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随笔之“诗歌的记忆”
2019-03-10郭钦
郭钦
摘 要:针对语文课堂中学生提出的“如何有效记忆诗歌”这一话题,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且在课后进行反思,总结出几种记忆方式,完成这篇课后随笔。
关键词:有效;诗歌记忆;课后随笔
一、序言
当下,学生在诗歌记忆方面显现出记忆困难、排斥记忆等现象。针对学生提出的“如何有效记忆诗歌”这一话题,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课堂讨论,并整合相关资料进行了课后反思和总结。
二、“记忆却步”之因
1.带着任务背诵。
学生谈到:“现在很多同学背诗歌都是被动式,而且每个早自习都长时间地去背诵诗歌会让人产生乏倦的感觉。”
“枯燥”、“乏味”是学生背诵时的槽点,因为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完成诗歌背诵只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进而在考试中出色地完成古诗文默写这道“送分题”。
如《赤壁赋》中的“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蜀道难》中的“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等诗句,教师会要求学生不断进行记忆和书写。但此类带有强制性的“灌输”,在学生已经疲于应对脑力活动较多的学科之后,便不愿触碰。即使完成,也只是为了在短期内完成某项任务或某次测验,并未从赏析的角度走近诗词,进而融入心间。
2.情感共鸣缺失。
访谈中大部分学生都将问题直指“情感”,无法引发共鸣。
其中一位谈到:“诗歌真的很无聊,虽短小精练,但古人和我们的思想差距很大。很多时候诗歌传递出的感情和本身的理解南辕北辙,以至于背诵时,在潜意识里已经肯定了自己错误的想法,出现记忆误区,而且这类意识很难纠正,就需要不断重复记忆,时间久了就会心生抵触,排斥记忆。”
另一男同学则戏言“背诵就像一场穿越千年的爱恋,本是郎情妾意,最终却因你的文采斐然和我的诠才末学,分道扬镳,渐行渐远。”
来自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向我们揭示了他们对诗歌情感理解的不足,这一弊端不仅有碍学生的记忆,更会在诗歌鉴赏题中将学生带入误区。
目的性的记忆和情感共鸣的缺失在不知不觉间消散了诗歌的整体魅力,变得枯燥无趣,从而成为了学生的“眼中钉”。所以,如何促使“新新人类”与“词人墨客”在诗词的跨时空中引发共鸣呢?
三、“记忆探索”之路
1.诗之美韵。
用以构成诗词等韵文回环往复和谐的韵母叫做“诗韵”。华夏以来自古都注意诗文的和谐用韵,比如《诗经》第一首《风·周南·关雎》的前四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一韵例证。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现在语文教材中选用的诗词在诗韵方面都非常考究。因此,在深入了解一首诗歌之前,首先组织学生朗读诗歌,熟悉诗歌的押韵方式,而后不断重复,达到朗朗上口的效果,进而把握诗歌的音韵之美。以《琵琶行》为例,诗歌在描写音乐时,善于从听觉效果上模拟声音,“弦弦”、“声声”、“嘈嘈”、“切切”一类的词语增加了诗句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朗读时自然使读者心生美韵之感。在当下多元化的语文课堂中也可以开展诗词朗诵活动,“一千个读者可读出一千种诗韵”,活动中各小组积极参与且互相点评,在“韵”的不断重复中形成语感,完成初次记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名句和易错句做出重点提示,增强记忆效果。
2.诗之意境。
“書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随着情感的融入,也逐步构建了诗歌的意境框架。有同学建议:“背诵诗歌可以将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进行串联,以方便记忆。”意境由不同的意象构成,“象”乃诗歌中出现的不同之物,单个的物体进行组合从而形成“境”,也就是学生所提及的“画面”。杜甫在《登高》的前四句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其中“急风”、“哀猿”、“飞鸟”、“落木”等意象勾勒了夔州秋天的季节特色,以及江边空旷寂寥之景。有了这样一幅萧索悲凉的意境图,学生在记忆时便可以按图索骥。
3.诗之情感。
领悟诗歌情感,融入诗歌背景。《蜀道难》用二百九十四字,借用夸张、想象等手法为世人再现了蜀道的奇丽惊险和磅礴气势。学生在记忆的同时,既要体会诗作清新自然的音韵美、阔达的意境,更要结合背景融入情感。这首诗作于天宝初年,正是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前夕,诗人在国家表面繁荣的背后,仿佛已经预感到潜伏着的社会危机,深感于人生道路的艰难。于是,诗歌在勾勒“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时,既叹“高峻”、“险峻”,更叹“战祸惨烈”,借此抒发自己担心友人,心系国家之浓情。
同样,《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后,心中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放松心情,来到壮丽的赤鼻矶后感触良多,更使他追忆当年周瑜的无限风光,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此,学生在走进苏子,共享赤壁盛景的同时,领略其心中无限事。
诗歌的记忆不可一蹴而就,短期内是为了考试需要,长此以往,却是对心性的修炼和升华,我们应在品读的世界里尽享诗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