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探讨
2019-03-10黄纯子
黄纯子
摘 要:音乐是世界上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可以把不同的人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共同语言。音乐对于陶冶情操、提高个人素质修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音乐学习之中体会什么是音乐美,提高文化艺术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开展措施;方式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音乐时,需要学生不断练习,这就是所谓的曲不离口。当学生练习演唱时,音乐教师需要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审美,同时要经常鼓励和表扬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自信心。例如,在上音乐课时,我让学生轮流演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在学生演唱的时候,我拿来DV,把学生演唱的歌曲悄悄地录了下来,经过剪辑合成,变成了十分“优秀”的作品。当我给学生观看的时候,他们看到自己的“杰作”,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课堂氛围马上活跃起来。我对学生说:“你们看到了吗?你们的表演是十分出色的,如果你们继续努力,将来在舞台上会表现得更加完美。”学生受到鼓励,激起他们学习的自信。我趁机又告诉他们,在表演的时候要动作协调,要团结一致,动作一定要到位。学生益发热情高涨,一幅跃跃欲试的表情。
二、拓展音乐视野
传统小学音乐教学中,一般情况下,教师整节课就是播放乐曲、偶尔简单讲解。这就使得每到上音乐课,学生的头脑中自然而然就想到音乐课就是听听乐曲而已,简直就是催眠曲。对于乐曲表达的情感、乐器种类与配合等等,学生不甚了了。而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效果则不一样,不仅学生的听觉与视觉能很快就调动起来,而且教师的劳动量减轻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印象深刻。通过多媒体辅助,再现乐队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服装道具、演员的动作表情等,有了音乐再现,视听俱佳,一切都变得通俗易懂,学生自然能够静下心来投入到课堂氛围中去。此时此刻,学生会对乐曲每一乐段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内容有较深的理解,真正实现用心来体会。
三、分层教学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处于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有的要采取“放”的措施,有的要采取“扶”的措施,所谓“放”,主要是指给予学生适当的指点,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而“扶”,指的是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辅导和帮助。对于后进生来说,要“以扶为主、扶中有放”;对于中等生来说,要“以放为主、放中有扶”;对于优等生来说,要“以放为主,鼓励创造”。例如,在教学《童年多美好》这首歌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步骤: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以前所经历过的童年趣事,然后教师和其余学生用掌声表示鼓励;再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所经历的生活趣事,与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分不开的;最后请一位学生来说一下歌词的含义,以及体现了怎样的情感。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学生都明白了要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将来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又如,在教学“歌谱”时,可以先让后进生找出旋律中的符合,并说出相应的名称;再请中等生或优等生将这一音符演唱出来,这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实现了课堂效率的最大化。此外,在进行音乐活动时,教师要注重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当中,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有效的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在欣赏《铁匠波尔卡》时,作了这样的尝试:①在学生初听全曲后,问:你们听到了什么?能用动作告诉大家吗?学生一边用动作表现了铁匠拎起铁锤打铁的样子,一边模仿叮叮当当的锤声。音乐表现的是怎样的小铁匠?生:活泼的小铁匠、开心的小铁匠、勤劳的小铁匠等。②当学生初听主题A、学唱主题旋律时,我又问:听,大锤什么声音呢?这时几个学生迫不及待地表演了大錘的动作和大锤当当的声音。小锤什么声音呢?小锤叮叮当。师:听懂了小铁匠的歌了吗?我们把小手当锤子,小锤子出现的地方你们“叮叮当”,旋律线条出现的地方由老师唱。③聆听主题旋律在第一部分出现的次数,师:我考考同学们的耳朵,小铁匠的歌的这段旋律在音乐中的第一部分出现了几次?有变化吗?听的时候轻声唱并用敲铁锤的动作表示出来。④听主题片段B。师:这段小铁匠用力打铁的音乐中,铁锤发出的声音有什么规律?乐曲的音量有变化吗?生:打铁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师:你发现敲击的速度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生:越来越快,小铁匠干得很有劲。师: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拍就开始很快地敲起来?师:因为他在做准备,先对准再敲,其实这样重音在弱拍也是波尔卡音乐的特点之一。让我们也做个勤劳的小铁匠,用你的拍手或者其他的方式一起随着音乐敲起来。……这样的提问有效地利用了学生好奇心,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景中,激起了他们的聆听揭秘兴趣。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倡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但是当提到“音乐欣赏”时,大部分人不是自谦“缺乏细胞”,就是自讽“鸭子听雷”。音乐教师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音乐欣赏怎么教?”“为什么学生总是在欣赏音乐时表现出一副茫然的表情,要不然就是坐立不安,漫不经心?”教学实践证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能扩展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果巧妙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会取得许多积极的效果,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青青.关于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13).
[2]陈小军.小学音乐教育:问题与对策[J].网络财富,2009(21).