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户灌溉水费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绵阳市207户农户的调查

2019-03-11杨中牮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丘陵区承受能力平原区

唐 宏,杨中牮,马 历

(1.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成都611130;2.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成都611130;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灌溉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我国水资源短缺,促进节约用水、提高灌溉效率,成为解决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水价政策作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促进节约用水、调节用水需求和水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1985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水价政策,但农业水价改革在较多区域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农民不愿或无能力支付水费,水费收取标准不一,用水计量困难,导致水费实收率较低,水管部门亏损严重,难以维持其正常运行[2],水价改革陷入“两难”境地[3]。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水价政策制定中缺乏将灌溉水价承受能力深入系统的研究作为决策依据[4]、农民心理参照点水价等于零或小于实际水价[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恶化,灌溉用水作为社会用水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价格政策的制定在世界范围已引起高度重视[6]。然而对于如何制定农业水价,各国意见尚不统一,其水资源管理模式也有较大差异[7]。1947年哈佛大学Ciriacy Wantrup教授首次提出CVM基本思想用于农业水价的测算,认为如果直接询问农户的支付意愿,那么存在外部效应的土地的公共物品价格就可以得到评估,并倡导将该方法用于实践[8]。根据我国国情、农业水价政策,围绕水价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内学者对水权交易价格[9]、交易市场[10]、水价对用水量的影响[11-13]、农户灌溉水价心理承受力的影响因素[5,14-16]、农民参与模式下农业水价管理[17]、农业水费分担模式[18-19]、灌溉水价补偿机制[20]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前人相关研究对地理区位和地形地貌等因素考虑较少,因此本文以四川省绵阳市为研究区,对比分析丘陵区和平原区农户灌溉水费支付意愿、承受能力的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合理制定农业水价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及现行水价制度

1.1 研究区概况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处于北纬30°42′~33°03′,东经103°45′~105°43′,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降水充沛,降水的季节性、年际变化较大,主要集中在夏季,冬春旱现象严重,其年均降水量825.8~1 417 mm,呈现出南北少中部多、西多东少的特点。绵阳市山区占61.0%,丘陵区占20.4%,平原区占18.6%,丘陵区和山区水系较发达,河网密度较大,耕地多沿河分布,引河灌溉为山区主要灌溉方式,而平原区则多以井灌为主,水井以联合或者私人所有,耕地沿井分布。

绵阳市水资源丰富,水价低廉,农户水费交纳意愿低,水管部门收取水费入不敷出,反而鼓励农民多用水,造成水资源利用率低,部分地区甚至免征农业灌溉水费,虽然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减少了水管部门的工作量,但水资源有偿使用观念和“水商品意识”等价值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助长了农户用水浪费现象;另一方面,农户多为接受教育少、文化素质较低的传统农民,对面临的水资源困境认识不清,造成当地农业用水效率不高,水资源污染严重。当地灌区以河灌和井灌为主,但由于工程建设标准低、布局不尽合理、田间配套工程滞后,许多水源距耕地远,引水工程线路长,且存在水利设施老化、以天然引水工程为主等问题,致使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偏低,难以满足高效节水要求。

1.2 现行灌溉水价水费制度

当前绵阳市农业水费征收主要以行政村为单元,对平原区和丘陵区而言,水费计量标准和用水价格有着明显差别(表1)。丘陵区位于渠上游,水资源充足,引水方便,从渠系引水后仅需交付少量额外的电费。平原区位于渠尾,灌溉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农业用水较为紧张,农户难以自行引水,无法渠灌的地区还需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因此水价不仅包含水资源本身的价格,还包含人工费用和电费,导致平原区用水价格偏高。

当前农业灌溉水费收取制度利弊共存,在减少村民用水冲突的同时,又缺乏有效防范措施,无法储存备用水,导致旱季可能存在无水可用的弊端。与丘陵区相比,平原区的灌溉水价偏高,致使务农成本攀升,水价达到了村民心理承受能力上限。另外,农户可不参加组织供水,购买水泵等设备自行灌溉。从表2可知,农户自行抽水灌溉的成本包括电费和设备折旧费用,其中电费3 000元/hm2,水泵市价350元一个,每公顷土地需要水泵15个,共花费5 250元,除此之外还需配套购买价值3 000元的水管。水泵和水管使用年限均为5年,故设备折旧费为1 650元/年,灌溉成本合计4 650元/hm2,远高于标准水费的2 700元/hm2。调查显示,平原区可用耕地多,但水资源相对匮乏,不少农户仍会采取自行灌溉方式。自行灌溉的优点在于能保证灌溉水资源及时供给,但宏观上可能加剧旱灾程度,并且相对成本较高。

