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9-03-10杨丹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重要意义具体应用初中语文

杨丹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落实,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保留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已经成为常态。因此,初中的语文教学必须把个性教学更好地渗透哦到课堂的教学中。首先,教师需要开展思维课堂,针对某一知识点,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扩大思维范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更加全面的考虑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教学法;具体应用;重要意义

一、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丰富多彩的世界又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在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社会也不需要每个学生都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诗人。国家需要80%以上的学生将来成为高素质的各行各业的普通工作者、劳动者,这样想来,我们就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就不用逼着100%的学生去按统一的模式进行高难度训练了,同时又能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通过不同的途径,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明显地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二、因材施教,针对性教学

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等各有不同,个性教育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帮助学生找到自己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帮助他们“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

承认学生的差异,教师就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在智力、情感、性格方面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如有的学生虽才思敏捷,却情感脆弱,我们就应该重视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宽广的胸怀;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却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师就应给他创造回答问题、发表演说、宣读佳作、登台亮相的机会;有的学生做事干脆利索却又难免冲动,我们就应培养其沉稳的性格……因此,我们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纠正不良个性,发扬优良个性。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并不排斥教学上的统一要求。因材施教既意味着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也意味着通过有差异的教学方式达到教学上的统一要求。即个性的发展乃是个别性与共同性的有机结合。我们的教育是“以人类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为手段培养新人的过程,从本质上说一种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用一种共性的东西浇铸进个体使之成为个性的过程,教育目标和内容在一定范围内无疑是一种共同要求或普遍要求。”语文教学必须要求在一阶段达到什么要求,比如对词汇量的掌握,语法知识的领会,修辞手法的运用,阅读的数量与篇目,写作水平及能力都应达到相应阶段的大纲要求。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个性。布鲁姆的掌握学习,凯勒的适合个人的教学系统均强调适应个别差异,但归宿仍着眼于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即保持学业成就水平恒定不变。

三、尊重学生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些正是人性正常的需要,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特别是对那些高层次的需要,我们应尽力创造条件,使其有满足的可能,这样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不再是外在的口号,而成为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他才会充满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作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对即使看起来这方面需要不强烈的同学,也一定要坚信他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坚信这个世界中一定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的需要,千方百计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找寻出这种需要,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丰富多彩的世界又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在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四、确定教师的引导地位

首先,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生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首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其次,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以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我们可以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它是为了行动而进行的研究,即这种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是行动本身。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已成为当前初中各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初中语文学科,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最大化地彰显初中学生在语文学科中所表现出来的语文特殊魅力,是一项系统性“攻坚”工程,这项工程需要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去类比,去甄别,否则,就会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上走偏,使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走入一种误区,从而不能完成语文教学需要需要教给学生知识和做人道理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刘畅.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个性心理的措施探究[J].语文建设.2013,3.

猜你喜欢

重要意义具体应用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