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策略浅析
2019-03-10何宗哲
何宗哲
摘 要:大量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搞好课前预习,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应从小学抓起。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对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所采取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策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在教师讲授新课之前,能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资料做一些预习的话,学生一方面对新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带着疑问来听课,听课时自然就有所侧重,比不预习,整堂课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学习效果要好许多。那么在實际教学中,教师采取怎样的策略,指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呢?
一、在培养预习习惯的前提下,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小学生年龄小,凡事都得教师做好指导。否则,既浪费了时间,又收不到良好的预习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初始阶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先通过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抄写生字词,在此基础上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待学生到三、四年级时,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有所提高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在朗读预习作业中,增加预习内容,让学生在课文中标出自己喜欢、欣赏的语句或段落,对不理解的可以用“?”标明,待课堂教学时,认真听老师分析或自己向老师提问,便能收到“有的放矢”的学习效果;当学生到五、六年级时,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预习阶段要针对课文内容写一写自己的感悟或认识,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单元提示和课后习题,自行解决一些比较显而易见的问题,当学生经过自己思考、分析找出问题答案的时候,学生便能品尝到预习的乐趣,课堂教学中更是踊跃发言,积极回答问题,可见搞好课前预习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2.引导学生创新预习方法。
有效的课前预习,是学生搞好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在大部分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创新预习方法,例如可以分小组预习,在小组内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自主设计预习题,预习题的内容要围绕课文情节、人物形象、作者写作意图等方面,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很好地把握文章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和看法,对锻炼学生分散思维,拓展学生视野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初始阶段,教师一定要根据课文做好示范,引导学生预习中如何分析和思考问题。
二、从作业落笔,让学生实现有针对性地预习
1.不同文体采用不同预习方式。
语文文体大致可分为说明文,记叙文和抒情类的散文,布置预习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文体采取不同预习方式。因为不同体裁的课文,训练点不同,自然预习作业形式也就不同了。例如说明文,教师的预习作业应该着眼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采取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一般情况下,说明文比较容易,学生大都在较短时间内理清文章梗概;但记叙文就有所不同了,涉及到的内容就比较繁琐,诸如记叙顺序,记叙六要素,人物性格等等。这时教师设计预习作业时,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策划,注意难易适当,这样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否则很难达到预习的效果。但要是抒情性很强的文章,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布置预习作业,一定要突出“朗读”,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反复朗读,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感情。这样根据不同文体来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才能有效地避免“千篇一律”的预习方式,对学生语文学习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2.学生层次不同,预习内容也要有所区别。
不同年级,预习内容梯度有所不同。基于此,即使同一年段的学生,也应有所差异,教师布置预习作业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若采取“一刀切”,定会制约学生的预习步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扼杀学生的预习积极性。故设计预习作业时,要关注不同水平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层次,设计相应的预习作业,教师课堂检查时也应区别对待。这样时间久了,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帮、赶、超”的学习氛围,能真正实现良好的预习效果,从本质上促进课堂教学。
三、及时了解学生反馈的信息,让学生的课前预习更有效率
1.通过收交学生预习作业,了解学情。
预习作业留下了,教师要及时收交,整理,以全面了解学情。可以分层次整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疑、难点,以及他们的兴趣所在……例如有的学生字词掌握不够好,声韵母混淆;有的学生课文理解有失偏颇;有的学生预习作业流于形式等等,教师一定要分类整理,进行汇总,以及时了解学情,再根据学情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加有针对性,这样学生的课前预习效率也会大大增加。
2.及时调整教学步骤,采取具体措施,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预习作业所反馈的信息,来调整教学步骤,有效突出教学重点。比如共性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课刚开始时应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着重做出提醒;至于对一些疑难问题,教师可以作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学生做出详细的讲解;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类,再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比如有的问题,在课堂讨论中就能得到解决,少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优帮中,中教差”的形式来解决,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真可谓一举两得。
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搞好课前预习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有益。但是每个孩子都有惰性,如果教师督促、检查不及时的话,预习就形同虚设。因此为了进一步搞好课前预习,教师需要对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指导,采用合适的预习方法和相应的评价机制,这样学生在得到教师对自己奖励评价的同时,会将预习坚持下去,从而取得更好的课前预习效果,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蓄势。
参考文献:
[1]黄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课前预习指导的策略[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年17期.
[2]杨敬敏;让小学语文课活起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