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们眼望上苍》

2019-03-10阿洛秀英

北方文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佐拉尼尔

阿洛秀英

摘要:佐拉.尼尔.赫斯顿一生致力于表现最真实的黑人民间生活和文化上,塑造出了一系列特点鲜明的黑人最底层人物的形象。此外,赫斯顿不仅关注黑人男性,她还把视点集中在了黑人女性的身上,《她们眼望上苍》被视为黑人女性主义的开山之作,从而赫斯顿被视为黑人女性主义的始祖,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在以民族斗争为主题的年代形成了一道独特而备受争议的风景线。

关键词:佐拉.尼尔.赫斯顿;黑人民间生活;黑人女性主义;《她们眼忘上苍》

在不同的民族、异质的文化和信仰中,女性与男性、女性与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及生存现状是存在差异的,这是造就黑人女性主义出生的根本因素。“黑人女性主义致力于反抗种族与性别的双重压迫,把黑人妇女从社会的最底层解救出来,并且让世人了解黑人妇女的真实状况。”(1)芭芭拉.史密斯说及黑人女性主义时讲到:“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应当具有政治意识并关注黑人女作家作品中相互关联的一些重要因素---性别政治、种族和阶级问题。”(2)而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活跃于美国文坛的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们又重新将写作和研究的目光聚焦于黑人女性写作的传统上来,以新的角度展现了美國白人和欧洲文学批评的正统原则,并针对身份、种族、性别、叙述、口头文学等概念建构了一套全新的理论。这些批评家的努力使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在文学理论界独树一帜。

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1891-1960)是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一生发表了4 部长篇小说、3 部有关民间传说的作品、1 部自传、大量的短篇小说、剧本和文章。她还是收集和发表美国黑人民间传说的第一位美国黑人。因此,她拥有美国黑人小说家、剧作家、民间传说研究家、人类学家等许多称号。其作品《她们眼望上苍》通过讲述反抗传统习俗的束缚、争取自己做人权力的珍妮的一生,向世人展现了一名黑人妇女追求完整和解放的故事。

一、妥协与反抗

《她们眼望上苍》讲述了黑人妇女珍妮曲折坎坷的一生,也由此讲述了一个黑人妇女是怎样实现自我解放的。故事开篇就讲到“至于女人,她们忘掉一切不愿记起的事物,记住不愿忘掉的一切。梦便是真理,她们依此行动、做事。”此处赫斯顿笔下的女性形象颇有无奈的味道,黑人女性生来就生活在逆来顺受的环境中,但她们依然凭借着梦一往直前,即展现了女性软弱、卑微的一面,也展现了女性不卑不亢、勇往直前的一面。纵观全文,故事中珍妮的一生可根据其三段婚姻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珍妮的童年时期至她与第一任丈夫洛根的婚姻。这时的珍妮和外婆南妮是爱丽丝·沃克概述的三种类型的黑人女性中的第一类黑人女性的代表,她们由于深受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所以不得不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珍妮并不确定自己爱洛根,但是可能会在婚后爱上他,因为外婆这样说,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和六十英亩土地或许就是外婆认可洛根并让自己的外孙女嫁给他的筹码,因为她不想再让珍妮像自己一样寄居在白人的屋檐下,看白人的脸色生活。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尽管黑人女性不再遭受赤裸裸的鞭笞,但她们的地位却也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她们遭受着来自白人和黑人男性的歧视和压迫。黑人妇女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种族身份和性别身份是黑人女性独特身份中最大的两个因素。同样作为黑人种族的一员,美国黑人中的女性和男性一同经历了奴隶制和种族主义,此外,黑人妇女在性别方面同样接受着被分化。西蒙娜.波伏娃认为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可称之为“第二性”,就如美国白人一样,黑人男性欲为自己设置一个合法的“此者”的身份,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要塑造一个与之相对的“他者”的形象,显然黑人女性成为了这个“他者”。同时具备了黑人种族与女性性别的黑人女性就这样被强加了双重身份,她们是美国社会中最边缘的群体,生活中最底层的人物。就像珍妮的外婆所说:“白人扔下担子叫黑人男人去挑,他挑了起来,因为不挑不行,可他不挑走,把担子交给了家里的女人。就我所知,黑人女人在世界上是头骡子。”(3)

婚后珍妮并没有爱上洛根,反之越发讨厌他。一个偶然的机会珍妮结识了乔,珍妮对乔为今后他们的新生活所做的完美规划感到很动心,她仿佛能够在其中看到未来:自己即将成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人,于是她跟随乔离洛根而去。乔很快实现预言,成了这个小城的市长和最富有的人。但之后乔有了转变,他开始要求珍妮在各个方面绝对服从于他。在前一任丈夫面前,她是一头干活的动物,在现任丈夫面前,她是受人摆布没有自由的空壳人。她越发觉得传统赋予了女性太多枷锁,所以她梦想着有一天她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愿望,活出真正的自由的人生。这个世界,既存的道德、政治、历史、法律、文化乃至社会规则等等,常常不过是男权话语确立其合法性地位的规则和策略,女性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都没能改变被支配的命运。珍妮的前两次婚姻就是当时黑人女性卑贱地位的真实写照,没有话语权,处于社会最底层。

