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花诗人高梅

2019-03-11

黑龙江粮食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士咏梅典故

□ 林 地

“雪晴花发须相记,我亦扁舟乘兴来”;“春愁寂寞天应老,夜色朦胧月亦香”;“不共人言唯独笑,忽疑君到正相思”;这些歌咏梅花著名诗句,其作者是高启。高启(1336-1374),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今苏州市。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高启著有《高太史大全集》。

文人墨客咏梅写梅历史悠久。《诗经》中有记载“山有佳卉,候栗候梅”。到汉朝就有了《梅花落》曲调(《梅花三弄》据《梅花落》改编)。后来南朝的大臣江总写有“长安少年多轻薄,两两共唱《梅花落》”。从先秦到明清,歌咏梅花的诗不下千首。唐宋梅花诗达到鼎盛,王维、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杜牧和李商隐等,都写有不朽的梅花诗。

梅花(Armeniaca mume Sieb.),中国南方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有红白两色,为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和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尚书》中有 “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记载,这是殷高宗武丁,对刑法鼻祖傅说委以重任时所说的话。《群芳谱》说:“梅的枝干苍古,姿态清丽,岁寒发花,芬芳秀丽。”

“梅花本是神仙骨”,她芳香沉郁,婀娜多奇,冒严冬冰雪而绽放腊月中,所谓“梅花特早,偏能识春”。隋炀帝宫女侯夫人有“庭梅对我有怜意,先露枝头一点春”诗句。宋诗人卢梅坡写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佳句。另一宋诗人张道洽写出了“雅淡久无兰作伴,孤高惟有竹为朋”的美句。

梅花诗人中,高启写梅花诗最佳最多,人称“高梅花”。他写有30多首梅花诗,七言诗占多。其作品善用典故,飘逸绝群,洗练功深。他的九首梅花诗,更是铮铮之作。清人赵翼评高启梅花诗说,“琢句浑成,而神韵又极高朗,此正是细腻风光。”

高启梅花九首之一全诗如下: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在“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这句中,高启用“高士卧”和“美人来”这两个典故,比喻梅花的孤傲高洁和清秀典雅。高士,是指志趣、品行高尚脱俗之人。

“高士卧”源自后《汉书》“袁安卧雪”典故。而“美人来”,源自柳宗元作的《赵师雄醉憩梅花下》:隋开皇中,赵师雄迁罗浮。一日天寒日暮,在醉醒间,因憩仆车于松林间,酒肆旁舍,见一女人,淡妆素服,出迓师雄。与语,但觉芳香袭人。至酒家共饮,有绿衣童子,笑歌戏舞。师雄醉寐,但觉风寒相袭,久之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

高启咏梅诗的意境清灵空澈,朦胧恍惚,对后人影响较大。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中“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句,似脱胎于高启“淡月微云皆似梦,空山流水独成愁”句。

“开迟才觉春风暖,先听流莺第一声”;“世外清名原第一,不修花史亦流传”;“万花何苦争先后,独自能香亦有时”;乾嘉诗坛泰斗张问陶写的这些梅花诗(或出于尊敬,他写了八首未超过高启九首),无疑也受到了高启影响,且张问陶独觅创作新境,其梅花诗有气格山林隐逸之感,如清人所评“生气涌出,沉郁空灵,于以前诸名家外又辟一境”。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据载毛泽东在写《卜算子·咏梅》之前,曾让秘书田家英给他找高启的梅花诗以参阅。

猜你喜欢

高士咏梅典故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点绛唇·咏梅月
闲心
闲情
闲情
闻鸡起舞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