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长吻鮠幼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2019-03-12何金钊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9年1期
关键词:生长率幼鱼频率

刘 康,何金钊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心,广西 南宁 530031)

长吻鮠(Leiocassislongirostris)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支流和大型通江湖泊中,其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病害少、抗逆性强,肉嫩味美,蛋白质含量高,是一种畅销国内外的高价值淡水养殖鱼类。目前,对长吻鮠的研究大多是关于养殖技术方面的[1-3],关于疾病、营养、免疫以及分子等研究较少。潘贞礼等[4]探索了投喂频率对长吻鮠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的影响,但投喂频率和投喂量二者结合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尚没有深入研究。

水产养殖中,饲料投喂量少,达不到最大生长性能;过度投喂,会造成消化不完全,饲料利用率低,既增加养殖成本,又导致水质恶化,最终影响鱼的生长。优化投喂模式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率[5-10],但其还落后于陆生动物养殖业,存在着很大的研究空间。

本试验探讨了长吻鮠规模化养殖中的投喂模式,寻找科学合理的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既可以节省成本,提高养殖效率,又可以促使养殖更健康,对长吻鮠规模化养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鱼来自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武鸣基地繁殖的健康、活力好、规格均匀的长吻鮠幼鱼,平均全长(4.94±0.52)cm,体长(3.87±0.37)cm,体质量(1.15±0.27)g。试验用饲料采用市售的长吻鮠专用饲料。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和养殖

试验前暂养1周后,挑选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长吻鮠幼鱼随机分组,移入水泥池( 2 m× 1 m× 1 m)中饲养,每个处理组放鱼60尾。采用2×5双因子试验设计, 在日投喂2次和3次的频率下投喂水平分别为鱼体质量的2%(A、F)、4%(B、G)、6%(C、H)、8%(D、I)和10%(E、J),分为10个试验组(表1),每个试验组设3个重复,共30个处理组。试验养殖42 d,每隔7 d每个处理组随机挑选15尾鱼称重,按照体质量的百分比计算出相对应的投喂量,各处理组每次投喂量按投喂次数均匀分配。2次/d时9:00和18:00投喂;3次/d时8:00、12:00和16:00投喂。

表1 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长吻鮠幼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试验设计Tab.1 Experimental design of effects of feeding frequency and feeding level on growth and immunity of juvenileLeiocassis longirostris

1.2.2 生长指标测定

试验开始时,测量每个试验组鱼的初总质量和初体长。试验结束时,取样前禁食24 h,称各组鱼末总质量,测末体长,计算出长吻鮠幼鱼最终均质量、特定生长率(SRG)和肥满度(CF)。

1.2.3 抗氧化指标测定

每组随机挑选14尾鱼,经MS-222麻醉后用毛巾将鱼体表擦干,然后用1 mL注射器于尾静脉迅速抽取4~5 mL血液置于4 ℃冰箱中静置2~4 h,待血液凝固析出血清后,于4 000 r/min、4 ℃离心10 min,分离出血清,用1.5 mL塑料离心管密封,冷藏待用。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溶菌酶(LYS)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试剂盒测定。

1.2.4 相关统计分析

增重率(WGR,%):

XWGR=100%×(Wt-W0)/W0

(1)

特定生长率(SGR,%):

XSGR=100%×(lnWt-lnW0)/t

(2)

肥满度(CF,g/cm3):

(3)

式中:Wt、Wo—鱼的末体质量和初始平均体质量,g;t—试验天数,d;Lt—鱼的末体长,cm。

2 结果

2.1 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长吻鮠幼鱼生长的影响

图1~图3及表2显示,投喂频率对长吻鮠幼鱼的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影响不显著(P>0.05),投喂水平对这几项指标影响显著(P<0.05)。当投喂频率固定不变时,各指标随投喂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投喂水平6%时取得最大值;投喂频率为2次/d,末体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投喂水平为6%、投喂频率为2次/d和3次/d时,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回归分析表明,在投喂频率分别为2次/d和3次/d时,长吻鮠幼鱼的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与投喂水平之间存在高度的二次相关性,两条曲线几乎重合。当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6%时,长吻鮠幼鱼的肥满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投喂水平为2%时,各试验组长吻鮠幼鱼的指标均处于最低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

图1 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长吻鮠幼鱼末体质量的影响Fig.1 The effect of feeding frequency and feeding level on terminal body mass of juvenile Leiocassis longirostris

图2 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长吻鮠幼鱼特定生长率的影响Fig.2 The effect of feeding frequency and feeding level on SGR of juvenile Leiocassis longirostris

图3 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长吻鮠幼鱼肥满度的影响Fig.3 The effect of feeding frequency and feeding level on CF of juvenile Leiocassis longirostris

表2 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长吻鮠幼鱼生长的影响Tab.2 The effect of feeding frequency and feeding level on growth of juvenile Leiocassis longirostris

