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
2019-03-10杨亚军
杨亚军
摘 要: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性的学科。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较多,其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听、说、读、写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语言训练。
关键词:小学语文;認识与探索;语言训练;阅读兴趣;教学实践
语言文字的修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根基,只有夯实这个根基,学生才能学好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言文字的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正确开展语言文字训练,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探究的重点。
一、语言训练的认识与探索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小学语文教学正是让处在人生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的学生基本掌握这个交际工具。近年由于实行撤并校而产生农村小学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本文谈谈在教学中的初步认识与探索。
1.语言训练以口语为起点,以书面为重点。众所周知,小学语文课的语言训练,包括听、说、读、写几个环节,口头语言训练——听、说;书面语言训练——读、写。听、说是读、写的基础,读、写又能使听和说能力提高。而书面语言训练是重点,让学生多读多写、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
2.重视语言的积累。小学生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对语言的感受和积累获得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语言生活的体验,如让他们大量接触规范的语言文字作品,会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认识。许多精彩的片断或语文,如能熟读成诵,甚至抄写、默写的话,课文语言定会变成自己的语言,这就是语言积累的体现。
3.发挥语言训练的整体功能。小学语文教学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应注意语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即让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感受道德情操、发展思维、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的“文道结合”的教学思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即知书又明礼的操练,适当的“死记硬背”,对于语言的识记和积累,对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对语言训练是受益匪浅的。如教学《为人民服务》一课,除课堂训练外,较为重点的片断,布置背诵乃至默写,形成识记,是培养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好途径,从语言训练到书面训练一体化,整个训练功能都能得到发挥。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誓不罢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是,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像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
三、通过朗读来积累语言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意境优美的句段或全文进行诵读和背诵,体会文章的自然美、语言美以及形式美,让学生在品读语言中得到思想熏陶,长此以往,语言积累便能水到渠成。《荷花》一文,语言清新,颇有美感,值得品味与积累,笔者在教学中,抓住第二、第四两个重点段的关键语句:“冒”“大圆盘”“翩翩起舞”“成了……”“有的……有的……还有的……”引导学生品味,熟读成诵。在品读第二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交流反馈,再通过关键性的问题引领,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体验文本的情感内涵。这样以读促悟,以悟助读,读悟结合,扎实地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教师先激发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再创设情境,通过营造“我仿佛自己也是一只荷花”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表演于朗读中,最后抓住文中的关键点,让学生进行语句的填空训练,变读为写,变写为记。这样的语言训练让学生乐于读文本,更有助于语言的积累。
四、语言训练的教学实践
小学语文教材的语言训练内容,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规定性的训练内容,如各单兀的训练点,课文后面的作业题,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另-类是选择性的训练内容,教师既要总揽小学生语言发展的全局,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语言特点,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才能精心选择语言训练的内容。小学语文训练内容包括重点训练和常规训练两个方面,每个方面有一个重点训练项目,每篇课文都围绕着这个重点训练项目进行训练。除重点训练外,每篇课文都有一些常规性的项目要进行经常的、反复的、螺旋式上升的训练。低年级的常规训练是识字写字、词语、朗读、说话等训练。重点训练和常规训练是互相转化的。
五、总结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做法,通过字里的深入分析研究,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文章主旨,真正走进文本,达到在品词析句中更好地感受、感悟和积累。课堂中好的训练方式,能将情感、感悟沉淀下来,能凝结成学生的思想,化为语言实践的能力,能将学生融入文本角色中,将个性化的感悟表达出来,释放自己的情感,从而达到了“工具”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刘大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J].学周刊.2015.
[2]郭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石——语言文字训练[J].学周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