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

2019-03-10袁洪银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积极性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袁洪银

摘 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我们顺应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学成效的必要之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我们教师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积极性;语文教学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的,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白自己“引路人”的作用,应该积极想办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从“要我学”的模式转变为“我要学”的模式。作为一位多年从事在初中语文教学一线的老师,对于课堂上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我觉得是有一些窍门的。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师的视角出发,简要谈谈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个人见解。

一、将所学知识和文献资料结合

语文是一门覆盖广、内容丰富的学科,我们所教授的知识并不是孤立单一的,大多时候都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或蕴涵了丰富的文学知识。将课本上的知识和这些文学知识结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对我们教学很有帮助。

举个例子,例如,在学习《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时,可以带学生了解《孟子》一书,让学生知道《孟子》记录了孟子和其学生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和《论语》同属儒家经典。这样学生能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体会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再如,在学习《出师表》一文中,可以结合三国时期的背景向学生介绍本文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这样的文章并非空洞而生,而是源于真实的背景,有着深厚的情感,这样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同时也会主动接受,减少排斥心理。

初中课本上的知识只是众多优秀文化中的一小部分,教师要善于以课本为窗户,结合窗外广袤的文化天地,让学生能够通过打开这扇窗而发现更多优秀的文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营造民主氛围

面向全体学生,想尽办法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各种学习机会,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及提出的各种问题,认真倾听并适时启发诱导,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给予充分尊重信任,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验证,去获得真理。建立交流、民主的合作型关系,从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需承认每一个孩子都具有独特的天资,老师对每一个學生抱着真诚的期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就能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变被动为主动,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基于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一切从学生本位出发。创设氛围,引导学生多思多问,允许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共学的教学关系。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预习课文,查找背景资料,开展自学互助;课堂上鼓励学生自学——讨论——质疑——猜测,师生一同解决问题,使学生“行成于思”、“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学习中组建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在学生之间建立起合作的学习关系,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让学生用日记等形式进行平等和谐的师生交流,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结合

语文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学习它的最终目的也是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生活是语文的立足点,只有将语文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学生才会发现所学的知识一旦回归生活,便能顿时迸发出巨大的魅力,激发出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不应片面化或是功利化:不要把思维和教学局限在课堂上,不要把重点和关注集中在考试上。而是要注意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这是语文学习的目标,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不可少的途径。

当今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的运用,学生也在接触更多的信息和数据,他们需要将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理智地判断和思考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拥有独立的思想。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让学生在写作时拥有足够的素材和判断能力,也能够促使学生进一步将语文知识和现实结合,让学生在探索中培养学习兴趣,有助于之后的学习。

四、注重提高学生良好预习水平

初中生在学习与发展方面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较为迅速的时期,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当兼顾到这一点,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能力,良好的预习能力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预习水平。首先,要提高学生预习活动的计划性,要将预习的任务、重点明确出来,制定预习计划,更好地开展预习活动,在预习计划的制定中,教师可以从示范开始,逐步培养学生准确全面拟定预习计划。其次,教师要对学生强化预习方法指导,当前许多语文教师广泛运用的“多读、深思、勤做、筛记”四步预习方法,作用就比较明显,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对教材进行多遍阅读,熟知课文内容,对照预习计划进行认真的思考,尝试做一做习题,并将学习心得撰写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进行预习活动。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自己学习之中遇到的难点筛选出来,作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提升教学针对性成效,提高课堂教学重难点突破成效。

初中语文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兴趣,采取多种方法来不断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带着好奇的心理投入到初中语文学习中,以崭新的状态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能够对知识加以运用,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伟.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63.

猜你喜欢

积极性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