表1 灌溉用水收费情况Table 1 Irrigation water charges

表2 农户自行灌溉成本Table 2 Cost of self-irrigation by farmers

2 数据来源及农户基本状况

2.1 数据来源

平原区和丘陵区农户的概况资料来源于绵阳市统计局对当地农户经济状况的调查,农户基本情况、交付水费及水价承受能力相关数据来自笔者2016年3月开展的农户调查。绵阳市是传统农业地区,尤其安县、北川县的平原区和丘陵区的自然条件相近而水费收取方式相差较小,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故本文选取安县、北川县的石梯村、高安村、金龟村、三泉村和明星村作为调查区域,采用PRA半结构式访谈随机选取当地农民,对户主年龄、家庭人口和土地利用情况等进行调查。在本次调查中,共发放了问卷212份,收回有效问卷207份,有效率97.6%。本文根据地域差别将农户分为丘陵区农户和平原区农户,其中丘陵区农户78户,平原区农户129户。

2.2 农户基本状况

平原区和丘陵区农户基本情况如表3。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劳动力小于2人的仅占9.66%,说明受访农户家中劳动力都较为充足。比较农户年龄情况,丘陵区受访农户户主45岁以上的占比93.59%、平原区占比80.62%,家中务农人员年龄60岁以上的占比50.24%,占调查总数的一半以上,说明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较为凸显,且丘陵区45岁以上的户主占比高出平原区近13%;从户主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达72.45%,初中文化占24.15%,高中文化仅占3.4%,无大专及以上学历,这反映当地农户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其中平原区农户较丘陵区文化程度更高,说明丘陵区人口老龄化和农业人口文化程度较低的问题更为突出。目前未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数量达97.1%,仅1.93%的受访农户加入了合作社,这说明当地农民合作社的建设亟待发展。

2.3 农户经济状况分析

从农户家庭经济情况来看(表4),由于农户打短工收入及偶然治病的支出等难以统计,考虑到误差存在,调查区农民2014年人均收入在12 000元左右,按照调查区2014年统计数据,受调研区域农村人均纯收入10 901元,与调查数据较为相近,说明调查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分析农户主要收入来源(表5),发现种植业是绝大多数农户(91.79%)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小部分农户(8.21%)种植水稻和油菜仅为满足自身需求,并非以商品化为目的。除从事种植业外,77.78%的农户收入也来源于打工,外出务工也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2.4 农业种植成本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平原区较丘陵区的农业种植成本相对偏高,但丘陵区地形地貌情况更为复杂,机械化水平偏低,土壤肥力相对较差,故产出较平原区相对偏低,不过丘陵区水资源更为丰富,水费明显低于平原区,水费在总生产费用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对农业生产决策的影响不大。对于平原区的农民而言,虽然每公顷产量相对较高,但2 700元/hm2的水费却是不小的负担,其费用占生产成本的19%左右。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文注明了丘陵区收取水费为15元/人,而实际上丘陵区人均分到水田为0.067 hm2,故表中丘陵区水费成本为225元/hm2。对目前水价高低进行调查,丘陵区农户表示当前水价适中甚至偏低,而平原区农户则表示当前水价太高,已经超出水资源本身的价值,难以承受,期望农业用水价格下调,因此平原区农户对于农业水价降低的期望更高。

表3 样本基本特征Table 3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mple

表4 受访农户经济状况Table 4 Statistics on the economic status of farmers

表5 主要收入来源Table 5 The main income sources

图1 丘陵区与平原区水稻种植成本Figure 1 Rice planting costs in hilly and plain areas

3 农户水费承受力影响因素与用水决策分析

3.1 农户水价承受力分析

因心理承受能力无法直接通过计算得出,而农业灌溉水价包含公益性,亦无法单纯以市场模型核定价格,且农户水费交纳意愿和节水态度与其水价心理承受能力密切相关,分析其水费交纳意愿有助于了解农户心理承受能力。

