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的“教”与“玩”

2019-03-10罗会宇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情趣教学内容小学生

罗会宇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职业观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如果在体育课中把“教”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落实新课程标准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教”与“玩”结合是关键

1.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2.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把“教”与“玩”有机结合、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3.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4.小学生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等。“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

二、有效的“教”与“玩”方法

1.课间穿插趣味项目的方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刺激学生运动神经的活跃。如,在教授体操课时,可在课间放一段欢快的乐曲,让学生们尝试按着音乐节拍以舞蹈形式做体操等等。这些都能使枯躁、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具有吸引力。

2.命题发挥的方法。

在传授某种体育运动技术后,由教师统一命题,提出运动量和锻炼的目的,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体育活动项目,组织体育游戏活动。

3.内外相联系的方法。

校内体育教学与校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为学生提出一些体育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校外的“玩”按照一定的体育规范要求进行,实现校外“玩”为校内“教”服务。

三、落实“教”与“玩”的原则

1.寓教于“玩”。

“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要求无目的的凭兴趣玩,一种是有要求要实现一定目的的“玩”,两种玩虽都以身体的运动为主要形式,但实际意义则完全不同。在体育教学中,提出“教”与“玩”相结合,是把“玩”作为教的辅导手段,以“玩”助学,以“玩”促练,在“玩”的过程中体现教的意图,实现教的目的。

2.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使“教”与“玩”的形式、内容上按照體育教学的要求有目的地进行各种“玩”的活动。

3.活而不乱。

“玩”是助“教”的一种手段。把握尺度,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实际需要组织必要的“玩”,防止“玩”偏问题的发生。

四、“教”与“玩”结合的有效结果

1.增强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与“玩”的结合,丰富了体育教学形式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实现了教者与学者在感情上的融合和在情趣上的共鸣。

2.强化了学生的体能锻炼。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穿插了一些体育游戏,吸引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运动量增加,达到了运动负荷,促进了体能的增强。

3.加快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与“玩”的结合,为体育教学营造了一个比较自由、民主的宽松环境,赋予了学生一些独立自主的权力,既锻炼了学生的坚强意志,又促进了学生性格、气质的发展。

4.促进了学生的智力提高。

“教”与“玩”的结合,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接触了更广阔的知识天地,促进了学生思维、判断、记忆等方面能力的增强,为学生智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教”与“玩”结合的方法,是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继续坚持运用和完善这种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情趣教学内容小学生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
四格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