续治疗1周。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用法用量:口服,4片/次,4次/d,持续治疗1周。
表1 两组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观察组 50 123.58±37.88 10.12±3.11对照组 50 285.85±52.53 15.25±5.62 t 14.609 9 4.657 0 P 0.000 0.000
表2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n(%)]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出血量、临床效果。疗效判定标准[3]:①显效:治疗3 d后患者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感、疼痛感、灼烧感等完全消失,内镜检查显示正常,大便隐血试验呈阴性,无便血、吐血等症状;②有效:治疗4~7 d内患者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感、疼痛感、灼烧感等症状显著改善,内镜检查显示基本正常,大便隐血试验呈阴性,偶有便血、吐血等症状;③无效:治疗7 d后患者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感、疼痛感、灼烧感等症状无任何变化,甚至加重。统计两组不良反应以及住院时间。
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相关指标对比:观察组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较对照组少(P<0.05),见表1。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0%,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0%显降较低(P<0.05),见表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6.0%,较对照组18.0%显著较低(P<0.05),见表3。
讨 论
在临床上消化科,出血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约20%左右,且具有相对较高的死亡率。该病症一旦发生,则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黑便等。有关研究表明,患者内源性肝肾功能异常、药物刺激、细菌感染、外源性理化因素等共同作用下,其可损伤患者胃黏膜,从而引发急性出血性胃炎。同时也有研究显示,胃酸水平升高,皮质激素分泌增多等,也可造成患者发生出血性胃炎[4]。而在治疗此类患者的过程中,奥美拉唑是较为常用的药物,其属于质子泵抑制剂,能对胃酸分泌产生有效抑制,原因在于其能降低胃黏膜壁细胞中的酶活性,确保胃腔内细胞氢离子无法达到,因而在胃酸分泌抑制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同时该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因而安全性较高[5]。而作为一种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能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胃酸分泌等产生有效抑制,从而加速患者溃疡面愈合。同时其在酸性条件下,可离解合成胶体,从而形成保护膜,这样即可保护胃黏膜,又可加速其修复,还能减少出血量,所以疗效十分显著[6]。本文的研究中,对照组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较观察组显著较多(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0%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0%显著较低(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8.0%较观察组不良反应率6.0%显著较高(P<0.05)。因此可以看出,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取得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既能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还能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因而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