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两种补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效果

2019-03-12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期
关键词:性休克补液乙组

400000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院前急救部

创伤性休克的发生概率比较高,这种情况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应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以避免恶化现象。该病症是常见的一种症状,一般情况下,创伤患者的失血量达到30%左右的情况下,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患者失血后,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容易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对生命造成威胁。大量失血的现象对患者自身有一定的不良影响,结合无氧状态以及乳酸情况等,需要进行功能性分析,结合凝血障碍情况以及并发症感染的现象等,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后,能让患者尽快恢复。为了分析两种补液方法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中的临床效果,将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76例,随机分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传统补液法进行院前急救和亚休克疗法进行院前急救,治疗后对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76例,随机分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传统补液法进行院前急救和亚休克疗法进行院前急救,治疗后对效果进行分析。各组患者人数38例。甲组男24例,女14例;患者年龄40~65岁,平均(50.2±0.5)岁。乙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42~66岁,平均(52.9±0.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采用静脉滴注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存在开放伤口出血的现象,直接进行压迫,采用止血带进行结扎处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的情况下进行气管插管处理。甲组采用的是传统补液方式进行治疗,给予足够量的液体进行复苏操作,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复方乳酸钠山梨醇注射液以30 mL/min的速度进行输入,必要的情况下,给予升压药物进行治疗,保证患者的平均动脉水平恢复[1]。乙组采用的是亚休克疗法进行院前急救,采用7.5%高渗氯化钠溶液,采用3 mL/min速度进行静脉输入,控制患者平均动脉压,使其保持在30~35 mmHg,确保患者始终处于亚休克状态下,经过治疗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评价指标: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72 h的病死率等进行分析。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检验。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的72 h的病死率比较[n(%)]

结 果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对甲组和乙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其中乙组的发生概率2.6%,未发生概率97.4%,乙组效果明显,见表1。

两组患者的72 h的病死率分析:对两组患者的72 h的病死率分析,乙组的病死率低于甲组,抢救成功率高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讨 论

近些年来,创伤性休克的发生概率比较高,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做好具体治疗工作。传统液体复苏理论符合要求,需要及时、尽快补充血量。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药物治疗[2]。

根据临床实际治疗要求,创伤性休克患者在充分止血的前提下进行。根据实际要求可知,大量补液容易导致血液稀释,红细胞以及凝血因子稀释后可能存在红细胞抗氧能力差的现象。考虑到当前实际情况,如果存在缺氧的现象,不能及时改善,势必存在异常现象。采用亚休克疗法,整体优势明显。在充分止血的情况下进行,通过补充液量后,能将血压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下,结合并发症的实际情况和细菌以及脑水肿情况等,需要做好院前急救处理工作。为了避免出现组织刺激以及其他异常反应,合理控制药物剂量,按照流程要求干预和治疗,效果明显。在急救过程中组织血管,为了避免血栓的形成,可能存在组织坏死的现象,必须合理进行补液操作,让患者尽快恢复[3]。

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乙组的发生概率2.6%,未发生概率97.4%,乙组的效果明显。观察两组患者72 h内病死率,结果显示乙组病死率明显低于乙组,同时乙组患者抢救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说明对院前急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给予亚休克疗法,效果明显[4]。

综上所述,亚休克疗法在急救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能让患者尽快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5]。

猜你喜欢

性休克补液乙组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补液盐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创伤性休克的安全输血与中医护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