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用自我表现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
2019-03-10肖俊
肖俊
善于表现是儿童的天性,在组与组之间,在同一个组内,很多时候,很多同学都希望自己能被同学认同,都希望自己能表现出比别人强、比别人优秀的一面,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同,得到同学的认同。但是,也有极少部分,想说不敢说,怕说错了被同学笑话,被老师批评。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孩子们说话,蹲下身来和孩子交流,给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要让组内的同学学会尊重和倾听每一位同学的发言。
我与五年级的孩子们来了一次小组合作诗歌阅读,推敲能让诗活起来的动词。我们选择了《泊船瓜洲》《初春》《秋》《我家、都市和乡村》四首诗来进行群文阅读,选文来源于知名儿童阅读推广人——蒋军晶老师编著的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群文议题“一个动词写活一首诗”。
一、培养儿童展现自我的兴趣,让儿童自我表现
群文阅课程专家,西师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尹祖琴老师说:“教材是群文阅读的根本,是基石。”在第一个教学环节复习古诗《泊船瓜洲》中,联系王安石在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中对“绿”字的反复提炼,通过换词比较,思考“绿”字是怎样让诗“活”起来的。我故意把诗句中的“绿”字去掉,让孩子们用自己想到的所有动词填到这句诗中去,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用到的动词最多。孩子们的小眼睛立刻亮了起来,马上在自己的工作纸上写下的想到的动词。小组汇报的时间到了,许斯旭同学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这让我出乎意料——他说话有些结巴,平时上课可是不轻易回答问题的。当我叫到他的名字让他说的时候,全班同学都疑惑地扭头去看热闹——他会结结巴巴地说些什么?他看到同学们带着不相信他能说出诗句中可以填的动词的目光,顿时有些紧张。“孩子,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认真听你说,慢慢说,好吗?大家都相信你。”他拿起了自己的工作纸,一字一句地念了起来:“‘绿字可以换成‘到、‘过、‘入、‘来这些动词。”虽然他只说了一句话,但是他没有一丁点的结巴。我趁热打铁:“大家都想听你把换了动词的詩句读一读呢!”他看到同学们又在盯着他看,就做了两次深呼吸,再次一字一句地念了起来:“春风又到江南岸,春风又过江南岸,春风又来江南岸,春风又入江南岸。”这次他念了四行诗,竟然没有一丝结巴的痕迹!教室里不由自主地响起一片对许斯旭同学来说最激动人心的掌声。只要教师随时给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他们展现自我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二、培养儿童提出个人见解的兴趣,让儿童的个人看法在小组中得到承认
接下来第二个教学环节,我们要体会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使用“绿”字的绝妙之处了。“同学们,刚才许斯旭同学为我们朗读了换了动词的诗句,我们再次把这些词放到诗句中轻声读一读,想一想诗人为什么不用这些词?和小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我一语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即刻投入到学习中,时而眉头紧皱,时而恍然大悟,与当年王安石推敲“绿”字的神情一般无二。我特意来到许斯旭同学的这个小组观察他们是怎样交流的。许斯旭同学说:“我认为绿字比其他字用得好。”“作者用‘绿字,你当然说‘绿字用得好了。要是作者用‘到字,你又说‘到字用得好了。”他那个伶牙俐齿又急性子的同桌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我还没有说完呢!”许斯旭也急了,“我们来看啊,‘到、‘过、‘入、‘来等字只说了春风的到来。而一个‘绿字,让我们从诗句中想像到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春天到来,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象。”小组成员向他投去钦佩的目光。
三、培养儿童参与小组活动的兴趣,让儿童感受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
在第三个教学环节师生共读《初春》,初悟“活”词中,学生自己默读《初春》,把自己认为能让诗“活”起来的动词划上横线,与小组交流为什么会选这个词。
学生汇报找到的动词:脱、叫、带、摇晃、喊、扶。我把这些动词板书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探讨能让这首诗“活”起来的动词,议一议这个动词的特别之处教师板书学生说出的词语,为学生制作“动词之家”作示范。课件出示诗句,学生把自己认为可以换的词语放到诗句中轻声读一读,比较原来的诗句与换词后的诗句哪一句的表达效果好。合作阅读《秋》《我家、都市和乡村》,创词感悟。
学生运用默读的方式,自读《秋》《我家、都市和乡村》这两首诗,选择其中的一首,四人小组合作,用小组同学认为能让诗“活”起来的动词,制作“动词之家”小海报。每小组选一名同学展示“动词之家”小海报,汇报阅读交流的结果,举行“动词之家”颁奖典礼。
在创作——颁奖——补充诗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儿童参与小组活动的兴趣。
学生在小组之间交流自己读过的诗中,还有哪些诗中的动词也能让诗“活”起来,在交流中再次习得通过动词赏析诗歌的方法,让儿童感受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
学生在小组之间交流自己读过的诗中,还有哪些诗中的动词也能让诗“活”起来,在交流中再次习得通过动词赏析诗歌的方法,让儿童感受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在合作学习中,儿童之间用自我表现相互带动,相互影响,同学之间在自我学习的同时还带动别人学习。在小组与小组之前,在小组之内,尽管同学之间的成绩参差不齐,尽管兴趣爱好不同,但是,他们互相互影响,成绩好的会带动成绩差的,善于发言的会带动不善于发言的,从而共同促进,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