从表6可以看出,就对节水的看法而言,61.84%的农户认为水是宝贵的资源,有必要节约用水,希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反对节水的农户往往认为,“现在水已经够用了,为什么还要节水?”这显然将结果当作原因,存在一定的误导性,还有部分群众认为节水只应由政府主导,与自己没有关系。就农户对水价的感知而言,平原区78.29%的农户认为当前水价过高,负担较重,丘陵区78.20%的农户认为当前水价是合适的,表明现行水价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

表6 农户对节水及当前水价的看法Table 6 Farmers′views on water saving and current water price

分析农户对于水费的交纳意愿,从表7可以看出,能够接受高水费(大于1 500元/hm2)的农户较少,这说明当前平原区2 700元/hm2顷的水价很不合适,已远超农户的可接受预期。同时,当前水价对农户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有一定影响,平原区和丘陵区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差距不大,丘陵区大部分农户最多只能接受601~900元/hm2的水价,而平原区72.87%的农户能够接受1 201~1 500元/hm2的水价。调查发现,平原区多数农户认为“不能够不种地”,因此即使国家收取高水费,他们也会接受。

3.2 农户水价承受力的影响因素

综合分析发现,不同地区的农户对水价的心理承受能力存在差别,承受高水价的农户自然地倾向于低水价。本研究认为影响农户水价心理承受力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同区域的农业种植成本和产出影响农户的心理价格。从表8可知,平原区成本较丘陵区更高。丘陵区土地坡度较大,蓄水能力差,适宜种植水稻的土地较少,且土质不如传统平原农业区,产出较低,即使高产田产量也仅为11 250 kg/hm2左右。而平原区种植历史悠久,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水稻,生产水平领先于丘陵区,产出较高,平均产量在12 750 kg/hm2左右,高产量也使得平原区的农户在经济上较丘陵区农户能承受较高的水价。

②农户年龄和文化程度影响农户心理承受能力。据图2可知,当问及是否接受提价时,仅8人“同意提价”,119人“看情况”,80人“反对提价”。年龄越大的农民,“拒绝提价”的态度也越明显,表示拒绝提价的农户中,有20.00%的农户年龄在30~45岁,38.75%的农户为46~60岁,60岁以上的农户占41.25%,这表明农户年龄与消极态度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因高中及其以上的农户样本数过少,在此不作讨论。就小学以下、小学和初中3种文化程度而言,表示接受的农户占比均较少,分别为1.00%、1.50%和1.00%,无明显差异。而在表示拒绝的农户中,小学以下、小学和初中3种学历分别占比18.50%、12.00%和8.50%,这表明学历低的农户更容易直接表现出他们的消极态度。

表7 水费交纳意愿Table 7 Willingness to pay water fees

表8 不同地区水费占水稻种植成本比例Table 8 Water costs account for the proportion of rice planting costs in different regions

图2 基于农户年龄的意见统计图Figure 2 Opinion chart based on farmer age

③传统水价影响农户的心理承受能力。若区域现行水价较低,农户将很难接受更高的水价,现行水价较高区域的农户则可能倾向于一个折中的水价,而非最低水价。当水价涨至901~1 200元/hm2,由于丘陵区现行水价为225元/hm2,仅有不到30%的农户愿意交纳水费,而平原区现行水价为2 700元/hm2,因此仍有80%以上的农户愿意继续交纳水费,传统水价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农户对水价呈现出不同的接纳能力。

图3 水费交纳意愿Figure 3 willingness to pay water fees

3.3 农业水价对农户决策的影响

从图4可知,当水价小于750元/hm2时,平原区和丘陵区的种植意愿无差别,所有受访农户均表示愿意继续种植。当水价上涨至751~1 500元/hm2时,平原区所有的农户均表示愿意继续种植,而丘陵区减少种植的农户占比上升至43.59%,12.82%的农户表示现在种田压力很大,如果水费继续上涨可能会造成土地撂荒。当水价涨至1 500元/hm2以上,丘陵区较平原区农户反应更为激烈,有48.72%的农户表示要抛荒,38.46%的农户表示减少种植量,仅有12.82%的农户表示将继续原来规模的种植;平原区因长期征收高于1 500元/hm2的水价,农户对水价的容忍度更高,但当水价涨至1 500元/hm2以上时,2.32%农户会将土地撂荒,5.43%的农户会减少种植规模。平原区现行水价是2 700元/hm2,水价标准超过大部分农户的心理预期,部分种植户存在一定的撂荒倾向,由于经营管理不当,部分农户还出现亏损,因此当水价降至1 500元/hm2时,仍有一些农户难以承受,会选择撂荒或减少种植规模。