2.2 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长吻鮠幼鱼免疫指标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的交互作用对血清中MDA和LYS的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T-SOD的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主效应P值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投喂频率 × 投喂水平的血清MDA、T-SOD和LYS分别对应0.000 nmol/L、0.161 ng/L和0.000 μg/L。MDA含量在C组时最低,显著低于D、E、I、J组(P<0.05),低于其余各组但不显著(P>0.05);T-SOD含量在B、C组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E组(P<0.05),高于其余各组但不显著(P>0.05);LYS含量在C、H组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3 讨论

3.1 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长吻鮠幼鱼生长的影响

本试验中,投喂频率对长吻鮠幼鱼的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Silva等[11]认为投喂频率对各项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与强俊等[12]、何利君等[13]研究结果不同。不同鱼的种类、规格等,其生长性能受到投喂频率的影响也不一样。仇登高等[14]发现不同投喂频率对鞍带石斑鱼的存活率、肥满度、体质量变异系数、饲料系数和日增重等均无显著影响(P>0.05);李卓钦等[15]发现投喂频率为2次/d时,斑点叉尾鮰幼鱼末体质量和增重率显著高于3次/d(P<0.05);丁立云等[16]发现投喂频率3次/d时,彭泽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1次/d和2次/d。

本试验的投喂水平为2%、4%、6%时,2次/d的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均高于3次/d;当投喂水平为8%和10%时,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则低于3次/d。这可能是投喂水平偏低时,投喂频率为3次/d,长吻鮠幼鱼要多花能量用于进食,反而抑制了生长。这与孙晓锋等[17]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即2次/d投喂的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要好于3次/d。投喂水平较高时,投喂频率为2次/d,长吻鮠幼鱼单次摄入的能量即可满足生长所需,使长吻鮠幼鱼能更好地生长。

本试验中,在两种投喂频率下,长吻鮠幼鱼的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均随着投喂水平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即投喂水平为8%和10%时,生长水平显著低于6%水平。其原因可能是摄入的能量过多,导致在鱼的生长前期,脂肪在体内堆积,造成消化器官的损坏,影响之后生长过程中的消化吸收,从而使生长受到限制。Rasmussen等[18]也证明了脂肪在高投喂水平下快速生长的鱼体内更加容易沉积。本试验结果与Sun等[19]研究投喂水平对军曹鱼(Rachycentroncanadum)生长的影响和Silva等[11]研究投喂水平对大盖巨脂鲤(Colossomamacropomum)生长的影响等研究结果一致。罗琳等[20]研究了不同投喂水平(3.0%、3.5%、4.0%)对鲫鱼生长性能的影响,发现在高投喂频率下(6次/d),鲫鱼的特定生长率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这与本试验结果有差异,可能是由于本试验投喂水平的分组跨度比较大,能比较全面反映投喂水平对鱼类生长变化的影响;徐革锋等[21]研究不同投喂水平对细鳞鲑幼鱼生长的影响,发现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先升高后降低,与本试验结果一致。

3.2 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长吻鮠幼鱼免疫的影响

T-SOD可以消除鱼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免除其对机体的伤害,可以用于反映机体抗氧化性的强弱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生理指标[22-23]。当鱼的机体产生的自由基与抗氧化系统失衡时,MDA的含量会过多产生,因此,其含量可以间接反映机体的氧化受损程度以及考查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指标[22,24]。本试验中,T-SOD的含量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6%时达到最大值;MDA的含量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呈现出升高的趋势,且在8%和10%时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投喂水平。这表明,投喂水平越高,鱼体摄入过量饲料,抗氧化能力反而会降低,从而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这与陈文霞等[25]的研究结果相符。LYS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指标,其含量的高低可以反映溶菌能力的强弱[26]。LYS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6%投喂水平时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说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投喂水平可以增强鱼的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超过一定水平,有可能会使鱼的肝脏受损,导致酶活性降低。

表3 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长吻鮠幼鱼免疫指标的影响Tab.3 The effect of feeding frequency and feeding level on immunity indicators of juvenile Leiocassis longirostris

注:同一列数据右上角标不同字母表示有显著差异(P<0.05)

4 结论

方差分析表明,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长吻鮠各生长指标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对血清MDA、LYS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综合生长和免疫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6%的投喂模式更利于长吻鮠幼鱼的生长。

猜你喜欢

生长率幼鱼频率
林龄和立地条件对冀北山地油松单木生长量和生长率的影响
鲁西南地区影响大蒜二次生长率的因素分析
处理器频率天梯
日本落叶松以林分平均木材积生长率代替林分蓄积生长率可行性验证
振动与频率
购买锦鲤幼鱼有诀窍
无线电频率的特点
购锦鲤幼鱼有诀窍
一类非线性离散动力系统的频率收敛性
投喂频率对网箱养殖长吻鮠幼鱼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