二、觉醒与超脱

珍妮经过两段婚姻的洗礼,终于意识到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生存权力,也懂得了作为一个女人应拥有选择权和支配权。乔因为疾病去世后,珍妮结识了既无钱又无地位的叫甜点心的黑人青年,于是她抛弃了豪宅和身份地位,跟着甜点心去做季节工,在这里她终于实现了从孩童时代就有的独立、快乐、自由生活的梦想,从一个饱受男性控制与生活所逼的女人转变成为自尊自立的新型女性。而珍妮与甜点心的幸福生活没有维持多久,后来甜点心得病,珍妮为自卫向神志不清的甜点心开了枪,去世。珍妮和甜点心的这段夫妻生活很纯粹很简单,既没有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也没有对社会地位的渴望,他们享受的是生活过程中的美好及传统黑人文化带来的欢乐,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珍妮和甜点心的这段生活。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珍妮理想的最终实现是建立在一个极不现实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珍妮继承了乔殷实的遗产,她和甜点心去做季节工不是生活所逼,而是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小说前两部分都建立在现实的经济基础之上,而这一部分却发生在极不现实的经济基础之下。也许这正反映了赫斯顿的真实态度,她并不认为在当时的现实语境下,“男女之间能够建立真正平等的关系,女子能够获得做人的完整权利。”(4)赫斯顿通过珍妮与三任丈夫的结局意在说明,女性是无法依靠男性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的。无论甜点心曾是一个多么理解珍妮的丈夫,但只要他们仍生活在一个男性主宰的社会中,珍妮就无法依靠婚姻活出想要的人生,所以当甜点心去世时,珍妮虽悲痛万分,但这使她最终挣脱了种种桎梏。珍妮最后终于意识到,在“所有的黑人都是男人,所有的女人都是白人”的社会里,黑人妇女唯有通过努力建构自己的身份和生活,从而达到真正的独立和自由。

甜点心死后珍妮回到自己的家中,好友费奥比来看她,珍妮对她讲述了追求生命意义的经历。在这里,赫斯顿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女性间相互支持的群体的雏形。费奥比用自己的关切爱护使珍妮得到了慰藉,而珍妮则以自己敢于反叛男性霸权的经历唤醒了费奥比的自我价值感。

三、结语

“在‘教育和‘娱乐两个功能之间,黑人作家们更强调文学创作的社会参与性。文学除了要深刻反映黑人民众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之外,必须要成为黑人争取解放和平等的重要武器。这种艺术思想使得黑人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对抗为主的文学传统。”(5)而赫斯顿在这部作品中一反黑人文学的对抗傳统,反之以展现黑人民间生活为主,描绘了黑人农村生活的广阔图景,大量运用了黑人方言土语和黑人民间故事,使作品活力四射。即使作品展现的是社会最底层的黑人真实生活,但黑人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显而易见。此外更是以黑人女性为主人公,展现了黑人文学的另一领域---黑人女性文学。埃莱娜·西苏认为写作是女性重塑自身的必要方式,在创作中她们展现出了被压抑已久的创造力,展开了她们的写作空间,写作为妇女铸造了反对男权的首要武器。赫斯顿试图以文本的方式建构新的黑人女性形象,把对自我的追求、对梦想的展望写进作品中,使作品成为证明黑人女性自我存在、反抗性别和种族歧视的话语。我们知道,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概念被提出是在1977年芭芭拉·史密斯的《迈向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中,而赫斯顿的这部作品创作于30年代,它用前所未有的关注视点和叙述方式为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奠定了坚实的铺垫。

但与传统黑人女性主义有所不同的是,赫斯顿关注的对象集中于黑人女性身上,对于与白人的种族矛盾却鲜有提及,这与赫斯顿本人的生活经历不无关系。赫斯顿的父亲是伊顿维尔镇镇长,而伊顿维尔是美国第一个完全由黑人组成、由黑人自治的城镇,她对白人的态度无所谓憎恨与反叛,从这个层面上讲她是不具有双重的文化意识的,这就使赫斯顿与同时代的其他黑人作家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别,这一点在作品中可以看出。

注释:

王淑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6 (05).

任丹丹.托尼·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形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10).

谢莉莉.20世纪美国文学中黑人女性形象的谭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5 (05).

李红玉.浮出翻译史地表——性别视角下新时期以来英美女作家作品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04).

袁霁.佐拉·尼尔·赫斯顿被遗忘的背后——兼谈赫斯顿的创作观[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 (06.18).

参考文献:

[1]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弗吉尼亚.伍尔芙.一间自己的屋子[M].王环,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3]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 [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4]周春.抵抗表征:美国黑人女性主义的形象批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4 (5).

[5]Hurston,Zora Neale.Dust Tracks On a Road:An Autobiography,1984.

[6]Tiffany Ruby Patterson.Zora Neale Hurston and a History of Southern Life,2005.

猜你喜欢

佐拉尼尔
皮亚佐拉和他的探戈音乐*
一个小奖品
皮亚佐拉与他的新探戈音乐
新店开张啦
——八师天业集团工会主席李彤的结亲故事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
尼尔丝历险记
浮世绘
英背包客奇迹生还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