农户虽然普遍有节约用水的朴素思想,但对于如何节约用水,尚存在疑问。由于当地缺少用水协会等组织宣传节水措施、引导农户节水,大部分农户简单地将节约用水等同于“少用水、不用水”。丘陵区的农户位于上游地区,尚有水可用,而下游平原地区则因上游的用水浪费而无水可用,只能“靠天吃饭”。下游农户一旦有水,又会加大用水量,使该地区情况更糟糕,进而造成恶性循环,本是降水充足的年份也会因缺水而歉收。进一步分析可知,以水量计费的高水价往往会促使农民浪费农业用水、甚至导致土地撂荒。在丘陵区,因为水价较低,农户的种植决策往往忽略水价因素,而在平原区水价因素则变成种植决策的重要考虑条件。因此丘陵区农户放弃耕种的主要原因是体力和年龄,平原区则是因为农资的连年上涨和居高不下的水价,导致农户无利可图。

4 结论与建议

4.1 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对绵阳市丘陵区和平原区207户农户农业水价支付意愿、承受力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①农户的经济收入会影响到其心理承受能力。平原区较丘陵区土地更平坦,土壤更肥沃,更加适合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因此平原区具有更高的农业产出,农户的水价承受能力也更高。但当地农业组织化水平过低,仅有1.93%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农业生产仍以家庭为单位,规模效益难以实现,农户增收较难,这是造成农户心理承受能力偏低的原因之一。

②农户年龄和文化程度会影响其水价心理承受能力。农户的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其水价心理承受能力就越低。丘陵区农户在年龄和文化水平方面较平原区农户处于劣势,这是造成其水价心理价位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在丘陵区农户弃耕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力和年龄因素;而平原区农户弃耕主要是因为农资的连年上涨和居高不下的水价,导致农户无利可图。

③现行水价差异影响农户的水价心理承受能力。丘陵区长期以来的水价较低,且用水较为方便,所以农户愿意付出的水价较低。相对的,平原区因长期征收较高的水价,且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缘故,当地农业水资源较为缺乏,所以农户能够接受较高的水价。

④水价的上涨会导致农户种植积极性降低,部分农田撂荒。由于丘陵区水价偏低,农户对水价变动的敏感程度较平原区更高。因为水价及其他农资材料连年上涨,许多农户选择外出打工以谋求获得更高收益,大量的田地被出租,有的田地直接抛荒,导致当地农业生产效率人为降低、资源浪费情况严重。

图4 平原区与丘陵区应对不同水价的决策Figure 4 Decision-making for different water prices in plain and hilly areas

4.2 对策建议

①推广合作组织,促进农户增收。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等组织能够促进资源的集中并高效利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政府应当全力推广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合作组织,引导农户加入其中,提高当地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户增收,以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②宣传节水精神,提高农户对水资源的认知。培养农户的节水意识,提升农户对水资源的重视程度,加强节水技术的推广,遏制传统漫灌导致的水资源流失和浪费。针对相对弱势的高龄农业生产者,制定农业用水高龄减免政策,减轻其用水负担,提高生产积极性。

③健全水价政策,实行差异化水价。相关部门不仅要以农户的收入水平为依据,还要考察农户种植作物类型、灌溉方式以及所在地区地形地貌。如果种植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则相应提高水价,种植粮食作物等经济效益低的作物则相应降低水价,如果采取高效的灌溉技术则给予一定的技术补贴,如果水资源丰富,土地平坦,土质优良,农业产出较高,则相应提高水价,以实现区域内水价收取的平衡。

④完善供水设施,降低水价标准。全国各地灌区的经验表明,水利是“自身效益小,社会效益大”的工程,当地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加快农业灌溉用水设施建设,促进水利设施的现代化和综合化,使该区域的农户都有水可用。与此同时,积极推进用水协会的建设,统筹规划农业用水,降低供水成本,逐步调低水价,缓解农户用水压力,提高生产积极性。

猜你喜欢

丘陵区承受能力平原区
浅谈沿海平原区铁路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重点
漳卫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氟碘分布特征及形成因素分析
浅谈丘陵区桥梁高墩施工测控系统应用
晋西黄土丘陵区深挖高填建设中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浅山丘陵区核桃周年管理技术
棚户区改造项目前期阶段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方法探讨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陇东黄土丘陵区坡改梯田土壤有机碳累积动态
西湖平原区连续13年定位施肥对麦、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